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清宫之金玉满堂(四)(2 / 2)
嫡福晋高兴弘时给自己选的嫡福晋是汉军旗出身的五品官员之女,这妻族是半点势力都没有,正好顺了她心意,这还是弘时主动求娶的,日后也不会怨恨自己妻族势力不比其他兄弟。
雍亲王则是高兴自己儿子总算好声好气说话了,就看他四儿媳能扳正他儿子,出身倒不算要事。
况且他这个儿媳妇出身也不低,他儿子是皇孙并非皇子,倒不苛求嫡妻身份。
皇孙迎娶的嫡福晋只要家世清白,为旗人,父兄官位不算太低就好。
弘晖迎娶了尚书之女,弘昐迎娶的嫡福晋身份也不差,到弘时这里,娶个汉军旗格格也好,皇阿玛总不会多想了。
……
弘时回头也跟自己额娘兄姐讲了这事。
四人齐齐愣住,二格格尤为不解,“四弟,你是亲王之子,何必现在就定下婚事,况且你相中的嫡福晋家世不过如此。”
若是配寻常皇孙倒也合适,可阿玛于皇位有一争之力,弟弟很有可能会是皇子,一个五品官员之女如何配得上她弟弟。
“为侧福晋差强人意,可为嫡福晋,将来如何帮得了你,若是你喜欢,纳为侧福晋也好。”
“二姐,弟弟心意已决。”
李侧福晋微微蹙眉,看不出情绪,只叹道:“你将来别后悔就好。”
“额娘不是说过儿子喜欢就好吗?”弘时不将这话放在心上,他要是这辈子不跟武箐箐在一起,他才会悔到肠子都青了。
李侧福晋看着他,捏着眉心,固然盼着儿子迎娶自己喜欢的女子,但身份太低了——
罢了罢了,主子爷应该会看在这事上,给弘昐和弘昀选的嫡福晋出身更高吧。
弘昐道:“额娘,弘时难得这么喜欢这个格格,您就依了他吧。”
这个弟弟心性不在争位上,主动求娶的嫡福晋出身远不如别的兄弟,这是好事。
弘昀挠挠头,“额娘,二姐,这又不是大事,只是大哥二哥四弟都相看好嫡福晋了,什么时候轮到给我相看嫡福晋?”
二格格没好气道:“你整天想着这个,等你到了年纪再说吧。”
她已经不想跟这几个弟弟说话了,明知道她们这一房不差人,只差身份,妻族势力大就能勉强弥补回来一二,但弘时明摆着放弃迎娶出生高的福晋,心思全在自己身上。
等日后年侧福晋生下孩子,她们这一房优势更不显了。
她始终没忘记,被阿玛放在心上的女人不止额娘,还有嫡额娘、宋格格和年侧福晋,钮祜禄氏和耿氏只是幸运有孕,若非生下阿哥,是绝不会被阿玛放在心上的。
就她们四房人争,就有争不完的利益。
她得庆幸宋格格始终无子,年侧福晋还没怀上。
只是,她们这房人想赢怎么这么难,她的兄弟不齐心协力,额娘还不多劝劝四弟。
瑞夏深深地叹息了。
……
不久后,雍亲王向圣上求赐婚,圣上欣然同意,给雍亲王的四个儿子两个女儿赐下婚事,并且将二格格封做和硕格格(郡主),大格格为多罗格格(郡君)。
虽说大格格为长女,二格格为次女,但两人生母身份不同,亲王嫡女可册封和硕格格(郡主),侧福晋之女只得册封多罗格格(郡君),雍亲王没有嫡女,侧福晋所出之女可视作嫡女,而格格所出之女也被提到侧福晋之女同等的地位,被封为多罗格格(郡君)。
三阿哥弘昀也被赐婚了,在他之后的四弟都要定下婚事了,他这个做兄长的总不能比自己弟弟晚成亲,他的嫡福晋就选定为副都统格扪之女博尔济吉特氏。
在这之后,大格格下嫁喀尔喀蒙古贝勒恭格拉布坦,不久后,皇帝晋封大格格为和硕格格(郡主),头年留京,等过了这段时日再赶往部落。
二格格下嫁纳喇·星德。
兰箐箐被赐婚时,叔叔婶婶堂姐满目诧异,没反应过来。
等宫里人走后,才问起兰箐箐什么情况。
兰箐箐也只道是跟雍亲王第四子这些日子接触,两人感情好,便约定好成亲一事。
当时听得夫妻俩那叫一个躁得慌啊,这不就相当于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就商定好婚事了,换做是在老家,那不得被人浸猪笼。
兰箐箐只冷眼看他们,“叔叔婶婶,你们有话直说,我过后就留京,不回去商州了,我不信你们不清楚侄女成为雍亲王儿媳妇,对自家有多大好处。”
浸猪笼?她倒是想将这两人浸一浸,倒出脑子里的水。
长者惯来审时度势,她一眼便看出这对夫妻只是面上故作教训,就是为了将她气势压一压,以达到更好掌控的目的,毕竟一个向来乖巧懂事的女孩儿突然接近一个阿哥,这本就是让人觉得惊诧的事了。
如此胆大妄为,跟在老家是两个模样,超出掌控的事总让人惊慌,尤其是侄女儿还攀上了雍王府,要是不被自家掌控,那就糟糕了。
夫妻俩脸色僵住了,“箐箐,你怎么能这样想,要不是我们夫妻俩带你进京,你又如何能得到一桩好婚事。”
前一刻还是浸猪笼,这一刻就是好婚事了。
兰箐箐打了个哈欠,“我知道,所以念在这事的份上,我只盼着堂姐能嫁个好人家,叔叔婶婶,你们也是看我从小长到大的长辈,我不想对你们说难听的话,但是你们回去后也别跟我爹娘说没必要的话,你们就说是圣上突然赐婚的。”
