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四诊心法要诀1-9

四诊心法要诀1-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脉象所主的病症,存在适宜与不适宜的情况,根据脉象与病症阴阳是否顺应,就可以推断吉凶。

【注释】疾病有阴阳之分,脉象同样也有阴阳之别。脉象与病症阴阳顺应,就预示着病情向好,为吉;脉象与病症阴阳相反,即为逆,往往预示病情凶险。从这里以下到“其死可测”这一句,总共二十七节内容,详细地分别论述了某种病症见到什么样的脉象为吉,见到什么样的脉象为凶。

中风患者的脉象,以浮迟为好,若见到坚大急疾的脉象,其病情凶险就可想而知了。

【注释】中风多因正气亏虚,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此时虚证见到浮迟这种相对和缓的虚脉,是脉象与病情相符,为顺象。如果反而见到坚大急疾这种强硬、快速的脉象,与中风本虚标实且以虚为主的病情相悖,属于逆象,患者很难有生机。

伤寒热病,脉象以浮洪为宜,若见到沉微涩小的脉象,病症与脉象相反,必然凶险。发汗之后脉象平静,身体凉爽则病情安稳;发汗后脉象躁动,热反而加重,病情必然难治。阳证见到阴脉,生命必定危险;阴证见到阳脉,虽然病情困重但并无大碍。

【注释】这一节都是在论述伤寒病症脉象的顺逆情况。伤寒热病在传变入里阶段,属于热证,脉象以浮洪这种阳脉为吉,因为浮洪脉反映热邪在表或在阳分,与热病之阳证相符;若见到沉、微、涩、小这些阴脉,与热病阳证不符,所以病情凶险。发汗之后,邪气解除,脉象就应当平静,身体也应凉爽,如果脉象躁动,热反而加重,这就是所谓的汗出之后热并没有因汗而衰减,称为“阴阳交”,这种情况病情必定难以治疗。阳证本应见阳脉,若见到沉、涩、细、微、弱、迟等阴脉,脉象与病症相反,生命必定危险;阴证本应见阴脉,若见到浮、大、数、动、洪、滑等阳脉,在其他病症中多为忌讳,但唯独在伤寒病中,这是阴寒之邪有还阳的趋势,是病情将要解除的脉象,所以即使病情看起来困重,对生命也没有太大危害。

劳倦损伤脾脏,脉象应当虚弱,若自汗出而脉象躁动,必死无疑。

【注释】过度劳累、疲倦会损伤脾脏,此时脉象虚弱,是与劳倦伤脾后正气亏虚的情况相顺应的,属于正常脉象。但如果出现自汗,且脉象反而躁动疾速,这就与正气亏虚的病情相悖,属于逆象,这种情况下患者很难存活。

疟疾的脉象本应是弦脉,弦而迟缓多为寒证,弦而数急多为热证,若见到代脉或散脉则病情凶险。

【注释】疟疾是一种以寒热往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弦脉是少阳经的脉象。少阳经主司半表半里,凡出现寒热往来这类病症,大多与少阳经处于半表半里的位置有关,所以疟疾的脉象自然应该呈现弦象。脉象迟缓多提示寒邪盛,脉象数急多提示热邪盛,这是符合常理的。如果出现代脉或散脉,说明邪气还没有解除,而正气已经衰弱,生命就难以维持了。

泄泻下痢,脉象沉小滑弱为顺,若脉象实大浮数,且伴有发热,病情就很不好。

【注释】泄泻和下痢多因里气虚弱所致,此时适宜见到沉小滑弱这类脉象,表明正气虽虚但邪气不盛,与里虚的病情相顺应,属于顺象。如果反而见到实大浮数这类脉象,多提示邪气亢盛,这样身体必然会发热,从而形成凶险的证候。

呕吐反胃,脉象浮滑者病情向好,脉象沉数细涩,且伴有结肠症状的会死亡。

【注释】呕吐和反胃的病症,多是由于脾虚且体内有痰饮所致。浮脉主虚,滑脉主痰,所以浮滑脉象与脾虚有痰的病情相符,属于顺脉,因此说病情向好。若脉象呈现沉数细涩,沉脉主里,数脉主热,细涩脉提示气少液枯,这样会导致肠道津液干涸,粪便干结如羊屎状,即结肠,此时病情危重,难以救治。

霍乱的证候,见到代脉不必惊讶,若出现舌卷缩、阴囊内缩,脉象厥伏不见,那就很危险了。

【注释】对于霍乱病症的诊断,以阳脉为好。若见到代脉,这是因为霍乱发作时,人体清浊之气一时混乱,导致脉气不能接续,并非是必死的脉象。但如果脉象伏而不见,四肢厥冷逆冷,舌头卷缩,阴囊内缩,这表明阴寒之气极其强盛,就会出现令人担忧的病变,病情十分凶险。

咳嗽的脉象大多为浮脉,若脉象浮而濡软则容易治疗,若脉象沉伏且紧,那么死期就快要到了。

【注释】咳嗽是肺部的疾病,肺主皮毛,居于高位,与外界相通,所以咳嗽之病脉象以浮为宜,说明病在表浅部位。如果脉象不仅浮,还兼见濡软之象,濡软脉常提示病邪渐退,正气渐复,所以这种情况疾病容易治愈。而若脉象沉伏,说明病邪深入;紧脉主寒主痛,多提示邪气盛。此时沉伏与紧的脉象与肺脏疾病本应有的浮脉相反,表明病情深重,所以患者离死期不远了。

喘息时抬肩,脉象浮滑是顺证,脉象沉涩且四肢寒冷,这绝对是逆证。

【注释】阳喘大多属实,多由风邪与痰邪阻滞气道所致,浮脉主表主风,滑脉主痰,所以脉象浮滑与阳喘因风痰阻滞的病机相符,因此为顺证。阴喘大多属虚,多因寒邪内盛与正气虚弱导致,沉脉主里主寒,涩脉主气血运行不畅,若同时伴有四肢寒冷,说明阳气虚弱且寒邪较重,这些都与阴喘虚证的本质相悖,所以均为难以治愈的逆症。

火热之证,脉象洪数是适宜的,若脉象微弱无神,说明正气与根基已经脱离。

【注释】火热之症,体内阳热亢盛,洪脉主热,脉来盛大;数脉主热,一息脉来五六至。所以热证见到洪数脉,是脉象与病症相互对应,为正常表现。若见到微弱的脉象,热症本应阳热亢盛,脉象却微弱无力,这表明病症与脉象相反,说明正气极度虚弱,根基已脱离,此时药物已经难以发挥作用,病情十分危急。

骨蒸发热,脉象数而虚弱,若发热时脉象涩小,必然会危及生命。

【注释】骨蒸发热,多是由于肾水不足,不能制约阳气,导致虚火上炎。数脉主热,虚脉主正气虚弱,所以数而虚弱的脉象与骨蒸发热因肾阴虚而虚火亢盛的病机相符,是正常的脉象表现。若出现涩小的脉象,发热本应脉数有力,而现在脉象反而涩小,即所谓的“发热脉静”,表明正气极度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这种情况病情严重,难以救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