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诗词一万首 > 第357章 袁淑《登宣城郡诗》

第357章 袁淑《登宣城郡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解析:

1.怅焉讯旧老,兹前乃楚居

-解析:“怅焉”一词,鲜明且直接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情绪,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诗人带着这样的情绪,向当地年事已高、熟知往事的“旧老”打听询问。打听的结果是得知眼前这片土地,往昔乃是楚国的居所。这里“兹前”明确了地点,指诗人所处之地。知晓此地曾为楚地,唤起了诗人对历史的诸多遐想。楚国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时期,然而如今时过境迁,繁华不再,这种古今对比,让诗人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不仅是对一个地方兴衰的感慨,更是对历史无情流逝的无奈。

2.十代阙州记,百祀绝方书

-解析:“十代”与“百祀”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强调时间跨度之长。“代”和“祀”都表示时间概念,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此地的“州记”却已缺失,“州记”是记载州郡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方书”同样断绝,“方书”通常包含地方特色的文化、技艺、传说等各类资料。这些重要文献的缺失断绝,意味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难以完整呈现,曾经的过往渐渐被岁月掩埋。诗人通过这两句,将历史变迁所带来的文化断层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深化了因历史沧桑和文化消逝而产生的惋惜与怅惘之情。

……

句译:

1.怅焉讯旧老,兹前乃楚居:

满怀惆怅地向当地老人询问,才知道此地从前曾是楚国的属地。

2.十代阙州记,百祀绝方书:

历经十代之久,州郡的记载已然缺失;时光跨越百年,地方的典籍也已断绝。

……

全译:

满怀惆怅地向当地的老人询问,才知道此地以前曾是楚国的属地。

历经了十代之久,州郡的记载已经缺失;时光过去百年,地方的典籍也已断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