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 153 章 朕对他寄予厚望(2 / 2)
过了正月就要出发,因此乾隆二十九年年底,魏敏忙得是不可开交。
她拟了一份随同出行的后妃名册,顺便问皇上:“皇后娘娘……?”
弘历毫不犹豫:“皇后得去。”
接见江南士绅、接受江南百姓朝拜用得着皇后,他不希望南边的人觉得皇室帝后失和。
魏敏照吩咐办事,没想到那拉皇后极好说话,大多数她都是沉默的,偶尔魏敏问一句她的意见,她只会说,你看着办吧,最后再补充一句,本宫要潜心礼佛,不理俗务,若非大事,不用来找本宫。
一副撒开手完全不管事的模样,与从前紧紧抓住宫权不肯分润别人半分的样子大相径庭。
魏敏纳闷的同时也感到轻松,按照自己的节奏利索地把所有事情都干完了。
到了正月十六,皇上奉太后自紫禁城出发,沿京杭大运河南下。
皇上的船最大,长二十八米,高两层,船帆上绘有双龙,随着江上的风猎猎波动,宛如真龙腾云驾雾。
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处、内阁官员等所乘船只如同大大小小的星子簇拥在龙船旁边。
太后的船稍微小一点,与皇上的船几乎是并头齐驱,后宫妃嫔们的船跟随在太后的船的后面。
皇子们也有自己的船,但是出发时皇上将他们都叫到龙船、叫到身边伺候了。
所以简单地讲,就是皇上带着儿子们住一艘船,妃嫔们带着公主们住一艘船。
每天下午2点多,妃嫔就会乘小船出发,前往龙船燕禧堂候召,等皇上翻了牌子,再坐小船回来。
魏敏因将大部分差事分给了庆妃和颖嫔,每日只干少少的一部分便彻底清闲了下来。
江上船晃,看书想吐,魏敏赏够了风景便拉着舒妃愉妃她们打麻将。
为此,庆妃看她的眼神充满了负重牛马的怨念。
魏敏耸了耸肩,没办法,她的权力是从皇上那儿来的,只需要对皇上负责。
她只需要找一个能干活的肯干活的、将后宫打理好,逢大事多与皇上商量,让皇上满意就行。
而庆妃就是这个聪慧勤劳肯干的人。
魏敏每天开开心心的,偶尔去龙船陪一陪皇上,日子过得极快活,系统里积攒的快乐值疯长。
龙船即将抵达姑苏,皇上下令,特别开恩允许当地官吏耆老携命妇民妇跪伏在江岸两边,瞻仰圣容,沐浴天恩。
太后、皇后以及高位妃嫔们都要出场。
魏敏一大早起来,打扮隆重,先跟皇后请安,再跟随皇后去向太后请安,最后再跟着太后登上龙船,站在皇上身边,接受百姓跪拜。
但见晴空万里,江面波光粼粼,无数大船小船遍布江面设卡拦路,两岸商铺宅院鳞次栉比,跪在岸边的全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背后架设起了一道蓝布帷幕,帷幕长得看不到尽头。
皇上一出现,他们便山呼万岁,歌功颂德,盛赞皇上功盖三皇、德过五帝,堪比古之圣君尧舜。
皇上自然是极开心,大手一挥,免了当地来年三成的税。
魏敏百无聊赖地站在后面,戴着一张笑面具发呆,这项技术她打宫女时就练出来了,外人看不出任何不对劲。
那拉皇后也表现得极体面,心里却有些疑惑。
永璂才是嫡子,怎么站在皇上身边的却是五阿哥永琪呢?
不过若是按照长幼论序,那也说得通。
那拉皇后想起宫中暗地里议论皇上越发看重五阿哥疑似要立他为储君的谣言,惴惴不安地安慰着自己。
她随皇上回到船舱,坐在皇上侧下方,陪皇上接待当地官员和有名望的乡贤。
官员们和乡贤们轮番献诗拍皇上马屁。
皇上一脸慈和地询问他们当地的风土人情,并在讨论间初步定下了后面几日的赏景处。
突然,一个老叟望着永琪说:“这便是舍身救皇上于火海之中的五皇子吧?果然是龙章凤姿,天日之表。”
皇上朗声大笑:“是,这是朕的长子,朕对他寄予厚望。”
老叟立刻打蛇随棍上,恭维道:“有皇子如此,将来必使我大清国祚绵长,盛世不衰!”
皇上看起来更加高兴了。
接下来的时间,皇上就一直将五阿哥带在身边,什么事情都使唤他去做,在外人看来就仿佛是江山后继有人,国本稳固的样子。
那拉皇后忍啊忍啊,终于忍不住了:“皇上,永璂也14岁了,也能为皇上分忧了。五阿哥日日在御前当差,实在辛苦,不若让他歇息几天,有什么事使唤永璂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