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二合一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二合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但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心情来面对这个世界的,就数长孙无忌了。

在这个时期,他还算得上李治的头号支持者,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亲外甥最后居然会因为废立皇后的事情将他贬官流放,这是什么奇耻大辱,国际笑话?

但是,李治真的会这么做吗?

长孙无忌在心里问自己,同时同样也听见了天幕的儿子长孙冲在一旁问:“父亲,太子他以后真的会那样做吗?”

看得出来,长孙冲脸上的愁容一点都不比长孙无忌少。

虽然年纪尚幼,但世家大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t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即便天幕并未提及长孙府中其他人的结局,但他料想一定不会太好。

就算李治看在文德皇后的面子上,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那最终的结局,也必定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长孙冲担心不已,但长孙无忌的思维,却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现在之所以这样支持李治,是为了什么呢?

为的不过是等李治登记以后,能够重用自己,作为先皇后的母家外戚,长孙一族在朝堂的地位和势力都不算低。

他相信等到李治登基后,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的夸张。

那李治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要处置他,仅仅是因为他反对改立皇后,还是因为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已经危及了皇权?

李治并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人,但从天幕里所说的一些话里可以得知,他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的权力收到影响。

而仔细分析之后能够感觉得到,无论是被废掉的王皇后还是他自己,都是在李家起势之时就与之有所来往或者结盟的家族。

而李治那些看似不念旧情的举动,实则是在借废王皇后立武皇后的事情,增强自己的权力与势力罢了。

说到底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帝的位置做的再高,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

长孙无忌再为自己的未来分析对策。

他想,如果要让李治打消疑虑,首先就是权力不可过大,起码不能让他有危机感,不然即便再小心行事,他都能有一百种法子让你死。

其次就是,一定要低调,一定要顺着皇帝的意思。

如果他不在废后这件事事情上做什么表态,那估计李治也没有一定要杀他的理由了吧。

毕竟亲戚一场呢,李治应该不至于赶尽杀绝。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又觉得自己多了几分生机。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这么多,他从来没有想过天幕有一天会提到自己。

然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提,就短短的一句,还是在给自己判死刑。

长孙无忌绝望与悲痛中又带着一丝的侥幸。

至少提早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他可从来没想过要篡位,就算有时候拼命的独揽大权,也只是想活得更好些,既然李治不愿意,那就算了。

做一个慈祥可亲的舅舅,为大唐分忧也不是不可以,究其根本,还是命重要。

且看那天幕日日盘点,多少人因为执念丢掉了性命,成为历史中的一粒毫不起眼尘埃。

如果众人的归宿,都是尘埃,那么何必要去汲汲营营的争取这些身外之物呢?

......

与长孙无忌一样为自己的命担忧的,还有莫名其妙的上官仪。

他只不过是帮着起草了一纸文书,怎么就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呢?

转念间,上官仪又在心里大骂,李治真不是个东西,明明就是你让我拟的废后草案,怎么最后还把责任全推我身上了呢。

就算被武皇后知道了是你起了废后的心思,他还能杀了你啊!最多不过是闹一下脾气,你一个皇帝有什么可怕的。

但是上官仪怕呀。

他只不过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打工人,从来没有得罪过谁,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凭什么要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上官仪在心中破防。

直到天幕在下一句里提起那个倍受宠信的才女上官婉儿,上官仪的心里才终于有了一点安慰。

毕竟他们上官家还没有在这件事情里死绝,虽然他不知道上官婉儿究竟是谁。

这人似乎也还没有出身。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加强女子教育确实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幕的提前告知,谁又能想到,最后振兴他上官一族门楣的人,会是在掖庭里长大的一个小女孩儿呢?

反正上官仪想不到。

......

整整两天。

太子妃听完天幕,没有等到来自太子或者陛下,任何一个人对武才人的处置。

不对,现在不是武才人了,是武良娣。

她只等来了李治册封的消息。

在不知不觉的时间里,她与武良娣的斗争提前展开了。

太子妃屏退左右,一个人坐在房中,一双手用力的撕扯这丝质的衣服,好像这样就能够发泄她心中攒集的怒火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在意她的死活。

陛下不在意,李治更不在意。

他们只要得知了,武媚娘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就行了,至于一个可有可无的皇后,又算得了什么呢?

何况她现在还不是皇后。

武良娣也许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可是她那些厉害和梦想,是要踩着自己的尸骨上去的。

就是她成为皇后,再到最后成为皇帝,会给大唐带来什么什么样的利益,这些和太子妃的关系都不大。

对她而言重要的是,如果她的后位被废,那么死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还有她的家人,族人,一个都逃不掉。

太子妃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同样也不接受这样的结果。

第三天,她等来了和她一样惴惴不安的萧良娣。

如果不是萧良娣主动来找她,太子妃几乎都要忘了,和她一起被废被杀的还有这个斗了许久的仇人。

现在再想想过去的那些举动只觉得幼稚愚蠢至极。

萧良娣与太子妃对事一样,两人便心照不宣,太子妃也知道了对方的来意。

她想天幕的出现似乎阻止不了后宫的争斗,只会把这样的争斗提前。

但如今的厮杀只会比之前的更加严重,因为上次是争宠,这次是争命。

而与上次相同的是,这一次,她同样是那个率先进攻的人。

......

每次天幕结束,总有一群人和大家的关注点不一样。

比如整日里无所事事,只知道去寺庙里会和尚的高阳公主。

人们在做某件不道德的事情的时候,一定会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她得让这件不道德的事,具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高阳公主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的理由,现在想出来了。

那就是,李治可以在寺庙里找尼姑,李隆基可以在道观里找道姑,那她为什么不可以找和尚。

大家都是李家的人,甚至她和李治都是一个爹的儿女,理所应当有相同的待遇。

做皇帝这事儿轮不上她也就罢了,风流事可得轮上她。

不知道做了几辈子的好事,现如今才能投一个公主的胎,高阳觉得,自己万万不能把公主的特权给浪费了。

前些日子,在自己的央求下,辩机送了一条开过光的红绳给她,虽不是什么贵重礼物,但高阳公主视若珍宝。

想了好久她都不知道应该送还什么东西回去,于是就在自己的库房里翻找,看一看有没有什么稀世珍宝。

但好东西见多了的她,看了满柜子里的物品,都觉得不过如此,如果随便选一样东西送过去,也不会有什么。

只不过那样就显示不出来自己的心意了。

高阳公主为难得很。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