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江淹《杂三言?悦曲池》(2 / 2)
-解析:此句直抒胸臆,点明诗人作为客子的身份,以及内心的思乡之情。“客子思兮心断绝”,强烈地表达出诗人思念家乡的痛苦,仿佛心都要断裂一般,这种情感极为深沉浓烈。“心断绝兮愁无闲”,进一步强调这种愁绪时刻萦绕心头,没有片刻的闲暇,突出了愁绪的持久与沉重,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煎熬。
12.步东池兮夜未艾,卧西窗兮月向山
-解析: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的行动和所见之景,进一步烘托内心的愁绪。“步东池兮夜未艾”,诗人在夜晚沿着东池踱步,而夜晚还很漫长,“未艾”表明时间的持续,体现出诗人因愁绪而难以入眠,只能在夜晚徘徊,以排遣心中的烦闷。“卧西窗兮月向山”,诗人躺在西窗下,看到月亮朝着山的方向移动,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明月照在诗人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内心的愁绪,反而更添孤独寂寞之感,借景抒情,将诗人的愁绪融入到这宁静的月夜之中。
13.引一息于魂内,扰百绪于眼前
-解析:此句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烦乱。“引一息于魂内”,诗人试图在内心深处引一丝平静的气息,想要平息内心的波澜,表现出诗人对内心安宁的渴望。然而,“扰百绪于眼前”,各种思绪却纷至沓来,在眼前不断涌现,难以驱散,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努力想要平静,却被纷繁的思绪所困扰,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愁绪的复杂与难以排解。
14.愿不绝于江边
-解析:诗歌结尾简洁而意味深长。“愿不绝于江边”,虽未明确写出“愿”的具体内容,但结合前文诗人的愁绪与羁旅之情,可以推测出这是诗人对美好生活、对归乡等的一种期许。“江边”这一地点,既呼应了前文对山水的描写,又给人一种悠远、绵长的感觉,仿佛诗人的愿望如同江水一般,连绵不绝,尽管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希望,给全诗留下了一丝温暖与期待,引发读者的无尽遐想。
句译
1.北山兮黛柏,南江兮頳石
-翻译:北山之上生长着青黑色的柏树,南江之畔分布着红色的石头。
2.頳峯兮若虹,黛树兮如昼
-翻译:红色的山峰啊宛如绚丽的彩虹,青黑色的树木在光影下亮如白昼。
3.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
-翻译:傍晚的云雾铺展达十里之遥,清晨的朝霞高悬有千尺之高。
4.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
-翻译:那千尺高的朝霞连绵不断,青色的云气在空中回旋飘荡。
5.桐之叶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
-翻译:桐树的叶子繁茂得遮蔽了太阳,桂树的枝条高耸得直刺天空。
6.百谷多兮泻乱波,杂涧饶兮鹜丛泉
-翻译:众多的山谷中奔泻着杂乱的水波,交错的山涧里汇聚着争流的泉水。
7.竟长洲兮匝东岛,萦曲屿兮绕西山
-翻译:水流环绕着长洲,将东岛围了一圈;又萦绕着弯曲的岛屿,绕过了西山。
8.山峦岏兮水环合,水环合兮石重沓
-翻译:山峦高峻啊,水环绕着它们汇聚;水汇聚之处啊,石头层层叠叠。
9.林中电兮雨冥冥,江上风兮木飒飒
-翻译:树林中闪电划过,雨幕昏沉阴暗;江面上风声呼啸,树木沙沙作响。
10.盟清冷兮适潺湲,白云起兮吊石莲
-翻译:面对清冷之景,顺着潺潺流水漫步;白云涌起,好似在凭吊水中石莲。
11.客子思兮心断绝,心断绝兮愁无闲
-翻译: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心痛欲绝;心痛欲绝啊,忧愁时刻缠心没有空闲。
12.步东池兮夜未艾,卧西窗兮月向山
-翻译:在东池边踱步,夜晚还漫长无尽;躺在西窗下,只见月亮朝着山边移动。
13.引一息于魂内,扰百绪于眼前
-翻译:试图在内心引出一丝平静气息,却有百种思绪在眼前纷纷扰扰。
14.愿不绝于江边
-翻译:心中的愿望在江边绵延不绝。
全译
北山之上,青黑色的柏树郁郁葱葱;南江岸边,红色的石头错落分布。
红色的山峰宛如绚烂彩虹;青黑的树木在光影下亮如白昼。
傍晚的云雾,悠悠蔓延十里;清晨的朝霞,高高悬垂千尺。
那千尺朝霞,连绵而不绝;青色的云气,回旋在天空。
桐树的叶子,繁茂得遮蔽了日光;桂树的枝条,高耸着直刺向天际。
众多山谷中,奔泻着杂乱的水波;交错山涧里,汇聚着争流的清泉。
水流环绕长洲,将东岛团团围住;又萦绕弯曲岛屿,缓缓绕过西山。
山峦高峻,江水环绕汇聚;水汇之处,石头层层叠叠。
树林中闪电划破,雨幕昏沉阴暗;江面上风声呼啸,树木沙沙作响。
面对清冷之景,顺着潺潺流水漫步;白云悠悠涌起,好似在凭吊石莲。
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心痛欲绝;心痛欲绝啊,忧愁时刻缠心不得闲。
在东池边踱步,夜色仍深沉无尽;躺在西窗之下,只见月亮移向山峦。
想在内心引出一丝平静气息,无奈百种思绪却在眼前纷纷扰扰。
心中的愿望,在江边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