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心法要诀1-6(2 / 2)
【注释】舌头是心脏外在的表征,正常颜色应该是红润有光泽,这表示身体无病。如果刚开始受到外邪侵袭,整个舌头颜色变得比正常红得更深,那就说明体内有热。要是舌体外围发红而内部发紫,表明热邪更为严重。舌苔呈现滑润的白色,这是体表受寒的表现。如果舌苔逐渐变厚,就意味着邪气已经传至少阳经。对于体内有热的情况,适宜用辛凉药物发汗解表;体表受寒的,则适宜用辛温药物发汗。邪气在少阳经时,会呈现胸中有寒、丹田有热的状态,此时用小柴胡汤来和解表里。这里所说的“胸中”,代表表,位置相对较浅;“丹田”代表里,位置相对较深,但并非是指实际的胸部和丹田部位,而是说此时半里的热邪尚未完全形成,半表的寒邪仍然存在。所以仅从舌苔发白这一症状而言,可能是寒症,也可能是热症。倘若舌苔滑润厚实,同时出现阴证的脉象,这是脏腑虚寒凝结的表现,需要用理中汤加上枳实,通过温阳的方式来化开寒结。要是舌苔干燥单薄,并且伴有阳证的表现,这是气虚且津液枯竭的症状,应该用白虎汤加上人参,既能清热又能滋补。如果白色的舌苔逐渐变成黄色,这说明邪气已经离开表部进入里部,但此时热邪还比较浅。如果表证还没有解除,适宜用三黄石膏汤;如果邪气已经完全入里,就用凉膈散。要是舌苔变得焦干发黑,或者出现芒刺、裂纹,这表明里热已经很深了,适宜用栀子金花汤;如果同时还伴有脘腹满痛的症状,就需要用大承气汤。红色属火,黑色属水。当黑色舌苔与三阳症同时出现时,这是热到极点反而出现了与自身相克的水的颜色(水克火),此时通过清热、攻下的方法,病情还可以治疗。但如果黑色舌苔与三阴症同时出现,那就属于水来克火的严重情况,病人存活的可能性极小。救治的时候,可以用生姜擦拭舌头,如果黑色稍微减退,就要赶紧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之类的药物来救治,病人才有可能存活。
胸胁满痛
邪气传入里证,必定先影响胸部。若邪气从胸部进而蔓延到胁部,就属于少阳经病症。若脉象浮且只是胸部满闷,不涉及胁部,仍属于太阳经表证。如果病过了一定时日仍不痊愈,出现阳明经相关症状,同时伴有干呕、潮热以及胸胁满闷,可用大柴胡汤加芒硝来表里双解。要是心下及腹部牵引胁部,出现胀满坚硬疼痛,伴有干呕、小便不通,就需用十枣汤攻下。
【注释】邪气向里传变必定先从胸部开始。若脉象浮,仅有胸部满闷而未涉及胁部,仍属于太阳经表证范畴,适宜用麻黄汤。若胸部和胁部都满闷,这属于少阳经病症,适宜用小柴胡汤。若患病十多天还未痊愈,有胸胁满闷,同时伴有干呕、潮热,这是少阳经兼阳明经的情况,适宜用大柴胡汤加芒硝来表里双解。若表证已解,心下及腹部牵引胁部,出现胀满坚硬疼痛,伴有干呕、小便不利,这是水饮停聚、内有实证,适宜用十枣汤攻下。
呕症
呕吐的病因为什么会与少阳经相关呢?因为表邪传入里,里气抗拒,气上逆从而引发呕吐,所以这灾祸归属于少阳经。太阳经的呕吐是因为表证未解,进食后想要呕吐是胃阳的问题。太阴经只有吐而没有呕,厥阴经呕吐会吐出涎沫或蛔虫。少阴经呕吐伴有下利是因为有水气,饮水和呕吐相互关联的情况属于水饮之病。
【注释】呕吐之症在各个经络都可能出现,为何说与少阳经相关呢?由于表邪传入体内,里气与之抗拒,气向上逆行从而导致呕吐,所以这种情况归属于少阳经,适宜用小柴胡汤治疗。若出现心下硬满且心烦,或者不大便的症状,适宜用大柴胡汤。表证未解所导致的呕吐,属于太阳经病症,适宜用柴胡桂枝汤。进食后就想呕吐,这与胃阳有关;胃阳,指的是阳明经。若是中寒所致,适宜用吴茱萸汤;如果服用此汤后呕吐更严重,属于表热,适宜用葛根加半夏汤。呕吐涎沫,或者呕吐出蛔虫,属于厥阴经病症。适宜用吴茱萸汤;呕吐蛔虫的,适宜用乌梅丸。呕吐并且伴有下利,这表明体内有水气,属于少阴经病症,适宜用真武汤。饮水后呕吐,呕吐后又想饮水,饮水与呕吐相互关联不停,这是水饮停聚,适宜用五苓散。
往来寒热如疟寒热
时而寒冷时而发热,如此反复交替,这是少阳经的证候。这种寒热交替的情况,适宜用小柴胡汤。如果寒热发作像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三五次,这是太阳经表邪未除,要用麻黄汤、桂枝汤之类的方剂来治疗。
【注释】先出现寒冷,接着发热,发热之后又寒冷,寒热交替不停,所以叫做往来寒热,这是少阳经的主要证候,适合用小柴胡汤治疗。如果寒热发作有固定的时间,一天发作一次,或者隔天发作一次,这叫做疟疾,属于杂病范畴。要是寒热发作没有固定规律,一天发作三五次,叫做如疟,这是太阳经还有未尽的表邪,适合用麻桂各半汤。如果热多寒少,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果有汗,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如果无汗,也宜用麻桂各半汤。这些都是治疗太阳经未尽微邪的方法。
目眩耳聋
少阳经病症出现目眩,神志通常能保持正常。若因各种不当治疗引发病症逆乱,导致神志昏乱,便难以救治。误发湿温病人的汗,会出现耳聋、不能言语,且面色和身体发青的症状。
【注释】目眩,是指眼前发黑视物不清;耳聋,是指耳朵听不见声音,这都是少阳经的主要病症表现,并非死亡的征兆。此时眼睛仍能视物、耳朵仍能听闻,说明神气还算完整。但若是因为发汗、催吐、攻下等治疗方法使用不当,导致出现各种变症、逆症等坏症,出现目眩且神志昏乱、言语无序的情况,这是神气离散、正气虚脱的表现,所以说难以救治。如果因为错误地让患湿温病的人发汗,进而出现不能言语、耳聋听不见声音、身体和面色发青的症状,这种情况叫做重暍,也属于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