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 他活该!(1 / 2)
第117章第117章他活该!
自乾隆十三年三月富察皇后死后,后宫的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最得宠的纯贵妃,现在皇上基本不见她,景仁宫跟冷宫一样。
其次是相对得宠的嘉贵妃,生九阿哥时难产,母体损伤严重,九阿哥也体弱得厉害,母子休养了大半年,现在依然没缓过来,还得继续卧床休养。
再次就是她令妃,魏敏一直是恩宠不断的,每个月至少能见皇上两三次。但是吧,现在皇上每次见她,都只是和她聊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拐到了富察皇后身上。
魏敏和富察皇后没那么熟,没办法参与皇上口中那些充满温情的细节,每每都要硬着头皮从不同角度称赞富察皇后,也是非常吃力。
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皇上在为富察皇后守孝。
是的,乾隆在为富察皇后守孝!
魏敏头一次从乾隆口中了解他的想法时,心里吃了一惊,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后来她找宫里的老人打听,才知道,这是乾隆自年轻时就坚持下来的习惯。
乾隆的嫡母,孝敬宪皇后去世时他守孝;皇父雍正去世,他守孝;发妻富察皇后去世,他照样守孝。
这些从礼仪上讲,是他应该遵守的,但是以他的身份,他如果不遵守,也没有人会真的指责他。
他就是自我要求,严格执行了,不打一点折扣。
证据就是雍正九年,孝敬宪皇后去世,那个时候乾隆的皇长女,皇次女,皇三女,皇长子,皇次子已经全部出生,但紧接着的皇三子却是雍正十三年出生的,减去怀孕的时间,正好超过27个月。
后来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头27月也是没有妃嫔怀孕的。
他没有大张旗鼓地说做这些有多难得有多了不起,他就是觉得应该做,他就做了。
就像如今,后宫妃嫔们依然每天下午到燕禧堂等候召见,大多数时候他是一个都不见的,但偶尔也会翻一翻妃嫔的牌子,翻到魏敏,魏敏就陪他说说话,聊聊天,然后在别处歇下。
魏敏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后来才明白,或许他对所有召见的妃嫔,都是一视同仁。
想到这里,她心绪有些复杂。
她一直觉得后宫之于乾隆就是私人猫咖之于有钱大老板,是满足他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地方,是完全的工具化,两方地位不对等的差距大到甚至可以拟化成物种上的不对等。
所以她对乾隆没有一丝一毫的指望,她表面上极尽讨好乾隆的同时心里也对乾隆完全的工具化。那就是她满足安全需求和生活需求,达成目标的工具,她不得以向这个旧时代妥协的最佳攀登路径。
但是谁会为一只猫咪守孝呢?
或许,除了封建地位的绝对差距、帝王的绝对霸权之外,他对富察皇后也有很多丈夫对妻子的感情,有很多人对亲人的感情。
魏敏头一次感受到了乾隆的复杂,对他改观的同时也不禁有些唏嘘。
后院的常在答应们准备好了,魏敏坐进软轿,带着她们到了养心殿后院,在燕禧堂候着。
皇贵妃坐在最上首的宝座,左一是坐冷板凳的纯贵妃,右一是缺席的嘉贵妃,左二是生下五阿哥的愉妃,右二是舒妃,左三是魏敏,再就是惠嫔、婉嫔、怡嫔……
为这座位次序,怡嫔私底下跟魏敏她们聚会时抱怨过好几回。
“婉嫔是潜邸时就开始伺候皇上的老人了,资历深,座位排我前面,我勉强还可以接受。可是惠嫔,她凭什么呀?”
“还有你魏敏,乾隆九年就开始伺候皇上了吧?舒妃她伺候过皇上吗,就排你前面?”
魏敏听到这话时差点儿呛到,尴尬地打断她:“舒妃和咱们也是一伙儿的,她只是今天没来。”
怡嫔理直气壮:“我又没说错!事实本就如此,你每次坐舒妃后面,你心里舒坦吗?舒妃每次见你坐她后面,她心里自在吗?”
她小声嘟囔:“真是乱排,不及富察皇后在世时半分。”
魏敏婉嫔无言以对。
怡嫔看看她们,不高兴地瞪魏敏:“你什么都不说吗?都已经是令妃了,还这么窝囊。”
魏敏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你不窝囊,你去说啊!”
“启禀皇贵妃娘娘,嫔妾心中有一个疑惑,想与皇贵妃娘娘讨教一番!”
熟悉的嗓音惊醒魏敏,她凝神往出声的方向一看,心中诧异,怡嫔居然真的出来说了,真是不改刺头本性啊。
怡嫔这么多年,也是有长进的,早不干那些胡搅蛮缠使阴谋诡计结果自食其果的蠢事了,在富察皇后治下十几年,她也学会了拿规矩说事,用阳谋。
只见她跪在地上,态度恭敬,说话口齿清晰:“敢问皇贵妃娘娘,屋里的座位次序究竟是按照什么规矩排的?如果是按照功劳排的,那为什么生育三子的嘉贵妃娘娘排在生育二子一女的纯贵妃娘娘后面?如果是按照资历排的,那为什么伺候皇上十四年的嫔妾要排在伺候皇上六年的惠嫔后面?如果是按恩宠排的,那为什么恩宠不断的令妃要排在至今未侍寝的舒妃后面?”
连续三个问句对比如地图炮般将屋里大半高位妃嫔扫射了一遍,许多人的脸色难看起来。
但是纯贵妃失宠,舒妃私底下跟怡嫔有几分交情,魏敏不愿意开口,所以一时竟无人镇场子。
皇贵妃有一刹那的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