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二更(2 / 2)
而且万一计划被杨丽华知道了该怎么办?杨坚是她父亲,她必定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死的。
如果一切泄露了,杨坚不会提前篡位吧?
宇文赟仔细思考过后,发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之前因为先帝驾崩,他没有守足孝期还早早的脱了孝服庆祝自己登基这件事情,朝中大臣早看他不顺眼了,说不定一直盼着有人能代替他做这个皇帝。
更何况,那个人还是比他更聚民心,更有威望的杨坚。
宇文赟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这件事情发生。
于是,他一夜没睡,坐在殿中,一个人费尽心思的思考,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杀了杨坚不靠谱,那就削弱他的势力。
他不是有个做皇后的女儿吗,那就让大家都有个做皇后的女儿。
这是宇文赟想了一夜想出来的好办法。
于是,他也按照自己的心意做出了那个举世震惊的举动,也就是五后并立。
天元皇后,杨丽华,天元帝后,朱满月,天中皇后,陈月仪,出家,天左皇后,尉迟炽繁,天右皇后,元乐尚。
宇文赟下手太快,以至于杨丽华得知此事时,他已经做完了一切,而原本有名有实的杨丽华,成为了五分之一个皇后。
杨丽华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愤怒而是由于此事太过荒唐,而感到好笑。
她是真的觉得好笑,并且真的笑了出来。
自己是有多倒霉,才会碰上这样的事,一个极其疯批的丈夫,和一个随时随地有可能篡位的父亲。
杨丽华不知道该怎么拯救宇文赟了。
因为他这种没脑子的行为势必会激怒杨坚和独孤氏,杨丽华不清楚她丈夫的头脑构造,却很清楚杨坚的忍耐底线。
不管是站在杨丽华父亲的角度,还是出于辅政大臣应有的责任感,他都不可能接受宇文赟这种离谱又荒唐的行为。
如果任由这样的人继续把持朝政,而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话,那冤种的不是已经命丧黄泉的宇文邕,而是大周那一群助纣为虐的愚忠之臣。
宇文赟在立后这种关乎国本的大事上都可以随便儿媳,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然而杨丽华等了三天,杨坚还是没有进宫向宇文赟进言。
因为在这三天之中,天幕终于将最后的窗户纸捅破了。
......
【宇文赟算得上是一个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皇帝,也就是说,他对别人很凶残对自己很放松。】
【在位期间,他做了很多奇葩事,比如贪图美色。】
【这世上好色的男人多的是,好色的皇帝尤其多,但为什么偏偏把他拎出来单说,因为他的好色与奇葩是破了记录的。】
【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变态欲望,他下令下诏仪同以上的官员女儿不准嫁人,以便他挑选美人,充入宫中,随后还闹出五后并立之事,也就是立了五个皇后,要知道古代可是一夫一妻制,剩下的都叫妾,你这么一闹让真正的皇后杨丽华多尴尬。】
【宇文赟自己不是什么特别好学的人,却要求给他上书的大臣不能写错字,不然也会受到严重的惩处。】
【当了一年多皇帝后,他突然决定禅让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宇文阐,也不是他良心发现了,想放过北周大臣,而是因为他觉得那样更自由,并且实权仍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事情出现拐点,大概是缘于宇文赟对杨坚的猜忌。】
【宇文赟没有上帝视角,他并不知道杨坚就是未来结束战乱,实现大一统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所以在朝堂上一再挑衅杨坚。】
【虽然挑衅,但又没有真的杀他,他先是突然说要废后,还要杀掉杨丽华,独孤氏进宫求情,他留下了杨丽华一命。】
【随后,他又命杨坚进宫,百般试探,但都被其一一化解。】
【然而,宇文赟挑衅和疯批的日子,也没过多久,他就病死在了宫中。】
【宇文赟死的太年轻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被人害死的,具体真相无人得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在宇文赟死后,幼帝登基,北周的皇位更是坐不稳。】
【而杨坚也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了辅政大臣。】
......
天幕说完,宇文赟知道了结果,反倒没有之前紧张了。
可是不太对啊,杨坚不是现在就是辅政大臣了吗,怎么天幕说要在自己死后才由他辅政。
也就是说,当初父亲指向杨坚并不是要他辅政的意思,那又是何意?
是不是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猜测到了,将来的隋文帝会是杨坚。
而当时的举动是在警示自己,也是在暗示别人。
宇文赟的大脑里在进行头脑风暴。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要自己好好学习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仅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自己更是琢磨不出来一点儿。
更重要的是,如果天幕说的全是真的,那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宇文赟很痛苦,这破皇帝谁要做赶紧来做,他才登基几天啊就那么多破事!
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杀了杨坚?他会束手就擒吗,如果把他惹急了他反杀怎么办,按天幕的意思,杨坚才是大男主,天选之子,他可不是。
那绑架杨坚女儿杨丽华威胁他?
这个办法,天幕说自己用过了,似乎也行不通啊。
宇文赟决定破罐子破摔,先拟一道赐死杨坚的圣旨,睡一觉再说。
......
杨坚得知宇文赟同时立了四个皇后和杨丽华平起平坐时的确很愤怒。
他也在第一时间决定进宫劝阻这一行为。
虽然可能没什么用,但他想去试一试。
然而才刚走出家门,天幕就把他的名字给说出来了,杨坚已经跨出门的脚又收了回来,还是想好好思考一番,之后该怎么办。
按照天幕给出的时间线,自己篡位登基的时间应该还有两到三年。
不是杨坚魄力不够,不想立刻和宇文赟翻脸,实在是准备不足,害怕贸然出手满盘皆输。
回到家,杨坚和妻子商议对策。
杨坚觉得可以再和宇文赟周旋一阵子,近段时间最好是少进宫,尽量不进宫,也就可以避免他暗中除掉自己的可能性。
但独孤氏觉得一味地逃避和躲藏不是办法。
从之前在宫中惊心动魄的回来,已一月有余,各项准备已经做了不少,现在动手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天幕已然透露了杨坚的名字,那么大多数人,即便表面上不承认,实际上内心里都会偏向于他。
但是宇文赟和宇文阐不一样。
如何不费t一兵一卒就把皇位搞到手,倒是一件难办的事。
杨坚想了许久,最后说道:“不如我们先出京一趟,暂且避避风头吧。”
独孤氏问:“那用什么理由呢?”
“就说天幕的预言,说我愧对先皇,自请出京。”
独孤氏笑道:“这么拙劣的理由谁会信啊,再说了,现在出京,会不会更不安全?”
杨坚知道她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便又在思考接下来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