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重生后本宫换夫改命!(二十五)(2 / 2)
她不能保证大福晋的三个女儿都不用抚蒙,但至少一个孩子是能护住的,
大福晋顿时哽咽到说不出话来。
三福晋现在还没有女儿,无法感同身受大嫂,但是她想到自己的女儿要是抚蒙,一辈子远离京师,母女俩此后生死不复相见,她心里算不上好受,但谁让万岁爷能立住的公主就那几个,万岁爷孙女不抚蒙,还能让谁抚蒙。
大福晋想了许久,“箐箐,就带三格格吧,她年纪小,必然讨皇玛嬷喜欢。”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哪个孩子都想塞给箐箐,可是,她的孩子是万岁爷的长孙女,万岁爷排行靠前的孙女都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万岁爷不可能让她全部孩子都留京,尤其是长孙女。
出于种种考虑,三格格是最合适的,哪怕做出这个选择,她心如刀割。
“好。”兰箐箐无从安慰,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护住三个孩子,但至少一个孩子是能确保留京的,她不能给出承诺又让人失望。
五福晋是后知后觉嫂嫂们的言外之意的。
她心里越发觉得眼前画面为虚幻——
嫂嫂们就不怕她告知这事给五爷吗?抚蒙之事是皇上孙女理应承受的事,哪有想办法避开的道理,这简直大逆不道。
可是在心神不宁时,她忍不住想到自己,若是她将来生下一个女儿,五爷会护住他们的女儿吗?
这个问题想都不用想,她能肯定五爷不会,因为在五爷心里,皇室公主/格格抚蒙乃天经地义之事。
嫂嫂们是因为相信她,所以才在她面前说这话。
但她也隐约感受到她不被嫂嫂们完全接纳,四嫂只说起大嫂三嫂,并没有谈及她,而一向喜欢和稀泥的大嫂,对此没有任何纠正,三嫂看似大大咧咧,可心里细腻,对四嫂的举动全盘接受。
她看得出来,四嫂才是妯娌中的主心骨。
她有种预感,她要是这回不将自己的心事说出,始终保持局外人的模样,她估计就真的成为局外人了。
四嫂这性子外冷内也冷,不是能轻易打动的模样。
相处好几年,五福晋对自己的判断十拿九稳。
她终于开口了,“嫂嫂们,我有一事,怕是得让嫂嫂们给我拿定主意了。”
兰箐箐道:“五弟妹不必客气,直说罢了。”
三双眸子落在五福晋身上,她久违地感受到了一股紧张感,缓缓吐出一口气,苦笑道:“你们方才谈起侧福晋之事,五爷后院也得多出一个侧福晋,只不过不是我主动提出的,是五爷提及的,格格刘氏是大阿哥大格格生母,生养长子长女,功劳之高,是其他妾室比不过的。”
“所以你急着有孕?”
“是,四嫂,我进门好些年了,始终没怀上身孕,看五爷的意思,估计是想擡了刘氏身份,有心将大阿哥当作世子看待。”
刘氏现在在后院有了半个当家主母的气焰,只是迫于她嫡福晋的身份,才面上敬重她,可谁不知道刘氏是五爷长子长女的生母,就算刘氏做出再糊涂的事,五爷都会看在孩子份上给刘氏脸面。
大福晋和三福晋面面相觑。
固然清楚老五后院情况,但这般严重,还是头一次知道。
大福晋蹙眉,“你这情况跟我的不一样,我虽说没有阿哥傍身,但大爷对我始终敬重,我能肯定就算乌雅氏为侧福晋了,大爷也不会过于擡举乌雅氏身份,始终是以我为主的。”
三福晋顺着说下去,“确实如此,三爷虽然看重田氏,但有我的弘晴在前,谁都越不过我们母子俩,箐箐就更不用说了,身后有那么多人依靠,胤禛跟她是青梅竹马的,又生下弘晖了,也不会有人越过她。”
兰箐箐道:“你身处皇宫,谁也帮不了你,胤祺又只看重妾室和妾室生的一对儿女,你这情况确实难办。”
大福晋虽然没有子嗣,但始终有大皇子的敬重,三福晋有嫡长子傍身,就算后院出现再多麻烦的妾室,三皇子不会让妾室越过三福晋。
至于她,她觉得自己最大的依靠就是皇太后了,
五福晋是三样都缺,一样都没有。
兰箐箐道:“你可想过跟宜妃娘娘好?你始终是她的大儿媳。”
五福晋叹了口气,嫂嫂们分析的不无道理,她也知道自己情况,“我曾试过,只是额娘总觉得我的出身给她丢了脸面。”
额娘是四妃之一,但不管是惠妃、德妃还是荣妃,长子迎娶的嫡福晋都是高官之女,唯有她,让额娘擡不起头,她进门后才知道,当初皇阿玛将她赐婚给五爷后,额娘好些日子没出来,就怕被人笑话。
兰箐箐看了五福晋一眼,总觉得哪怕五福晋诞下嫡子,未必能越过五皇子对长子的看重,因此想靠着生养子嗣站稳脚跟,是下下策的做法。
况且以五福晋对后院的掌控能力,子嗣未必能顺利长成。
兰箐箐慢慢整理思绪,突然道:“你去寻太子妃娘娘吧。”
“太子妃……?”五福晋颇为迟疑,“四嫂,当真可以?”
