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1-2

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第二十二1-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妇人腹中各种疾病疼痛,用当归芍药散治疗。

【注释】“诸疾腹痛”,是说妇人腹中各种疾病导致的疼痛。既然说是各种疾病疼痛,那么寒、热、虚、实、气、食等邪气,都能导致腹痛,怎么能用这一个方剂一概治疗各种疾病的腹痛呢?说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必定是错简。

当归芍药方(见妊娠相关内容中。)

妇人腹中疼痛,用小建中汤治疗。

【注释】如果是因为肝气过盛、脾土虚弱,中焦虚寒而导致的拘急疼痛,用这个方剂补虚缓中、定痛是可行的。

小建中汤方(见虚劳相关内容中。)

有人问:妇人患病,饮食正常,却烦热不能安卧,反而倚靠着呼吸,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这种病叫做转胞,是因为小便不通,由于膀胱的系脉扭转,所以导致这种病症,只要通利小便就会痊愈,适宜用肾气丸治疗。

【注释】疾病不在胃部,所以饮食正常;疾病在膀胱,所以小便不通。阳气不能气化,所以出现烦热。水液不能下行,所以倚靠着呼吸而不能安卧,这种病叫做转胞,是因为膀胱系脉扭转不畅,所以导致这种病症,只要通利小便就会痊愈。用肾气丸治疗,以温通下焦阳气,阳气得以气化则小便排出,各种病症自然解除。这里的“胞”指的是膀胱,而非子宫。

【集注】赵良说:这个方剂在虚劳病中,治疗腰痛、小便不利、小便拘急,这里也用它,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肾虚才使用,用它补肾则阳气得以气化,气化则水液运行而病愈。然而转胞这种病症,难道都是由于下焦肾虚、阳气不能气化所致吗?或许是中焦脾虚,不能将水谷精微散布到膀胱,以及上焦肺虚,不能将水液向下输布到膀胱,或者胎儿压迫膀胱,又或者忍溺后行房事,都足以导致这种病症,必须探求病因进行治疗。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蓣(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以上八味药,研成粉末,用炼蜜制成丸剂,如梧桐子大小,用酒送服十五丸,可加量至二十五丸,一日服两次。

【集解】李彣说:方剂名为肾气丸,气属阳,是补肾中真阳之气。方内包含六味地黄丸的药物组成,能壮肾水以滋小便的源头,附子、桂枝补益命门之火,以气化膀胱之气,从而熏蒸津液,使水道通畅,小便自然通利。这就是不用五苓散而用肾气丸的原因。

妇人前阴寒冷,用温中坐药,以蛇床子散治疗。

【注释】“阴寒”指前阴寒冷,用温中坐药治疗。蛇床子性温热,能够壮阳,所以放入阴内以助阳驱寒。

【集注】沈明宗说:这是治疗阴中抽掣疼痛、少腹恶寒的方剂。胞门阳虚受寒,所表现的症状不止一种,并非只有少腹恶寒这一种症状。但寒邪从前阴侵入,不从体表而出,应当温通受邪之处,病就会痊愈,所以用一味蛇床子,其性大热,温助阳气,放入阴内,使子宫得到温暖,邪气去除,病自然就会痊愈。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

以上一味药研成粉末,加入少许白粉,调和均匀,制成如枣核大小,用绵包裹后放入阴内,自然会温暖。

少阴脉滑而数,前阴就会生疮,前阴生疮溃烂的,用狼牙汤清洗。

【注释】“阴中”即前阴。生疮溃烂,是由于湿热不清洁而生虫。用狼牙汤清洗,以清除湿热、杀灭虫类。狼牙不是狼的牙齿,而是狼牙草,如果找不到,也可以用狼毒代替。如果疮疡部位深,清洗难以触及,就用后面的方法。

【集注】李彣说:少阴属肾,前阴是肾的窍道。《内经》说:滑脉表示阴气有余。又说:数脉主热。所以前阴生疮溃烂,都是湿热所导致的,狼牙味苦性寒,寒能清热,苦能杀虫,所以主要用于清洗。

狼牙汤方

狼牙(四两)

以上一味药,用四升水,煮取半升,用绵缠绕在筷子上如蚕茧状,浸泡在汤液中,然后沥在前阴,每天四次。

胃气向下泄漏,出现阴吹且声音响亮,这是因为谷气壅实,膏发煎导之。

【按语】“膏发煎导之”这五个字应当是衍文。在“此谷气之实也”这句话之后,应当有“长服诃梨勒丸”这六个字。后阴向下排气,称为气利,用诃梨勒散治疗;前阴向下排气,称为阴吹,用诃梨勒丸治疗,这样文义才连贯,药物与病症也相对应。因为诃梨勒丸,用诃梨勒来固摄下气的虚弱,用厚朴、陈皮来平复谷气的壅实,也是相互契合的。这个方剂错简在《杂疗篇》中,后面“小儿疳虫蚀齿”的一方,是杀虫解毒的,或许另有关于小儿病症的门类,或者应列在杂方之内,现在放在妇人杂病的末尾,也是错简。

【注释】肾虚不能固摄,气就会向下泄漏,出现阴吹且声音响亮,“阴吹而正喧”指的是前阴出气发出声响。“此谷气之实”,说的是胃气壅实而肾气虚。所以用诃黎勒丸来固摄下气、泻除谷气。

膏发煎方(见黄疸相关内容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葶苈

以上两味药,研成粉末,取腊月的猪脂熔化,用四五枚槐枝,一端用绵裹住,蘸上药末后烧灼牙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