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8章 第八章 真给我们大宋长脸

第8章 第八章 真给我们大宋长脸(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范蠡无心瞒她,就像从一开始他就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身份一样,于是他将自己的目的全部都告诉了她。

施夷光花了好久的时间才渐渐消化掉他的话,然后又问:“那现在为什么又用不上我了?您觉得我不如郑姐姐美,难以消磨吴王的心志,还是您对王上不忠心了?”

范蠡回答不上来,他无法直白的说出他对越王与越国的忠心折在了施夷光的美色里,就算他不把她送去吴国,也不会有人知道。

而待他助越王灭吴成功,是一定会离开的,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带着施夷光一起走,或者再回到苎萝村这个地方来。

没有人会知道,他曾经在这个地方遇见了一个堪称绝色的佳人。

但他同时又很纠结。

若将施夷光送往吴国,那夫差的心志真的能坚韧如石吗?

......

在两人静默的对峙中。

天幕又奏起了那音调独特的乐曲,熟悉的声音随之显现。

【人们总是用“美”这个字来形容女子,但有这样一个人,她的名字成为了美的形容词。】

【大家在上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苏轼的一首诗叫做《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实古往今来,西施曾出现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今天就只选取这一首耳熟能详的】

【苏轼为了形容西湖的美,将其比作西子,而西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施。】

大宋,嘉佑二年。

赵祯在园子里小憩,不经意间听见天幕说话,他道:“这苏轼是何人,我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身后陪伴的曹皇后回答说:“前几日听陛下提起过,此人是今年来参加科考的考生,陛下说他的文章写的不错。”

赵祯点了点头,他想起来了,是写《刑赏忠厚之至论》那个年轻人,欧阳修也对他的文章十分赞许。

今日上朝,言官们又提及了立储之事,这让他十分的头疼。

登基数年,他自认为算得上是勤勤恳恳,明德亲厚,奈何上苍不祐,竟让他三子接连早夭。

幸好朝中人才辈出,倒也能稍微令他有些安慰,那名叫苏轼的人,想必在作文作诗方面颇有造诣,才能流传百世,让天幕评点时提及他的诗。

这也算是给他们大宋长脸了。

然而在回家路上的苏轼听见天幕却十分不是滋味。

怎么回事儿,那是他的诗?

如果真的是他的诗,那这天幕经过他的同意了吗就这么放出来,你给我写了那日后我写什么啊?

真是闲的。

......

天幕并不能感觉到苏轼的想法,继续说道: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家住诸暨苎萝村西村,所以也被人称作西t施。】

【我们常说的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里的沉鱼指的就是西施,她的美已经到了让溪中小鱼都为之倾倒的地步了,何况是人呢。】

越国人?是他这个越国吗?

勾践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忍不住又把桌前的画像翻看了一遍,数十张白绸上都注明了每个女子的名字,确实没有叫施夷光的啊。

勾践想了想,问近身侍从道:“昨日飞鸽传书说,范蠡到哪里了?”

侍从连忙回答:“回王上,昨日来信,范将军已到诸暨境内。”

勾践沉默了,这都到了诸暨了怎么还没找着施夷光呢?范蠡平时看上去做什么事情都很利落怎么关键时刻这么费劲!

勾践吩咐身边人:“命人传信给他,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天幕中所说的女子施夷光,并把她带来会稽。”

“诺。”侍从退出殿外,立刻按照勾践所说给范蠡传信。

勾践不知道范蠡在搞什么名堂。

虽说寻找国中美人这事儿一开始是文种提出来的,实施计划是他设计的,但主动请缨要去各地寻找这个人是范蠡啊。

他本来想的是,让地方官员从全国各地收集女子的画像,一并送去宫中,这样也省去了许多麻烦与时间,奈何范蠡不同意。

非说这样大张旗鼓,若消息传入了夫差耳中会适得其反。

勾践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自越国战败以来,一直受吴国的钳制,他们身边被安插两个奸细也十分正常,但是在灭吴这件事情上他一刻也不想多等了。

所以即便范蠡是为了妥善行事,他也忍不住在心里责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