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江淹《悼室人诗十首?其五》(1 / 2)
悼室人诗十首?其五
江淹
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
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
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
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
我心若涵烟,葐蒀满中怀。
《悼室人诗十首·其五》赏析
这首诗是江淹悼念亡妻组诗中的一篇,以秋景为背景,细腻入微地刻画了诗人在妻子离世后的悲痛、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一、主题思想
1.睹物思人,悲从中来:“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秋寒将至,准备秋衣本是夫妻间温暖的日常,如今妻子已逝,罗纨触目,诗人满心悲恸,泪水失控,连打开罗纨的勇气都没有。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往昔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却已物是人非,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2.秋景添愁,孤独凄凉:“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秋风和月光本是自然之景,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引发痛苦的源头。秋风的肃杀、月光的清冷,无人与他共享,强化了他的孤独感。此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妻子离去后,诗人内心世界的荒芜与凄凉,生活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3.情思缠绕,憔悴消沉:“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诗人的目光被家中的蛛网和青苔吸引,象征着他内心如蛛网般纠结,思念如青苔般蔓延。而鬓发蓬乱、衣带渐宽,表明诗人因过度哀伤,对自身形象和生活全然不顾,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尽显憔悴与消沉。
4.哀伤无尽,难以消散:“我心若涵烟,葐蒀满中怀。”诗人将内心的悲痛比作烟雾,形象地描绘出哀伤在心中弥漫、郁结不散的状态,传达出他对亡妻的思念如烟雾般持久而浓烈,无法摆脱,深化了全诗悼念亡妻、悲痛难抑的主题。
二、艺术特色
1.细节描写,触动人心:诗中通过“捣罗纨”这一生活细节,引发诗人的情感波澜,以小见大,从平凡生活场景切入,展现出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悲痛,极易产生共鸣。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秋风、月光、蛛网、青苔等秋景的描写,不仅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氛围,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悲痛相互交融。自然之景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情因景生,景随情移,情景相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比喻生动,表意深刻:将内心的悲痛比作“涵烟”,形象地表现出哀伤的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如烟雾般萦绕心头,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4.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能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与悲痛表达得淋漓尽致。质朴的文字更能展现出情感的真挚,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最真实的痛苦,使诗歌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
解析
1.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