她留京时会带上保母,因为她出去的事瞒不过这两人,她也就没必要瞒着跟弘时接触的事,由他们猜测,只会变本加厉的猜,但是老家那边就继续瞒着吧。
原身爹是挺清廉的,但那是对百姓,对自家人虽说不上迂腐,但也是绝对容不下自家女儿跟一个男子接触还擅自定下婚事的,因此,在她成婚前,她不知道原身爹能弄出什么事来,但是在成婚后,他要是敢擅作主张,便是得罪了爱新觉罗氏。
他不会这样做的。
夫妻俩眼神复杂,让自己女儿回屋先,再问起具体的‘盼着堂姐能嫁个好人家’是怎么回事。
“我嫁给四阿哥,但是我们武氏一族本家不在京城,若是堂姐能为正头娘子嫁京中人,我就等同于有个帮手了,想必叔叔婶婶也是乐意的吧。”
兰箐箐看出他们确实盼着女儿好,也看出他们心里只念着自己这一家,不然不会在知道赐婚后第一时间就想拿捏她,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真实的矛盾,互利互惠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好声好气商量。
夫妻俩对视一眼,放下了心中重重顾忌,女儿选秀在即,只要能让女儿嫁个好人家,别入宫,也别嫁给人做妾做继妻,为此,便是瞒着老家那边,和侄女合作又何妨。
他们原本就是想让侄女嫁进皇家后帮着她堂姐才说那种话的,不然就他们的身份,族中能出一个皇孙嫡福晋就算祖坟冒青烟了,又怎会脑子迂腐到觉得这事不好。
……
兰箐箐对堂姐会不会成为正头娘子不走原先的命运并不十分确定,但她的存在如果能让康熙帝联想到她堂姐,改了让她堂姐为老贝勒侧福晋的心思,那就是好事一桩。
她说的那些话目的在于稳住那对夫妻。
她需要尽快进府找出女主,等到长大再嫁人这种事,是下下策。
不久后,堂姐进宫选秀。
大阿哥弘晖迎娶嫡福晋董鄂氏,二阿哥弘昐迎娶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
因四阿哥嚷嚷着想要成亲,这些日子原本平和的性子又恢复成原来的暴躁,雍亲王看自己这个儿子,恨不得上手打一顿,好在慈父心肠作祟,没让他真动手。
想着这段日子皇阿玛正值秀女大选,有佳人入怀,想必是心情大好,定然不会在意他几个儿子都赶在这个时候成婚。
他也就半带得意半带矜持让三儿子也成亲了。
谁让他儿女多,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赶在这一年成亲,就算他的兄弟羡慕他这么快就有机会当上玛法,也只能让他兄弟羡慕了,谁让他子嗣生下来的多,活着的也一样多!
而四儿子刚过生辰就十一岁了,这个年岁成亲太早了,儿媳妇年纪比四儿子还小两岁,雍亲王本意是想等儿子儿媳到了年纪再成亲的,只是儿子催得急,又看到儿子在遇到儿媳后,性情变了不少,也就应下这事。
转头派人去商州跟武家人商量儿子婚事了。
光是皇帝赐婚还不行,婚前六礼得备着,不能因为儿子催得急就忘了。
终于在折腾一年后,这对小夫妻终于成亲了,成亲当日,兰箐箐掀开红盖头,望着周围陌生的摆设,兴致勃勃。
只是她身旁候着的两位嬷嬷,见她连红盖头都敢掀开,赶紧在旁劝说:“四福晋,您该等四阿哥回来后再掀起蒙头红。”
“我知道。”
兰箐箐手顿了一下,乖巧地将红盖头盖回去。
换做是别的时候,她会支开这两位嬷嬷,但是她还不知女主是谁,还是安分守矩吧,或许女主会怀疑她这个上辈子的‘宁妃武氏’怎么就成了弘时嫡福晋,但正如弘时原本的嫡福晋都成了弘晖嫡福晋,这一世变的事又不止这些。
女主该怀疑自身导致的蝴蝶效应,有着‘人生存档’金手指的女主应该最明白一点变化就会导致事情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
所以,‘宁妃武氏’成为弘时嫡福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吧。
只要她表现正常,不露出破绽,女主就不会轻易时间回溯——这一年多她没有感觉到金手指的使用就间接证明了这点。
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李氏、格格宋氏,女主十有八九就出现在这三人之中了。
兰箐箐正当思绪,一声脆亮的少年声响起,“箐箐,我过来找你了。”
弘时一进来便风风火火让屋里的奴才都出去了。
他眼睛发亮来到兰箐箐身旁,“箐箐怎么样,我们俩果然很快就成亲了,我干的还不错吧?”
“这哪是不错就能形容的,你做得太棒了。”
兰箐箐心情愉悦,她还以为弘时顶多跟雍亲王提一提想要成亲的嫡福晋人选,没想到他不光落实人选,还加快了成亲进程,这远比她想的还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