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成为四爷外室后,我躺赢了(十六)(2 / 2)
在书蕴格格眼中,以往不在这个地方时,额娘眼里只有自己,可来到这个地方后,额娘对自己就不是最好的了,对那个叫弟弟的小孩最好。
孩子是最敏感的。
她感觉到额娘最重视的孩子不是自己了。
张氏没想到有了奴才照顾孩子,自己还能被累出一身汗来。
她现在隐隐有些后悔话说得太过了,若是这会儿有格格帮她照顾孩子,她便能安安心心养胎,而且也不用防着这么多人的手段了。
一个人不足挂齿,但两个三个四个……接连不断的手段,她心里是真的怕了。
她甚至觉得在外边当着外室也好,至少怀孕时能安生。
往这方面一想,张氏便越发后悔了。
是啊,在外边当着外室多好,四爷来找她时,她还能将四爷当成自己一个人的丈夫,哪像现在,四爷都是先去郭络罗氏或是福晋或是李侧福晋屋里看过孩子后,才过来找她的。
她明知道四爷来找她是为了入睡,但后院侍妾因此更恨她了,都觉得是她抢走了四爷。
同样都是被人看不起,她进府后没有彻底摆脱外室身份,还因她一双儿女,时时刻刻被人铭记她是外室出身。
既然跟外室身份撇不开关系,她何故要进府为侍妾!还认了个汉人做爹,降了自己的身份,她为何不等四爷登基后将她封妃,再帮她家族脱罪,她记得李氏因为晋升为侧福晋的缘故,四爷帮李氏阿玛弄了个官位当当,好让李氏出身不太难堪。
她为妃时,她不信四爷不会为了她儿女帮她洗干净出身。
她就为了在这些侍妾面前出一口气,非得进府,张氏都被自己蠢笑了。
可进府后这些侍妾整她倒是整的挺痛快的,她一口气没出,都憋在心里。
她肠子都悔青了,但做出的决定不能反悔,这壶苦水只能自己咽下去。
耳畔又响起大儿子的哭声,奶嬷嬷哄着小阿哥,但小阿哥仍是哭个没完,直至张氏将孩子抱入怀中,小阿哥才慢慢止了哭声,但是大女儿抽抽噎噎的声音响起,张氏脸色愈发难看。
……
兰箐箐着实不担心张氏这一胎。
张氏在原著中的优势是因身上有四爷离不开的外挂。
所以四爷会一次次奔向她,她永远都失宠不了。
因为当着外室,后院的三位重生者斗得你死我活都不会伸手对付外室。
手伸不了那么长是一回事,四爷不允许也是一回事,外宅是张氏的地盘,后院中的女人不会轻举妄动。
所以张氏能在后院重生者各自谋害子嗣时,保全自己孩子,并且在四爷登基前给四爷生下五子一女,母凭子贵被四爷封贵妃,并且修改家世出身,成了汉军八旗勋旧三十三家之一的张士彦的后人,为汉军正黄旗,儿子序齿编入玉牒。
潜邸旧人对张氏家世并不清楚,虽然怀疑张氏是四爷外室,但因张氏已经坐到了贵妃的身份,还有五个儿子,一时间无人质疑张氏。
张氏在大儿子登基为帝时顺理成章成为圣母皇太后。
甚至皇家没有能歌颂张氏的地方,就拿已经原身所出的‘三公主’跟张氏母女情深一事到处宣扬。
说圣母皇太后对待庶出公主也这般看重,果真不愧是天子之母。
可那‘三公主’不就是张氏的骨肉吗,母女俩欺世盗名,不过如此。
可这回,张氏不当外室了,便丢掉自己最大的优势了,原书中的五个儿子,现在只见了一个人的身影,也就是日后的新帝。
即便张氏能生,在得罪后院妻妾的前提下,她还真好奇张氏能生出个什么东西来。
张氏在原著中受过最大的心理折磨就是女儿因为自己的疏忽没了身份,即便女儿后来跟舒芸身份互换,张氏还经常念叨这事,仿佛这件事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苦难了,好在苦尽甘来了。
张氏释然了。
这可真是彻底恶心到了兰箐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