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成为四爷外室后,我躺赢了(二十)(2 / 2)
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刘据当了三十二年太子,因汉武帝晚年猜忌,被诬陷谋反,自杀而死。
这问题怼到父子俩面前,估计父子俩都哑口无言。
皇太子怕自己再不登基便一辈子登基不了,康熙帝觉得自己久居皇位无法舍弃权力,太子按捺不住了必然会朝他皇位动手。
康熙帝将疑心放在心上,对大阿哥的告状信了七八成,即便有些是无稽之谈,而在巡幸塞外途中还发生一件大事,十八阿哥患上急症,康熙帝心急如焚,但不见太子脸色焦急,便对太子翻起旧账,觉得太子多年前对自己病重之事毫无忧虑,这新仇旧恨加在一起,遇上太子半夜窥视他帐篷一事,疑似妄图弑君。
康熙帝立马下定决心要废太子!
九月,太子被废拘于咸安宫。
打那之后,面对空出来的储君之位,不少皇子都心动了。
胤禛亦是其中之一,面对皇位,有哪个皇子不心动,这是至高之权,但是他更认清楚现在形势不对。
皇阿玛轻而易举就废了他培养三十多年的太子,而且废除太子的起因非常荒谬,这估计是皇阿玛对太子隔阂已久的发泄,一时的冲动,往后估计还会后悔。
胤禛按捺住冲动,心思全在朝廷上,朝廷风云万变,他必然要小心行事。
好在如今他每日能有半个时辰能自主入睡了,哪怕只是睡半个时辰,都比从前他那种不受控的状态好太多了,人不睡会死,但人每天能睡半个时辰,其余时候闭目养神,虽然也好不了多少,长久下来必然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精神不振,可是至少这身体控制权在自己身上。
只要这睡觉时辰再延长半个时辰,他都有办法在没有张氏的前提下好好活着。
因此往后两日胤禛并没有回府,在衙门办公。
虽然精神状态不太好,但是他勉强能脱离张氏活了。
张氏彻底陷入了恐慌,四爷居然不回来了,四爷没有她真的能活下来吗?还是说四爷不需要她了。
自己孩子掉了、从今往后没法有孕、儿子被打成外室子出身、女儿不被认作/爱新觉罗氏的血脉,只做汉军镶黄旗张姓之人,她都没有这么恐慌。
她清楚自己是因为什么得宠的,也能笃定在后宫只剩下她儿子和郭络罗氏儿子时还能跟郭络罗氏一较高下的原因便是她能控制四爷睡意,日后四爷登基为帝,想要长命百岁必然少不了她的控制。
可是四爷他居然能逃脱她的控制了,这怎么可能。
不行,四爷绝对不能逃脱她的控制。
张氏强压下心中浮躁,殊不知此时此刻,后院这才上演一出好戏。
福晋抱着酣睡的小女儿,喜眉笑眼,想必李氏现在心思全在防止二阿哥病逝上吧。
这些年李氏在后院局势混乱时只能浑水摸鱼一把,就是因为心神全在二阿哥身上了。
李氏还活着的两个儿子中,二阿哥弘昀年少聪慧,但身体羸弱,三阿哥弘时身体健康,但平生叛逆,重生一世,福晋敢肯定李氏将大部分筹码放在弘昀身上了。
上辈子李氏只剩一个儿子了,所以不得不拿自己的小儿子赌,但是小儿子在优势全在自己这方时还能将皇位拱手让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氏不敢再信弘时了,因此她会竭尽全力调养弘昀身子。
弘昀天资聪颖,若非身体不好,这辈子成就绝不受困于早夭。
李氏实在用心,弘昀这些年身体确实好转许多,照这样下去,李氏应该能有两个皇子争皇位吧。
可是,是谁继位都不能是李氏儿子继位,她不会将自己女儿的前途压在李氏儿子身上,就凭李氏跟她两辈子的新仇旧恨,谁知道李氏儿子继位以后会不会害了她女儿。
而且,她就算无子,她也想争一争这仅她一人的皇太后身份,有子的宫妃成为圣母皇太后,着实多余了。
现在朝廷局势风云变幻,四爷心思全在朝廷大事上。
弘昀死劫是在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李氏亲眼目睹了儿子的死亡,在这两年内必然时时刻刻紧盯弘昀,只待弘昀度过死劫迎来心生。
所以,现在不过五岁的弘时就格外招人眼了。
即便弘时出生时身体比起其他兄弟好多了,可幼子夭亡在皇室是司空见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