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神话断章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方干戈动起,必然血填沟壑,白骨丘山,奈天下亿万苍生何”魏主不喜,道

:“我儿,你是受妖胡之言所惑,至今未醒罢为大事于天下,岂能拘于此等小

节”魏主焘不喜佛教,拓跋晃却深受窦太后影响,自幼崇仰浮图之道。此

前魏主灭佛,拓跋晃苦谏不能止,北地佛教终被灭尽,魏主焘亦受了道箓,称为

道君弟子。

拓跋晃叩首道:“浮图立教,不言自信,不化自行,是有益于天下之道,我

主何以不喜,专听妖道乱言。”魏主焘闻言大怒,啪的一鞭,重重抽在拓跋晃脸

上:“妖胡乃荒诞之言,诳惑黎元,何尝有一分真实自后汉以来,大行中国,搅

乱天常,致使东土政教不行,礼义大坏,不从王法。朕尽去之,是为天下除害,

朕何过之有,汝敢如此”魏主心中动了废立太子之念。

不料拓跋晃并不起身,只是叩首不止:“请我主重立佛教,请我主重立佛教。”

魏主今日行猎见白鹿,本来心中十分喜欢,却被拓跋晃一番言语,将好心情都坏

了。魏主盛怒,挥鞭夹头脑毒打不止,直打得拓跋晃血流满面,又叫左右:“将

此逆子拿下。”

且说魏人为妨外戚干政,有子贵母死之制,每立皇太子,必将太子生母赐死。

魏主焘生母杜氏,便是因为此制被魏主之父明元皇帝赐死,魏主由保母窦迦陵抚

养长大,视同亲生,所以继位后才不顾礼法旧俗,尊窦氏为皇太后,又封窦氏堂

弟窦漏头为辽东王、太尉、大将军,位在诸王之上。拓跋晃生母贺兰氏亦是因此

赐死,皇后赫连氏并非拓跋晃的母亲。

赫连氏听了魏主吩咐,厉声叱道:“左右,速将逆子拿下。”怯薛歹听得帝

后同声发令,应声欲上,不料拓跋晃忽然抬起头来,一把抓住魏主马鞭。魏主微

微吃了一惊,用力回夺,那鞭竟如铁铸的一般,纹丝不动,魏主怒极:“逆子,

你当真要谋反”只见拓跋晃眼中有火气一闪,阴恻恻的说道:“陛下执意不肯

复佛,恕儿臣不孝了。”与平常口气大为不同,魏主听了,全身都生起寒意。

怯薛歹已经围上,便欲上前擒拿,但见冷光乍现,自拓跋晃袖底翻出,插入魏主

胸臆。事起仓猝,怯薛歹竟未能阻止,急忙扑上,都来按压拓跋晃,但觉他身躯

便如铁石一般,撼之不动。

拓跋晃不理身周怯薛歹,抬眼看拓跋焘,眼底似有一抹悲哀之色,短剑猝然

回抽,魏主胸中鲜血如箭一般飙出,尽数喷溅在拓跋晃脸上,一张脸血淋淋的如

恶鬼一般,魏主倒撞下马背。拓跋晃眼中又似有火气一闪,有一道若有若无的红

光自他顶上逸出,霎时升上高空,去得远了。怯薛歹齐声呐喊发力,拓跋晃身子

忽然软倒,众怯薛歹毫不费劲,将他擒住,押在一边却无人注意到方才微细

征候。

皇后赫连氏惊得呆了,纵身上前抱住拓跋焘:“陛下,陛下。”却哪里

还有气息

魏太平真君二年,唐贞观十四年,七月初三日,魏主焘崩于白头山开府金莲

川,年三十三岁。

角声呜呜,响彻天际。

幕府大乱,马前队、马后队、二十八宿前后队、黄旄队、门旗队、青龙队、

白虎队、刀剑队、骑射队、步士队、步甲队、护尉队、甲骑队,往来奔驰,诸王

大臣、八部大人,齐集金帐。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

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无量寿,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

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

瞿摩帝伽蓝无常院内,经声梵唱,兀自不绝,窦太后起,白衣尼拜。

“一心观礼,诸天之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

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

自皈命,无不解脱,大圣大慈,诃利帝母菩萨。”

“呜呜呜呜”满天号角声随着南风,飘入云中金城。

正文第199章

第五十一章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开府金莲川,号角方歇,夕阳满天,苍

鹰回翔。

金帐之中,争论方殷。

“皇后,诸公,方今之事,该当如何处置”北平王长孙嵩道。

皇后赫连氏年才二十出头,乃以北魏旧俗,手铸金人,登上后位,并无子嗣,

就有,也不得继位,拓跋焘已死,日后新君继位,也只好做个空头皇太后,再无

权柄,因此上也不回言,只管用手巾掩住自己面庞,嘤嘤哭泣。

“此事也不必问,拓跋晃凶悖弑主,我等必当严加拷问,务使他供出背后主

使之人,夷其十族,然后方可。”吴王拓跋余道,他是拓跋焘与贺兰夫人之子,

向与拓跋晃不睦,今日见拓跋晃做下这等事情,自然要趁机落井下石,最好借此

将所有对头一网打尽,那皇帝之位,自然落入自己手中了。

“十族胡氏、周氏、长孙氏、奚氏、伊氏、丘氏、亥氏、叔孙氏、车氏,

与帝室拓跋氏,共为十姓,吴王是要借此将十族一网打尽么只是你别忘了,你

也在十族之内。”司空、上党王长孙道生冷然道。

长孙道生功高位重,也是帝室源流,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拓跋余不过后生

小子,并无军功,怎敢反驳,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讷讷再不敢言。

北平王长孙嵩拈须道:“太子虽然佞佛,素有仁德之名,今日怎会大失常性

此事确然可疑。”

辽东王窦漏头忽然看向司徒崔浩:“崔司徒,今日行猎见白鹿,你口口声声,

说什么太平真君,混一四海,千秋万岁,专邀主上欢心,不想转眼之间,就发生

此事,崔司徒,你作何解”

崔浩是汉地大族,博览经史,雅善书法,兼通阴阳术数,又美于容颜风姿,

入魏之后,拓跋焘对他十分信重,任为司徒,即是首相,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

步。

崔浩在朝中,仗着魏主宠用,援用汉人,引用汉制,分别姓族,将鲜卑旧俗

渐渐革尽,帝室十姓与八部大人权位渐衰,对他怨望已久,魏主生前,处处回护

于他,八部大人无可奈何。

此刻魏主已崩,漏头当先发难,诸王大臣齐声附和:“崔司徒,你佞事道教,

以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