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部---(1 / 2)
肋疽
肋疽初起属于肝经病症,是火毒与郁怒之气结聚形成的肿疡。颜色发紫且疼痛,初期如梅李大小,严重时像碗一样大,应赶紧用针砭疗法,避免毒邪向内攻窜。
【注释】这种病症又叫夹荧疽,生长在肋条骨之间,由肝经火毒、郁怒之气结聚而形成。
起初像梅李大小,渐渐长大如盅,颜色发紫、灼热疼痛,牵连到肩部和肘部。长在左边的,疼痛牵引右边的肋骨;长在右边的,疼痛牵引左边的肋骨。二十一天内,溃破后流出稠厚黏腻的脓液,是顺证;到了时间不溃破,即使溃破流出清水,是逆症。初期肿胀,应赶紧用针砭放出紫血,或许能避免毒气攻向体内;砭刺后红肿疼痛加剧,烦躁不安,脉象坚实,伴有呕吐,是实证有余,适宜服用双解贵金丸攻下;肿硬不溃破,适宜服用透脓散;脉象虚弱且呕吐,这是胃虚,适宜服用香砂六君子汤补养。也有因疼痛损伤胃气而呕吐的,就按胃虚来治疗;如果是感受寒邪,以及偶然接触秽浊之气而呕吐的,即使在肿胀时,也应着重强壮胃气、助益正气。大概肿胀时呕吐,因毒气向内侵犯的十有一二,因停饮内伤的十有八九,只有医生临床时详细辨别。脓成熟后用卧针切开,其余按照痈疽溃疡门的治法处理。
双解贵金丸
透脓散(俱见“肿疡门”相关内容)
香砂六君子汤(见“溃疡门”相关内容)
渊疽
渊疽由肝胆经因忧愤过度而形成,生在肋下,表现为坚硬肿胀且疼痛。溃破后有声音,是内膜已穿透的表现;未溃破时应当服用护膜的药物以防止透膜。
【注释】这种病症因忧愤过度,导致肝胆两脏受损而形成。生在肋下,初期质地坚硬,肿胀但不发红,时间久了才会溃破,流出稠厚白色脓液的是顺症,像豆浆水一样的则凶险。疮口有声音,好像小儿啼哭,这是内膜已穿透的表现。立即在阳陵泉穴艾灸十四壮,这种声音就会停止,该穴位在膝盖髌骨外侧下方一寸的凹陷处,蹲下取穴位就能找到。内外治疗方法都和肋疽相同。凡是在肋、胸、胁、腰、腹等空软部位发生痈疽的,在将要溃破而未溃破的时候,多服用护膜散,可避免穿透内膜的隐患。
护膜散
白蜡白及(各等分)
共研细末,轻剂一钱,中剂二钱,大剂三钱,黄酒调服,米汤亦可。
【方歌】护膜散内二味药,白蜡白及为细末,或酒或以米汤调,将脓预服不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