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杂症门--

--杂症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加味六君子汤

人参白术炮姜陈皮半夏(制)茯苓炙甘草升麻(蜜炙)柴胡(醋炒)肉桂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加味六君虚五鞕,人参白术共炮姜,陈半茯苓炙甘草,升麻柴胡肉桂良。

五迟

小儿生来气血虚弱,筋骨软弱,难以正常行走,牙齿生长缓慢,头发稀疏,坐立不稳,说话也迟缓。治疗以加味地黄丸为主,之后用补中益气汤继续调治。若有邪气侵犯心气,宜用菖蒲丸;若因血虚导致头发迟缓生长,苣胜丹较为适宜。

【注释】小儿五迟这种病症,大多是由于父母气血虚弱,使得孩子先天就有所亏虚。导致孩子出生后筋骨软弱,走路困难,牙齿生长不迅速,坐立不稳,这些都是因为肾气不足。首先用加味地黄丸来滋养孩子的血液,接着用补中益气汤来调养孩子的元气。足少阴经是肾经,肾的荣华表现在头发上,如果少阴的气血不足,就不能向上滋养头发,这种情况用苣胜丹治疗。还有因为受惊邪侵入心气,到了四五岁还不能说话的,用菖蒲丸治疗。

加味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一两)山萸肉(一两)怀山药(炒)茯苓(各八钱)泽泻牡丹皮(各五钱)鹿茸(三钱,炙)五加皮(五钱)麝香(五分)

把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粉末,用炼蜜制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年龄较大的孩子每次服用二钱,年龄小些的孩子每次服用一钱五分,用盐汤送服。

补中益气汤(方剂见“飧泻”相关内容)。

苣胜丹

当归(洗,焙)生地黄白芍药(各一两。炒)苣胜子(二两,碾)胡粉(三钱,碾)

将上述药物共同研磨均匀,用炼蜜制成如黍米般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十粒,以煎好的黑豆汤送服。

菖蒲丸

人参石菖蒲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川芎当归(酒洗)乳香朱砂(各一钱。水飞)

把上述药材都研磨成细粉末,用炼制好的白蜜制成如黍米大小的药丸。在饭后一段时间,用米汤送服这些药丸。

鹤膝风

小儿若先天禀赋不足,身体肌肉消瘦,缺少健壮之态,膝骨向外露出如同鹤膝。这大多是因肾弱,难以化生骨髓,致使血脉无法滋养,筋脉挛缩,膝盖部位时常因风痰停留而作痛。应先服用大防风汤,随后接着服用补肾地黄丸,不可耽搁。

【注释】小儿患鹤膝风,多是因为先天禀赋不充足,气血无法滋养全身,肌肉逐渐消瘦,进而导致骨节显露在外,筋脉发生挛缩,大腿渐渐变细,而膝盖却愈发肿大。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肾虚,不能化生骨髓所造成的。

必须先服用大防风汤,之后再用补肾地黄丸进行治疗,如此气血充足后,病症自然会痊愈。

大防风汤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甘草(炙)熟地黄当归身白芍药(炒)川芎黄芪(蜜炙)羌活防风附子(制)杜仲牛膝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方中诸药一同加水煎煮,待煎好后,服用所煎出的药汤。

(方歌)大防风汤八珍芪,羌防附子杜仲移,荣筋更有川牛膝,虚风鹤膝最相宜。

补肾地黄丸(方剂见“五软”相关内容)。

解颅

小儿解颅之症实在可怜,多因先天受损,脑髓干涸。表现为面色苍白,身形瘦弱,双眼多白睛,好似忧愁烦闷之态。可服用补肾地黄丸,先以补阳扶元散调理。还有封囟散疗效极佳,用时摊开贴敷可保平安。

【注释】解颅这种病症,指的是囟门过大,骨缝不能闭合。肾主生髓,脑为髓汇聚之处,就像海一样。如果肾气亏损,脑髓就会不足,如同花木没有根。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身体瘦弱,眼睛中白睛较多,常常呈现出悲伤忧愁、很少欢笑的样子。治疗应以补养肾气为主,首先用补肾地黄丸滋补阴气,接着用扶元散补养元气,同时外用封囟散摊开贴敷。这样精血稍有充足,或许能转危为安。

