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门--1-1(2 / 2)
以生姜、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疹已没落热不减,柴胡清热效通仙,柴胡黄芩芍生地,麦冬地骨知母甘。
烦渴
毒热在体内强盛,火势向上蔓延,致使心胃受扰,从而增添烦躁口渴之症。麻疹未出时,用加味升葛汤;已出时,首选白虎汤;疹没落之后,则用竹叶石膏汤。应根据不同阶段及时医治,切莫拖延。
【注释】但凡出麻疹且伴有烦躁口渴症状的,都是毒热壅塞强盛导致。心被热邪干扰就会烦躁,胃被热邪郁积就会口渴。在麻疹还未发出时,适宜用升麻葛根汤加麦冬、天花粉;麻疹已经发出的,适宜用白虎汤;麻疹消退后仍烦躁口渴的,使用竹叶石膏汤。
升麻葛根汤(方剂见“痘门发热”相关内容)。
白虎汤
石膏(煅)生知母生甘草
以粳米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麻疹已发多烦渴,白虎清热自能安,石膏知母生甘草,引加粳米用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人参麦冬(去心)石膏(煅)生知母竹叶生甘草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疹已没落当安静,若加烦渴热未清,竹叶石膏汤参麦,石膏知母竹甘从。
谵妄
麻疹发出时最怕毒火强盛,毒火炽热扰乱心神,就会产生谵妄症状。麻疹未出时,用三黄石膏汤治疗;麻疹已出,则用黄连解毒汤,疗效显着。
【注释】谵妄这种症状,是因为毒火过于强盛,热邪扰乱心神才出现的。麻疹还没出就有谵妄症状,用三黄石膏汤主治;麻疹已经发出后出现谵妄,用黄连解毒汤主治。
三黄石膏汤(方剂见“麻疹见形”相关内容)。
黄连解毒汤(方剂见“痘门结痂落痂”相关内容)。
喘急
麻疹初期无汗且气喘急促,适合用宣发的麻杏石甘汤。若毒热内攻,肺脏受克,就需用保肺、清理气分、化解毒邪的方法来治疗。
【注释】气喘是不良症状,麻疹尤其忌讳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麻疹刚开始出且未透发,伴有无汗、气喘急促,这是表实之症,毒邪被郁遏,适合用麻杏石甘汤来透发;麻疹已经发出,出现胸部满闷、气喘急促,这是毒气内攻,肺脏受克,适合用清气化毒饮来清理。倘若延误治疗,致使肺叶枯萎上举,就难以救治了。
麻杏石甘汤
石膏(煅)麻黄(蜜妙)杏仁(去皮、尖、炒)生甘草
以生姜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喘用麻杏石甘汤,石膏火煅合麻黄,杏仁去尖须微炒,甘草相配引生姜。
清气化毒饮
前胡桔梗栝蒌仁连翘(去心)桑皮(炙)杏仁(炒,去皮、尖)黄芩黄连元参生甘草麦冬(去心)
以芦根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毒热内攻肺喘满,清气化毒饮最灵,前桔栝蒌翘桑杏,芩连元参草麦冬。
咳嗽
麻疹初期咳嗽,是风邪郁滞,加味升麻葛根汤效果良好。若毒热熏蒸,肺脏受克制,清金宁嗽汤值得一试。
【注释】麻疹从脾、肺经发出,所以常伴有咳嗽。如果咳嗽过于严重,应区分初期和后期来治疗。初期咳嗽,这是被风邪郁滞,用升麻葛根汤加前胡、桔梗、苏叶、杏仁来治疗;麻疹已出后的咳嗽,是肺被火邪灼伤,用清金宁嗽汤主治。
升麻葛根汤(方剂见“痘门发热”相关内容)。
清金宁嗽汤
橘红前胡生甘草杏仁(去皮、尖,炒)桑皮(蜜炙)川连栝蒌仁桔梗浙贝母(去心)
以生姜、红枣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嗽用清金宁嗽汤,橘红前草杏仁桑,川连栝蒌桔贝母,引用红枣共生姜。
喉痛
疹毒热邪严重,向上攻冲咽喉,咽喉肿痛难忍,着实令人担忧。若是表邪所致,用玄参升麻汤;若因里热引发,则用凉膈消毒饮。
【注释】疹毒热邪强盛,向上攻冲咽喉,症状轻的会咽喉肿痛,严重的连汤水都难以下咽,这是最需要担心的情况。表邪郁滞,疹毒无法向外透发,导致咽喉疼痛的,用玄参升麻汤主治;里热壅塞强盛,或者疹已向外透发,但咽喉仍疼痛的,用凉膈消毒饮主治。
元参升麻汤
荆芥防风升麻牛蒡子(炒、研)元参生甘草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表郁疹毒喉肿痛,急服元参升麻汤,荆芥防风升麻蒡,元参甘草水煎尝。
凉膈消毒饮
荆芥穗防风连翘(去心)薄荷叶黄芩生栀子生甘草牛蒡子(炒、研)芒硝大黄(生)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里热喉痛苦难当,凉膈消毒饮最良,荆防翘薄芩栀草,牛蒡芒硝生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