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长亭怨慢(七) 孙氏(2 / 2)
“你是,老师的孙女婿?”张知县上下打量着裴祜。
“知县大人万安,在下是卢举人的孙女婿,唤作清明。”裴祜对着张知县作了一揖。
“快快请起,”张知县跨步走上前一手扶起了裴祜,他的目光在裴祜的脸上巡睃,有些惊艳,“贤侄不必客气,黄振,赶快,给我贤侄沏茶!”张知县吩咐方才给裴祜开门的衙役。
“大人客气了,”裴祜说道,“在下此次前来叨扰,实在是事情紧急,那女子还等着大人发话去相救,在下就不喝茶了,下次再来县城,一定上门给大人赔罪。”裴祜拱手道。
“什么赔罪不赔罪的,我看你一表人才,行事彬彬有礼,就让我想到了我那个不成器的侄儿,你和梨儿能有此姻缘,我啊高兴得很!”张知县笑着说道。
“大人说笑了,小人一介布衣,怎敢与大人的侄儿相提并论,实在惶恐。”
张知县依旧笑容和善地看着裴祜,不置可否。
“啊,我看了老师的信,你放心,既是梨儿的好友,我一定相救!大魏律法明文禁止典妻之事,朝廷更是再三申斥,奈何民间典妻之行屡禁不止,我这个知县也是头疼不已!”
张知县神情恳切,看向一旁立着的黄振和他身旁衙役,余光瞥着裴祜的表情,继续说道:“黄振,洪元亮,你们两个走一趟,务必把我的意思告知刘家,他不是花了八十两吗,我贤侄带了一百八十两,都给他,让他尽快放人,否则,别怪本知县拿大魏律法去治罪于他!”
“是!”
“大人放心!”
两个衙役拱手回道。
张知县转回头,对裴祜说道:“贤侄,你就带着他们两个去,等见到老师,还替我向他老人家问好,上次我因公务在身,没能去到你和梨儿的婚宴,还望你们不要怪罪,改日,我一定上门给老师赔罪!”
“知县大人这是哪里的话,大人送去的上好绸缎梨儿很是喜欢,大人乃一方父母官,庆虞县的父老乡亲全凭大人照料,在下先替周媛谢过大人救命之恩!”裴祜对着张知县深深一揖。
张知县扶起裴祜,“贤侄说笑了,别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可这全县之事都压在我身上,事多如牛毛,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也是惭愧。好了,贤侄,快带着人去吧!”
“你们两个,快去快回!”张知县看着黄振和洪元亮两个衙役叮嘱道。
“小的明白!”二人回道。
张知县将裴祜送出了县衙,看着裴祜三人远去的身影,他伸手摸着自己的胡须。
这个年轻人形容俊秀,气度出众,说话更是滴水不漏。他那在刑部为官的侄儿庄敬已经是一表人才,可是这容貌气质与他相比还是差了一截。
只可惜,听说是个木匠,一介布衣而已,如何与他那年轻有为的侄儿相比?
这也是他不理解的地方,他实在不明白卢月照为何会放着他侄儿不选,去选一个泥腿子。
或许梨儿就是看中这小子的容貌气质了吧,毕竟这是唯一能比得过他侄儿之处。
张知县看着三人远去的身影,转身回了县衙。
*
“夫人,管家想要见你。”孙氏的另一个贴身侍女绿儿走进门来回禀。
孙氏正在吹着汤匙里的瘦肉粥,她的嘴角噙着笑,“燕燕乖,来,张嘴,我们来喝粥,吃饱饱,好长肉肉呀。”
燕燕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一边笑眼弯弯,一边张开了小嘴,“啊——”
“小姐真乖!”王妈妈在一旁继续说道,“夫人,管家还在外面等着。”
“他找我有什么事?”孙氏问道。
“奴婢不知,管家只说有急事。”侍女绿儿回道。
“让他进来吧。”孙氏一勺一勺地继续喂着小女儿。
“老奴给夫人请安!”管家刘福走近,在不远处跪下请安。
“起来吧。”孙氏说道。
“谢夫人。”
“管家寻夫人是有什么事吗?”王妈妈开口问道。
“这不今早老爷身边的两个侍女被老爷派了差事出了门,一时还回不来,可......”刘福犹豫了一瞬继续说道,“可老爷说今晚要去那周媛房里,可是距离上次给她清洗身子已经过去了三日,这,夏天怪热的,她这身上也有了些味道。原本这样的事哪能让夫人身边的人去做,可这不是实在是不好找别人了,老爷说过,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连府中不知晓情况的下人,也只当是老爷新纳的不懂事的妾室,实在是不好再找别的侍女,老奴这才来麻烦夫人,还要辛苦夫人身边的侍女跟我走一趟。”
孙氏拿出手帕,神色温柔地给小女儿擦着嘴角的米粒,“我们燕燕吃饱了是吧,吃饱了让王妈妈抱你去玩儿一会儿好不好?”
王妈妈抱起燕燕,满脸笑容地逗弄着她。
孙氏站起身,理了理外裳上的褶皱,漫不经心地说着:“我当是什么大事儿,还要劳烦你来与我说。”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绿儿,黄儿,你们两个再叫上两个人,跟我走一趟吧。”
王妈妈抱着燕燕正在往内屋走,一听孙氏也要去,又抱着孩子折回来,她皱了一下眉,“夫人,我带着她们几个随管家去,夫人抱着小姐进去吧,这点小事儿,哪用劳烦夫人亲自去。”
王妈妈是怕孙氏和上次一样,对周媛心软,再惹刘封生气。
孙氏正了正小女儿的丫髻,对王妈妈说:“你去给燕燕重新梳梳头,你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