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嬴政将目光投向了柱子旁边站着……(1 / 2)
第7章第七章嬴政将目光投向了柱子旁边站着……
【犬戎入侵,西周被灭,而周幽王与褒姒的故事也画上了句号。】
【从此周幽王成为了昏庸无能的代表,褒姒也背负了祸国殃民的骂名。】
【然而几千年后,我们回头再看,褒姒在这场闹剧当中又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或者西周覆灭这件事真的能怪的到她的身上吗?显然不是这样。】
【而褒姒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知名度,无非是因为,她既不是掌权者又不是书写史书者。】
【身不由己,郁郁寡欢,只不过是恰好卷入朝代更替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本期的视频到此告一段落,我是小枝,感谢大家的支持。】
天幕到此结束,又播放了一段悠远流长的乐曲后,缓缓合上了屏幕。
......
大秦。
听完天幕的盘点,嬴政大失所望。
本来还以为是什么神迹,但听了几天的天幕之后,他发现那屏幕中人,好像也不是什么神仙,而是后世之人在评点古人之事。
一个大型说书现场。
无聊!无聊至极!
一个小小的周幽王和褒姒有什么可说的,人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可以这样浪费吗?
想他嬴政,十三岁登基,三十九岁统一六国,人生不过四十载,就做了许多人八辈子也做不到的事,已经算是年轻有为,十分圆满了。
而人到暮年,却不得不将偌大的秦国以及未来的希望交付到一群看上去就不怎么中用的儿子身上,真是绝望!
想着,嬴政将目光投向了柱子旁边站着的扶苏和胡亥。
胡亥顽劣却对他十分惧怕,嬴政一个眼神扫过去,他立马往后挪了挪,躲到了扶苏的身后。
扶苏看着幼弟胆怯的模样,眼含笑意,拱手行礼道:“不知父亲为何事烦扰,儿子愿为父亲分忧。”
嬴政看着阶下二子,无奈叹气。
在他众多的儿女中,扶苏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年纪轻轻便名动天下,人物品性,治国风采,战略眼光都是数一数二的,而唯一的缺点就是学了太多儒家的东西,过于仁义。
这个缺点若放在普通人自然算不了什么,但放在帝王身上却十分的致命,尤其是国家基业尚未稳定的二代帝王。
不过他又看了一眼躲在扶苏身后偷瞄的胡亥,忽然觉得他这个缺点也没那么致命了。
嬴政终究没说自己在烦心些什么,挥了挥手,让他们二人出去。
走出殿外,胡亥一言不发的跟在扶苏的背后,走了好长一段路。
终于到两人要分开的时候,他扯了一下扶苏的袍子,随后问他:“兄长,父亲近日好像心情不太好,他在为天幕的事情烦恼吗?”
扶苏摸了摸他的头发,含笑回道:“大约不是。”
对于嬴政这样千年难寻的奇才,一个小小的天幕怎么配让他产生烦恼?
可是胡亥还是不罢休:“那他今日怎么看上去又要动怒了,难不成又是因为我?我最近也没干什么荒唐事啊!”
“大约也不是因为你,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烦恼的,即便在你看来父亲已经坐拥了整个天下,也仍然会有许多他得不到的东西,做不到的事。”
胡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反复品味着扶苏那句“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烦恼”。
而对他来说最大的烦恼就是受人管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有哪一天,管着他的父亲、老师、哥哥姐姐全部消失不见,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该多好。
想到这里,胡亥失落的垂下了头,也许也只有到了父亲那个位置才能如此吧,他又看了一眼扶苏逐渐走远的背影。
可是,他好像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
大唐。
武媚娘听了一上午的天幕讲故事,有些乏了,睡了片刻却怎么睡也睡不着。
老实说,天幕所评点的这个故事,旁人听了都只是过眼云烟没什么感觉,唯有身为后妃者,才知其中利害关系。
近来陛下颇喜欢到她的殿中来,萧淑妃与皇后已十分不满,但她与之周旋,也能勉强敷衍过去。
如今是在后宫女子的争斗中她尚且能够独善其身,那若是哪天如同褒姒一般不幸卷入权势的漩涡,又该如何保全自己?
人分三六九等,后宫亦有阶品。
她只不过是个小小昭仪,受制于萧淑妃与皇后,可就算是运气不错,斗倒了这两人,成为了皇后,上头亦还有人压着。
武媚娘闭了闭眼,不敢再想下去了。
.....
叮咚。
闹钟的声音将叶小枝从睡眠中叫醒。
叶小枝一看时间,原来才早上六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