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二更(2 / 2)
但即便是为了和辩机套近乎,这些无聊的佛理,她也是一点都不想看。
不过没关系,公主身边伺候的侍女文化水平也很高,她不想看就让柳叶看,等她看明白了再一点一点讲给自己听。
对于高阳公主而言,与辩机相识,是她过去的日子里从来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做公主虽然尊贵,但每日一模一样的生活,按部就班的长大,又被陛下一直诏书决定的婚姻,对她而已都太无趣了。
何况丈夫还是房遗爱,这真是无趣中的无趣。
于是,她就把目光投向了辩机。
其实高僧与公主的相识并不像戏文里写的那么浪漫,就只是某个好天气的下午,高阳公主在府中与房遗爱吵了架然后恰好去会昌寺散心,又恰好遇到了辩机而已。
她当然也知道,辩机对她的那些温和其中夹杂着对她身份的畏惧,但高阳公主并不在乎。
上天给了她公主的身份,她没办法反抗,就只能好好享受了。
她猜不到辩机究竟是怎么想的。但对高阳公主而言,他清俊的容颜,温声细语的说话,以及不紧不慢的步伐,每一样都比那个日日都要见到令人生厌的武夫房遗爱看上去顺眼很多。
身为公主,高阳也许不会在乎,自己的反叛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困扰,而日渐沦陷,又日日与高僧纠缠的更深的她,只会一日又一日的做着自己的“桃花梦”。
明明在高空走钢丝的是尊贵的公主殿下,然而事情一旦败露掉下去的却是身旁的随行侍从。
被太阳光晃了眼的柳叶忍不住失神,并在心中感慨,什么时候普通人的艰难能够被天幕注意到。
其实比起那些跌宕起伏又高起高落的皇帝,她们这样的人才是世界上一等一的冤种啊。
公主再疯狂没有大错也不会死,而他们这群人,无事发生时还可茍且偷生,若万一有什么事,都不用喊冤,一定是你“挑唆”公主干的。
公主冰清玉洁、天真无邪,若不是你们这群婢女挑唆怎么可能和和尚私通。
想的入神,柳叶竟然忘记了身旁还坐了一尊大佛。
高阳公主喊了两声她才从自己的想象中惊醒,公主面对她懵逼的眼神,终究没说什么,只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她对话一样说了一句:“明日又是讲经日了。”
“是啊,时间过得好快。”
柳叶的言下之意是,一转眼,您都和高僧私通两个月了呢。
高阳公主并不知道这个倍受她宠信的婢女的真实想法,继续说道:“明日还是你陪我去吧,我们晚些再去,不想听他讲经,等到时辰差不多了,你掩护我从小路过去找他。”
“是,公主。”
柳叶继续腹诽:瞧瞧你说的这是人话吗,去寺庙挑着讲经结束的时辰去,真是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你是去做什么的。
“你替我把那日父皇赏赐的和田玉拿出来一个,我带过去送给他。”
“是,公......”
柳叶猛然擡头,不知道是自己傻了还是高阳傻了。
她是不是担心事情败露那天找不到证据啊,居然要把陛下赏赐的和田玉送给辩机,那东西是能够随便送人的吗?
或者一个高僧拿出来皇帝赏赐给公主的和田玉,这件事情合理吗?
柳叶决定,即便公主再过跋扈,她也要为自己的性命努力一下子,于是她鼓起勇气说道:“公主,和田玉乃陛下所赐,不妥吧。”
高阳没想过这个小侍女会反驳她,但她也没有生气,只不过满不在乎的说道:“有什么关系,让他小心一点别被人发现就行了,我总要送他一点定情信物吧,女工我又不会,上次你替我秀得荷包我拿去送他一点都不真诚,何况......”
高阳公主顿了顿又说:“就算运气不好被发现了,也可以说是我捐赠的香火钱。”
柳叶扯了扯嘴角,想不出来反驳的理由。
当然公主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允许别人有其他的意见。
事已至此,她未来是死是活,就真的只看天意了。
......
还是太子的李治听到天幕,不知道应该作何表情。
说悲伤吧,至少这个天幕证实了他以后会登上帝位,说高兴吧,按照之前的经验,前四个冤种皇帝不是成功的果实被人窃取就是横死,或者两者都有,他也是实在高兴不起来。
其实很早之前,他就已经对这个天幕的言论表示过不满了,但并没有人在乎。
人家连秦始皇、杨坚这样的人都说盘点就盘点了,怎么会在乎他一个小小的太子的不满呢?
李治很害怕丢脸。
因此,李治给天幕发送过无数条,千万不要盘点他的弹幕,但最终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了,人家该说还是得说。
在大唐这个相对平静朴实的时代,还没有产生“欧皇”和“非酋”的说法。
李治也并不知道,除他以外,历朝历代还有成百上千万的人在发送弹幕。
李治不相信自己发的这么多条信息,那个说话的人一条都没有看见,所以,他只能“阴暗”的认为是那个人不想理他。
他很生气也很痛苦,但更多的是纠结。
太子之位得来不易,父亲现如今对自己更称不上满意,如果天幕说了自己未来会做错的事,或者会发生的不好的历史,那李世民又没有可能再次改立太子?
李治觉得是十分有可能的。
早在几个月前,天幕盘点杨玉环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把他叫到眼前敲打过他了。
可惜李治的天资有限,对于那些未来之事,他t完全不知道怎么防范,甚至对天幕所泄露的信息敏感度也远不如李世民。
那天的谈话自然不欢而散。
看得出来,李世民对他这个太子是失望至极。
但为着天幕中所说的,那个由李隆基所创立初来的大唐盛世,李世民也不可能说放弃李世民就放弃了。
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更烂。
尤其是在天幕说过了杨广的所作所为之后,李世民更坚定的觉得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想来杨坚也是觉得杨勇不如杨广,才会让杨广继位的,可是结果呢?
自己的性命事小,国家的存亡事大啊。
如果贸然改立太子,除了让人觉得,你这大唐的太子跟纸糊的一样,太过儿戏以外,最怕的就是出现杨广之流。
什么勤劳简朴,孝顺父母、从一而终、忠君爱国,都可以是装出来的。
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但选择皇位继承人不是选骡子也不是选马,没有试错的可能性和包容性。
因此,李治知道,就算李世民对他不满意,他也在暂时安全。
只不过这天幕出来后,他还安全与否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