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大明好像要完蛋了(二更)……(2 / 2)
吴三桂手握重兵,位高权重,但田弘遇却没什么可利或者可图的地方。
可这次不同。
田弘遇亲自登门邀请他时,专程说过了,江南名妓陈圆圆在他府上。
吴三桂是听过陈圆圆之名的,尤其是在天幕盘点之后,陈圆圆就更加的名声大噪,只可惜前不久他途径江南一带时,听闻陈圆圆遭人掳走,已不在苏州。
因此未能得见其容颜。
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在田弘遇府中。
吴三桂有点意外又有点惊喜,因此破例答应了此次赴宴。
......
田家宴会还未开始,天幕又缓缓打开了:
【离开大明皇宫,本以为是陈圆圆荒诞人生的一个结束,没想到却是她另一段戏剧人生的开始。】
【因为她在田府中认识了吴三桂。】
【对,就是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男主角,也就是他,未来会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诚然以当时明朝的战斗力,就算没有吴三桂,明朝也必注定会灭亡,而清军想入关,要么绕道要么强攻,只不过多废些功夫而已。】
【但当时明朝已经被李自成所灭,即便吴三桂重整旗鼓抵挡清军,恐怕也是军心涣散,以卵击石。】
【但是,你开山海关就开山海关吧,为何要找一个那么离谱的理由,把陈圆圆丢进这个泥潭里。】
天幕说完这一大段话,若有与之相关的人员内心都是崩溃的。
首先是朱由检。
他听到明朝灭亡这几个字,首先是觉得愧对天地祖宗,自己还是没能保住大明。
但在崩溃之后,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错。
他的木匠哥哥朱由校把大明交到他手中的时候,就已经破烂不堪了,作为一个还算是励精图治的勤勉皇帝,他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初的朝堂是什么样子?
魏忠贤与客氏专权,一片混乱,他还没来得及处理后宫与宦官当政的事情,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死起、流寇作乱层出不穷。
没有人在高中摆烂三年后,高考的前一夜努力复习能够考上大学。
朱由检是人不是神,他没有那么强的能力,让大明起死回生,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但是,他知道自己绝不是能够在国破家亡之后还能茍延残喘之人,等到大明王朝破灭的那一天,大概就是他的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但在此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
吴三桂是吧,放清军入关是吧。
朱由检在心里思考,怎么处理这个吃里扒外、卖国求荣的吴三桂,毕竟现在内忧外患,要是把他逼急了提前造反,更是完犊子。
朱元璋在两百多年以前,听着这些明末这些操蛋的事情,气的抓耳捞腮。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什么是穿越,否则一定恨不得穿越到明朝末年,先杀吴三桂,再锤朱由检。
什么,你说明朝灭亡不全是朱由检的问题。
那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朱元璋现在就是主打一个暴躁。
马皇后在后宫听见了天幕的内容知道朱元璋会动怒,连忙赶到殿前来,仔细宽慰他。
她一边给他顺气,一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这些人何必操八百年后那份心呢?还不如好好想想当下的事。”
没有八百年只有两百年哦。
朱元璋真的被气急了,马皇后的话让他反应过来确实还有很多事情未曾处理,于是他翻了翻面前的奏折,说道:“皇后不提,朕都快被气忘了,最近确实有些重要的事情还没处理。”
“何事?”马皇后问。
朱元璋与马皇后乃是从微末相识的结发夫妻,两人感情深厚。
因此在朝政的事情上朱元璋从不避讳于她。
他说:“近来弹劾胡惟庸之人不在少数,朕在想,有时候丞相的权利是不是有些过大了。”
马皇后很了解朱元璋,因此也知道他所在意的并不是丞相的权利有t多大,而是这权利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如果不能,那一切都好,如果能,那就决不能容忍。
胡惟庸不是没有能力徒在其位之人。
但有时候太有能力了也不好。
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作为丞相,权利不可盖过君上,更不可能独断专行,甚至忤逆了皇帝的想法。
做臣子的,有时候想要活的长久除了自身具备能力意外,还应深谙中庸之道,更应该了解皇帝的内心。
很明显,胡惟庸不太了解,他更不知道,未来的不久后,自己会一命呜呼成为历史上最后一名丞相。
而他这个案子后面所牵扯出来的,除了他一个人的九族还有上万名与他一起赴死的同僚和同僚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