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重生后贵人步步生莲(五十七)(2 / 2)
新帝尚未登基,登基大典仍在筹备中,若是先帝皇后撑不过这段日子,没被新帝册封皇太后也是有理可言。
因此先帝七皇子和固伦和敬公主屡次求上长兄,没有下文。
直至永璜正式受封为帝,第一时间也没有尊封皇太后,而是将富察傅恒年岁正好的女儿封做奕纯嫡福晋,当着众人面道:“等绵恩再有子,必然过继给七弟为嗣孙。”
又将先帝七皇子封做和硕哲亲王。
先帝皇后才咽了气。
如果这样富察氏一族以及富察皇后的一双儿女还看不清楚帝王心思,那就不是愚钝一词能形容的了。
皇帝不愿册封嫡母为皇太后,便用各种利益与之交换,尽管无法揣测清楚先帝皇后跟新帝是闹了什么矛盾,可对于富察氏一族而言,能用一个将要病逝的“皇太后”之位来换新帝嫡长孙的嫡福晋之位,并不亏,反而大赚。
况且富察氏一族有了两位公主,便是皇恩浩荡了,还有一位流着富察氏血脉的和硕亲王。
至于先帝七皇子永琮,在得知皇额娘并非被人算计而死,自己又被长兄封做和硕亲王,还要过继子嗣给他,也不好追究皇额娘没有被尊封皇太后的原因了。
有些事,皇额娘和皇帝并不愿他知道,那他始终装聋作哑就对谁都好。
在新帝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如果忽视沙济富察氏一族并非帝王母族这个事实,所有人甚至能认为新帝是将沙济富察氏当作母族对待的。
若非如此,沙济富察氏为何会享受了帝王母族的待遇,甚至帝王生母所在的噶哈里富察氏一族只是从包衣擡旗进满洲正黄旗,没有过多优待。
固伦和敬公主实在没法说新帝对她皇额娘这一脉不好。
这事也就在所有人默契忽视下过去了。
先帝皇后是在所有人目光下平静咽气的,如若要怪,那就只能怪先帝皇后跟先帝感情太深了,走得太快,快到新帝没来得及尊封嫡母为母后皇太后。
……
兰箐箐住进承干宫后没多久,便得到了富察皇后在盛京安定下来的消息。
这事总算过去了。
兰箐箐心里叹了口气,好在富察皇后是能说得通的,虽说全在她威逼利诱之下,但这个结果也算不错了。
绵恩就再接再厉多生几个孩子吧,毕竟长子和嫡子都不能过继,便只能过继其他子嗣了。
对于宗室而言,子嗣太多便无法一碗水端平,只有一个儿子能继承自己的爵位,其他儿子受封的爵位差太远了。
所以过继子嗣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去处,毕竟人家缺子,传下来的爵位也是一等一的好,和硕亲王降一等爵位继承,那也是多罗郡王的好爵位。
乾隆三十九年刚过,新帝便改年号为康定,为康定元年。
二月时,新帝将太子妃柏佳氏册封为皇后,行封后大典,还格外小心眼将当初说过他们夫妻俩坏话的人都唤进宫里,让其忐忑不安进宫,魂不守舍离宫。
皇太后钮祜禄氏尊为太皇太后,世宗裕贵太妃诏晋为世宗裕皇贵太妃,帝王生母哲悯皇贵妃追封为皇后。
先帝的鄂贵妃西林觉罗氏尊为皇考鄂皇贵太妃,愉贵妃海佳氏尊为皇考愉皇贵太妃,舒贵妃叶赫那拉氏尊为皇考舒皇贵太妃,令贵妃魏氏尊为皇考令皇贵太妃,婉贵妃陈氏尊为皇考婉皇贵太妃。
先帝其他宫妃也在原本位份上往上提一级。
这五位皇贵妃加上先帝早就册封的怡皇贵太妃,先帝怕是成为有史以来后宫妃子里皇贵妃最多的帝王了,这还不算早已逝世的那些皇贵妃。
三月时,皇帝便册封诸位兄弟。
三皇子永璋受封循亲王,四皇子永珹受封履亲王,五皇子永琪受封荣亲王,六皇子永瑢受封质亲王,八皇子永璇受封仪亲王。
四公主和硕和嘉公主晋封为固伦和嘉公主。
这些先帝皇子们受封了就自然而然搬出阿哥所,这腾出来的阿哥所便由皇孙身份转变为皇子身份的绵德和绵恩入住。
皇帝嫡长女思恩封做固伦慧静公主,其女被皇帝破格封做和硕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