补肾地黄丸、扶元散(这两个方剂都在五软病症中有记载)。

封囟散

柏子仁防风天南星(各四两)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每次取用一钱,用猪胆汁搅拌均匀,摊在红色绢帛上,根据囟门大小裁剪后贴敷。每天更换一次,不能让药物变干,要时常使用温水湿润药物。

囟陷

小儿为何会出现囟门下陷呢?这是因为长期腹泻导致脾虚亏损,表现出虚弱之态。可见面目呈现青黄色,四肢发凉,六脉沉缓,精神萎靡。此时,最适宜用补中益气汤,服用固真汤也会有奇特的疗效。外用乌附膏摊开贴敷,其温中理脾的功效显着。

【注释】小儿脏腑有热,口渴而大量饮用汤水,从而引发泻痢。时间一长,脾气就会变得虚寒,无法向上充养脑髓,所以囟门凹陷成坑,这种情况称为囟陷。症状表现为面目呈现青黄色,四肢冰冷,六脉跳动沉缓,神气萎靡不振。首先要用补中益气汤提升中气,接着用固真汤温补脾脏,同时外用乌附膏摊开贴在囟门凹陷之处,效果极佳。

补中益气汤(该方在飧泻病症中有记载)。

固真汤(该方在慢脾风病症中有记载)。

乌附膏

雄黄(二钱)川乌附子(各五钱。生)

把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取带根叶的生葱细细切碎,然后舂杵至烂,加入前面研好的药末,一同煎熬制成膏剂。每天早晨空腹时,将此膏贴在囟门凹陷处。

囟填

囟门肿起是因为气向上冲逆,对于此症,其中的虚实情况一定要分辨清楚。患儿若毛发干枯憔悴、频繁出汗、胸部满闷、呼吸急促、口唇发红。若是肝盛,泻青丸疗效最佳;若是里热,大连翘饮就可以用。因表邪所致,可用防风升麻剂;若囟门坚硬且发凉,属于阴证,就用理中汤。

【注释】囟填指的是囟门部位肿起。这大多是因为喂养没有节制,寒邪或热邪侵袭脾经,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向上冲逆,从而导致囟门填胀肿突。临床表现为毛发干枯没有光泽,频繁出汗,胸部满闷、呼吸急促,口唇颜色发红。治疗时必须分辨虚实,若是肝气过盛,用泻青丸治疗;若是体内热邪强盛,用大连翘饮治疗;若是因表邪导致,用防风升麻汤治疗;若囟门坚硬且不发热,属于阴证,用理中汤治疗。

泻青丸(该方在急惊风病症中有记载)。

大连翘饮

柴胡荆芥连翘(去心)木通滑石(水飞)栀子蝉退(去足翅)瞿麦当归(酒洗)赤芍药黄芩甘草(生)防风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连翘饮治热上冲,柴胡荆芥翘木通,滑石栀子蝉瞿麦,归芍黄芩草防风。

防风升麻汤

麦冬(去心)木通甘草节山栀升麻防风

以淡竹叶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所煎出的药汤。

(方歌)防风升麻汤,囟填效非常,麦冬木通草,山栀升麻防。

理中汤(方剂见“不乳”相关内容)。

中恶

小儿神气尚未充实,一旦受到外邪侵害,哪里能够自行抵御。会出现目闭、面青、惊恐烦闷、神志错乱的情况,此时苏合香丸与皂角的功效奇特。

【注释】小儿神气还未充足,一旦被邪恶之气侵犯,自身无法抵御,自然会神魂不安,出现眼睛紧闭、面色发青、烦闷混乱甚至不省人事的症状。治疗时,内服苏合香丸来祛除邪气,外用皂角研成的粉末来开通闭塞。患儿打出喷嚏,气息通畅后就会苏醒。

苏合香丸(该方在肛门内合病症中有记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