“太子妃对我们这些妯娌颇为亲近,只不过我们都搬出宫外了,她就不常叫我们进宫了,再过些日子就轮到吉尔格乐、胤禩他们成亲了,刚进门的皇家福晋总是处处都顾忌,太子妃娘娘估计不会叫她们过去了,但你就不一样了,你随我们去看过太子妃娘娘,也算跟二嫂打过照面,你亲近她,不算突兀。”
三福晋眼前一亮,“这也算破局之法了,太子妃娘娘作为将来的中宫之主,你要是跟太子妃交好了,旁人必然给你几分脸面,你既然被人轻看,就想办法让人轻看不了你。”
大福晋道:“只要你不嫌折腾,天天进宫就好。”
“自然不会。”五福晋高兴得站起来,“多谢四嫂帮我,多谢嫂嫂们对弟妹的事上心。”
三人笑眯眯看着五福晋迫不及待告退离开。
刚一离开,兰箐箐就道:“我们跟五弟妹估计再也没法坦诚亲近了。”
太子妃背后代表着太子爷,五福晋跟太子妃亲近就避免不了被太子妃视作自己人,她们说的话,就算五福晋不愿告知太子妃,也总会有逼不得已之时。
大福晋点了点头,“不过总归是我们弟妹,只要不谈那些事,我们面上的和气是有的。”
三福晋摩拳擦掌,“大嫂,箐箐,七弟妹八弟妹九弟妹差不多时候进门,我们可得仔细准备了。”
正好拉拢几个妹妹一块儿欢天喜地。
兰箐箐点头,笑盈盈道:“再过些时候,就轮到十弟了,十弟还未被赐婚。”
她盼着这个时候晚一些,书中宜妃的第三子是早夭的命数。
估计就是这段日子夭折的,晚些赐婚就能避免一个女孩守活寡。
果不其然,两个月后,宜妃的十皇子胤禌夭折了,刚长到十来岁,是能立住的年纪了,但没了就是没了,宜妃伤心欲绝,皇帝心情也不好受。
这宫里死气沉沉,兰箐箐都不爱进宫了。
不过皇太后年纪大了,她总怕皇太后会被宫中事影响,便带上弘晖和胤禛去慈宁宫看望皇太后。
皇太后是初次见到弘晖,毕竟孩子小,她哪怕再想看到孩子,也不愿孩子抱进宫里折腾,宫里宫外这段路,大人能遭受,但年纪太小的小孩不能。
不过皇太后在看到孩子时还是挺高兴的。
“哀家的弘晖啊,这孩子就像箐箐,小鼻子小嘴的,模样多周正啊。”
皇太后笑眯眯抱着小弘晖,嘴里嘀咕着小曲儿,哄着小弘晖睡觉。
兰箐箐看着她心情好,松了一口气,“皇玛嬷,您可得注意身子了,别总是听宫里宫外那些事,就安安心心看戏听曲不好吗?”
皇太后是有些八卦心思的,尤其爱看先帝子嗣闹出的事,她感觉到皇太后对先帝可能不那么看重,甚至有些幸灾乐祸。
皇太后点点头,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哀家年纪大了,要是不打听那些热闹事,怎么睡得着,人老了就哪哪都闷,尤其是这睡意,一天比一天浅,好在有你进宫陪着哀家,还有哀家的小弘晖,弘晖,你说对不对?”
兰箐箐道:“你听就听吧,别影响心情就好。”
她感觉到十皇子的离世影响挺大的。
这是帝王时隔多年夭折的子嗣,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子嗣夭折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那也只是帝王和宜妃伤心,其他妃子全当看戏,为妃这些年来,没有孩子的人多着去了,夭折子嗣的人也多着去了,大部分有过孩子的妃子都夭折过子嗣。
只是不像宜妃这样,养了孩子十多年,孩子突然就没了。
这对宜妃的打击是最重的。
兰箐箐当然不在意宜妃心情,只是这阵子赶上九皇子成亲的时候,同母弟弟夭折,估计九皇子成亲的日子得往后推移了。
女主这会儿估计也有六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