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1-4

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把上述(所提及的药材)作为一剂药,加水煎煮成汤药后服用。

小调经散

白芍当归没药琥珀桂心(各一钱)细辛麝香(各五分)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精细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少许姜汁和温酒调和后服用。

更生散

当归生地川芎人参(各二钱)荆芥穗(三钱)干姜(八分,炮)

加水煎煮后服用

当归六黄汤

当归熟地(自制)黄芪(各二钱。炙)生地黄柏(炒黑)黄芩(炒黑)黄连(各一钱。炒黑)

加水煎煮后服用

黄芪汤

黄芪(三钱,炙)牡蛎粉(二钱)白术(二钱,土炒)茯苓(一钱)麦冬(二钱)熟地(三钱)防风(一钱)甘草(七分,炙)

在上述(药方中的药材基础上),添加一合浮小麦,然后加水煎煮后服用。(注:“合”是古代容量单位,一合约为现在的20毫升)

七珍散

人参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两)细辛(一钱)防风辰砂(各五钱。另研)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薄荷煮成的汤来调和药末后服用。

茯神散

茯神(一两,去木)人参黄芪(炙)赤芍牛膝琥珀龙齿(各一钱五分。研)生地(一两五钱)桂心(五钱)当归(二两)

把上述(药物)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加水煎煮后服用。

妙香散

甘草(五钱,炒)远志(制,去心)山药(姜汁炙)茯苓茯神(去木)黄芪(各一两。炙)人参桔梗(各五钱)辰砂(三钱,另研)麝香(二钱,另研)木香(一钱五分)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精细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当归、熟地煎成的汤药来调服这些药末。

参麦饮

人参麦冬

加水煎煮后服用

人参当归汤

人参当归熟地麦冬白芍(各二钱)五味子(三分)桂枝(一钱)

把上述药物切碎,加水煎煮后服用。

竹叶归芪汤

人参白术(土炒)当归黄芪(各二钱。炙)竹叶(二十片)甘草(五分,炙)

把上述药物切碎,加水煎煮后服用。

旋覆花汤

旋覆花赤芍药荆芥穗半夏曲前胡甘草(炙)茯苓五味子杏仁(去皮尖,麸炒)麻黄(各等分)

将上述药物切碎如豆粒大小,每次取四钱,加入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煮至原水量的十分之七,滤去药渣,在饭前温热时服用。有出汗症状的人不适合使用此药。

人参泽兰叶汤

人参(五钱)泽兰叶丹皮牛膝(各二钱)生地(三钱)熟地(五钱)

取五枚藕节,加水煎煮,煎好后用药液冲服童便。

槐连四物汤

当归川芎赤芍药生地槐花黄连(各一钱。炒)御米壳(五分,去蒂,蜜炙)

把上述药材切碎,放入水中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芍药汤

芍药(炒)当归黄连(各半两。炒)槟榔木香甘草(各二钱,炙)桂(二钱五分)黄芩(三钱,炒)

上述药物每次服用半两,加水煎煮。要是症状没有减轻,就加入大黄。这类病症还有因为中气虚弱、脾气郁结导致的,治疗时应当仔细审察分辨。

真人养脏汤

人参白术白芍药(各二钱)肉桂肉豆蔻诃子(各一钱。煨)木香甘草罂粟壳(各八分)

把上述药物切碎,加入生姜、大枣,一起加水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人参败毒散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各一钱五分)枳壳桔梗人参茯苓(各一钱)川芎(八分)甘草(五分)

将上述药物切碎,与生姜、葱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香连丸

黄连(十二两,净)吴茱萸(十两,去枝梗)

首先,把其中两味药(具体哪两味需依完整方剂确定)用热水搅拌混合,放入瓷制容器内,放在热水中隔水炖煮一整天。之后,一起翻炒至黄连呈现紫黄色,去掉吴茱萸,仅留黄连,将其研磨成粉末。每四两黄连粉末,加入一两木香粉末,用淡醋和米饮调和,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开水送服。对于久痢且中气下陷的患者,用补中益气汤送服这些药丸;中气虚弱的患者,用四君子汤送服;中气虚弱且有内寒的患者,在方中加入生姜、肉桂。

藿香正气散

藿香(一钱五分)桔梗大腹皮紫苏茯苓白术(炒)白芷半夏曲陈皮厚朴(各一钱。炙)甘草(五分,炙)

把上述药物切碎,添加生姜、大枣,加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三合散

当归白芍茯苓熟地(各一两)柴胡人参(各一两五钱)黄芩半夏(制)甘草(各六钱)川芎(一两)

将上述药物制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一两。取一钟半的水,与药末一同煎煮后服用,一天服用三次。

黄芪当归散

人参白术(土炒)黄芪当归白芍(各三钱)甘草(八分)

把上述药材切碎,加入生姜、大枣,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桂附地黄汤

熟地(四钱)山萸肉山药(各二钱)丹皮泽泻茯苓(各一钱五分)附子(制)肉桂(各一钱)

将上述药物切碎,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回生丹

锦纹大黄(一斤,研磨成粉末)、苏木(三两,打碎,用五碗河水煎煮,取三碗药汁备用)、大黑豆(三升,用水浸泡后取出豆皮,用绢袋装上豆皮,与豆子一起煮熟,去掉豆子不用,将豆皮晒干,煮豆的汁水留存备用)、红花(三两,炒至颜色发黄,加入四碗好酒,煎煮翻滚三五次,去掉药渣,取药汁备用)、米醋(九斤,陈酿的为佳)。

将一斤大黄粉末放入干净的锅中,加入三斤米醋,用文火熬煮,用长木筷不停地搅拌使其成为膏状,接着再加入三斤米醋继续熬煮,之后又加入三斤米醋,依次加完。然后加入三碗黑豆汁,继续熬煮,接着加入苏木汁,再加入红花汁,熬制成大黄膏。将大黄膏盛放到瓦盆里,把锅上残留的大黄锅粑也铲下来,与后面的药物一起研磨:

人参、当归(用酒清洗)、川芎(用酒清洗)、香附(用醋炒制)、延胡索(用酒炒制)、苍术(用淘米水浸泡后炒制)、蒲黄(隔着纸炒制)、茯苓、桃仁(各一两,去掉皮、尖,并去除油脂)、川牛膝(五钱,用酒清洗)、甘草(炙制)、地榆(用酒清洗)、川羌活、广橘红、白芍(各五钱,用酒炒制)、木瓜、青皮(各三钱,去掉瓤后炒制)、乳香、没药(各二钱)、益母草(三两)、木香(四钱)、白术(三钱,用淘米水浸泡后炒制)、乌药(二两五钱,去掉外皮)、良姜(四钱)、马鞭草(五钱)、秋葵子(三钱)、熟地(一两,用酒浸泡,经过九次蒸制和晾晒,按照这种方法炮制完成)、三棱(五钱,用醋浸透,用纸包裹后煨制)、五灵脂(五钱,用醋煮化,烘干后研磨成细粉)、山萸肉(五钱,用酒浸泡,蒸制后捣成泥状)。

以上三十味药,连同之前的黑豆壳,一起晾晒后研磨成粉末,放入石臼中,加入大黄膏搅拌均匀,再加入一斤炼熟的蜂蜜,共同捣杵上千次,取出制成药丸。每丸重量约二钱七八分,在安静的室内阴干,需要二十多天。不能在太阳下暴晒,也不能用火烘烤,阴干后每丸重量仅二钱多一点。用熔化的蜡包裹药丸进行防护,也就是制成蜡丸。使用时去掉蜡壳,用水调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