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 第351章 诗笔绘新风,传奇入星河

第351章 诗笔绘新风,传奇入星河(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诗仙李白,这位永恒的观察者与歌咏者,再次提起了他那支生花妙笔。他徜徉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景区,感受着那无处不在、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帝魂”,心潮澎湃,挥毫写下了这段传奇的终章——《新风颂》:

“五十载风雨过,古今融合终有成。

洪武务实精神在,沃土深根蕴新能。弘历优雅品味存,墨韵流芳塑魂灵。

世民智慧化春雨,润泽万物细无声。始皇规范成基石,秩序之中见恢弘。

帝王身退影犹在,文明新风拂面恒。

此非结束始开端,时空故事永传承。

星火不灭照前路,传奇汇入星河灯。”

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预言。它被镌刻在景区中心广场的纪念墙上,与李白的其他诗篇一起,成为了“时空交汇处”精神谱系的一部分。

在一个格外宁静的秋日傍晚,天边燃烧着壮丽的晚霞。朱元璋在他的那块自留地边,摆开了一张小木桌和几把竹椅,沏上了一壶粗茶。乾隆、李世民、嬴政,应约而来。没有随从,没有仪仗,只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围坐在一起。

金色的夕阳余晖穿过瓜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在翠绿的菜叶上跳跃,仿佛时光凝固成的琥珀。

朱元璋给每人倒上一碗茶,自己先咕咚喝了一大口,然后用他那依旧洪亮的嗓音笑道:“嘿,想想咱们刚被‘弄’到这地方的时候,那真是……鸡同鸭讲,看谁都不顺眼,吵得那叫一个热闹!咱觉得弘历酸,弘历觉得咱土,世民想着和稀泥,始皇老弟嘛……恨不能给所有人都定个规矩。”

乾隆优雅地端起粗瓷茶碗,略显不适应,但并未挑剔,只是微微一笑,接口道:“那时年少气盛,总觉得自己的时代,自己的方式,才是天地间的唯一正理。眼中只见差异,不见共通。”

李世民望着远处那在夕阳下闪烁着科技光芒的“维度桥梁”核心塔,目光深邃而平和:“如今回头再看,何其狭隘。每个时代,都是历史长卷上不可或缺的一笔,有其独特的辉煌与价值,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局限。我们能于此地相遇,碰撞,理解,最终融合,实乃莫大的幸运。”

嬴政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菜园里那个正在使用平板电脑记录作物数据的年轻徒孙,又看向远方标准化办公室里依旧亮着的灯光,缓缓地,清晰地说道:“争论与执拗,已无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各自时代最精华的部分,得以筛选、锤炼,并……传承了下去。”

一阵微风拂过,带来泥土的芬芳和远处隐约的欢声笑语。菜园里,朱元璋的徒孙正在与智能系统对话;艺术中心的方向,传来一阵融合了古筝与电子音的创新乐曲;文化广场的巨幕上,正直播着李世民传人关于“古代智慧与人工智能伦理”的讲座;标准化办公室的窗内,嬴政的弟子们或许正在为一个新领域的标准草案激烈辩论着,但那辩论的核心,一定是如何在“规范”与“创新”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四位皇帝安静地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相似的神情——那是一种混合着欣慰、释然、以及深深祝福的复杂情感。

“是啊,”朱元璋轻轻地说,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柔和,“该放手了。彻底地放手。”

其他三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头,目光交汇间,一切已无需多言。

他们知道,放手,并非意味着消失与终结。恰恰相反,这意味着他们的生命以另一种更广阔、更永恒的方式得以延续。他们的智慧,如同被精心筛选过的种子,已然落入时代肥沃的土壤;他们的精神,如同无形的养分,融入了新一代人的血脉与灵魂。这些种子,必将破土而出,长成他们无法想象的参天大树,去迎接未来的风雨与阳光。

终章:新风永恒,故事未央

夜幕悄然降临,星子开始在深邃的天幕上闪烁。朱元璋菜园里的小桌旁,已空无一人,只留下四只喝干了的茶碗,在星光下泛着微光。

但景区并未沉睡。新的故事,正在每一个角落生动地上演。那由千古帝王与现代文明共同孕育的“新风”,依旧在温柔而坚定地吹拂着。它携着千年智慧的芬芳,带着包容与创新的基因,越过时间的山峦,吹向那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属于未来的广袤原野。

而这段名为“时空交汇处”的传奇,其最初的篇章或许已然合上,但它所讲述的关于理解、包容、成长与传承的核心精神,早已化作无数动人的细节,融入日常,成为永恒。它将继续在维度之间低语、吟唱,激励着每一个听闻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与时代共鸣的崭新故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