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咏竹玉牌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元姑娘呢?……(1 / 2)
第50章咏竹玉牌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元姑娘呢?……
“尚未,”温郁离笑着摇头,“我们坐吧。”
他摸索着椅背坐下,手指往桌上探去,触到木盒坚硬的外壳,他没有打开,放到一边,拿起桌上的另一本书递给元将离,“元姑娘看。”
“什么?”元将离低头,转过书封一看,发现是一本古旧的兵书。
“前阵子从民间收购了一批书,其中有不少古籍,这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卖的,本来想直接送给你,奈何原先太过破旧,我找人重新修缮过一遍,昨日才送回来。”
温郁离的声音不急不缓,听得人心神放松,有种被清泉浸润过的感觉。
元将离一边听,一边翻开兵书暗黄色的书皮,边缘都是卷的,还有不少虫眼,她小心翼翼翻动了几页,刚看完一个开头,便能看出这是本写得很不错的兵书。
虽不像传世兵法那么出名,但质量也是远超民间流传。
只是这书哪怕修缮过了,也太过老旧,让人生怕一个用力便扯断书页。
元将离翻了几页便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合上书皮,欣喜道:“的确是本好书。”
“你喜欢便好,”温郁离眼睛微弯,指了指另一边的数十檀木书架,“我这里兵书阵法虽然不多,但是其他的藏书不少,你要不要去看看?”
他说着便要站起来,元将离连忙道:“不急。”
她拿出袖中准备好的的红木方盒,絮絮念道:“上次来,说下次见面要送你一个礼物的,如今准备好了,你先打开看看?”
温郁离扬声,“嗯?”
元将离打开木盒,拿出里面的东西,放到他手上。
玉质光滑坚硬的边缘碰到手指时,温郁离便伸开手掌,牢牢将它握入左手心。
它大概是他的掌心这么长,但窄了许多,他指尖细细抚过,摸到上面凹陷进去的刻纹,刻得清晰而深,让他能顺畅地领会指尖触及的每一个字。
他由右往左、从上到下抚过一遍,缓缓擡起头来。
“是《咏竹》吗?”
元将离爽朗地笑起来,“我果真猜得没错,你听力嗅觉都如此敏锐,触觉必然不会差的。”
她看着被他紧握的玉牌,朗声念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比起那些温婉柔艳的诗句,我还是觉得这一首旧诗更像你。”
虽没有华丽辞藻,但意境豪阔,坚韧勃发,没有半点退缩卑瑟。
温郁离抚摸着玉牌上流畅的刻痕,笔迹锋利,刻痕深深,一撇一捺都极有气势。
他轻声问:“是你亲自写的吗?”
上次,他说听闻她一笔字极妙,可惜无法得见,于是,她便亲笔写了这首咏竹的诗,找玉匠镌刻到玉牌上,让他靠手指也能“看”到她的字迹。
元将离笑着点头,“自然是的。”
温郁离低头注视着玉牌的方向,哪怕他其实看不到,也不舍得移开,低声道:“元姑娘,你是不是有很多合心意的友人?”
“嗯?”她虽不明他的意思,却还是点头,“是啊,我是有许多友人。”
温郁离收紧玉牌,轻轻一笑,“你待朋友这么好,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元姑娘呢?”
元将离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起来,从小到大,她的确很容易就能交到朋友。
“还好我也是元姑娘的朋友。”
留下意味不明的一句话,温郁离站了起来,神情柔润如微风,“我带元姑娘看看这些书吧,这些书都是按我的习惯摆放,你初次来,恐怕不好找到喜爱的。”
对方这么贴心,元将离不好拒绝,走在他身后,分点心神看顾着点他的脚下。
“这一列书架都是山川游记,还有些风貌景观上的诗赋杂文,”温郁离指着第一列书架道,说着,他摸索到第三行书,顺着书脊摸到第二本,“我记得这本是讲西南风光的。”
元将离探头看了眼他手中书封,《南濮游记》,“的确是。”
温郁离微微一笑,“看来我的记性尚可。”
他放回这本书,跟元将离说起这些书架上分别摆放的书类,偶尔拿起一本,不用思索,随口便能道出这本书的内容、来历,如数家珍,好似把这些东西刻进了脑子里。
元将离不可思议,“这些书,你全能记得?”
几十个巨大的书架,上面的书籍成百上千,他是如何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的?
温郁离摇头,谦逊道:“只是我常看的书记得而已。”
元将离还是不可思议,惊叹于他超乎寻常记忆力的同时,又忍不住惋惜,他这样天才的人物,若是没有失明,能做出怎样的一番功绩啊。
她沉默下来,温郁离自然发现,他停下脚步,转头关切地问:“怎么了?”
“没事,”元将离摇头,想起他看不见,又笑道:“只是觉得你非常、非常厉害。”
这里的书有不少晦涩难懂的文学古籍,元将离翻看一眼,便默默放回了书架上。
正巧云溪端着茶点回来,她问道:“这里可有空白的书册?”
云溪一愣,连忙点头,“有的,元姑娘您稍等,”他没少在竹楼给世子抄录书籍,放下托盘,没几下就翻出一本装订好的薄书册,翻开一看,里面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