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偏天 > 二一二 灯塔

二一二 灯塔(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是玉面修罗,月无瑕。

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矛盾的美感与疏离感。“玉面”暗示了她或许拥有着令人惊艳的容颜,而“修罗”则点明了她身上那种不属于凡尘俗世的清冷与锐利,仿佛是行走在人间的神只,或者,是来自某个被遗忘之地的异乡客。她身上有种奇异的特质,一种将极致的美丽与极致的淡漠完美融合的气质,让人不敢直视,却又忍不住想要探寻。

此刻,月无瑕正微微侧着头,目光落在那面青铜水盆的水面上。她的神情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已退到幕后,只剩下盆中那片小小的、映照着烛火与她身影的水面,蕴藏着宇宙洪荒的奥秘。她的呼吸极轻,几乎微不可闻,如同高原雪山之巅千年不化的积雪,纯净而冷冽。

而在她对面,靠近门口的位置,坐着另一个女子。

这个女子的存在,与这间古朴甚至有些阴森的书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针织长裙,裙摆及膝,外面随意地罩着一件同色系的薄款开衫。长发是自然的栗色,在幽蓝的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被松松地编成一条长辫,垂在一侧肩头。她的五官是典型的东方温婉型,眉眼弯弯,带着一丝书卷气的秀雅,皮肤白皙,透着健康的红润,与月无瑕那近乎透明的苍白肤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叫李凯诗。

一个听起来就带着书香门第气息的名字。她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眼神清澈,带着一点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但此刻,更多的却是掩饰不住的忧虑和迷茫。她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绞动着,似乎在极力平复内心的不安。她的目光,带着探寻,也带着一丝敬畏,落在对面那个如同月下冰雕般的身影上。

空气中,除了海风的咸湿和烛火的微腥,还隐约浮动着一种奇特的香气。那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花香或香料,更像是一种混合了草木、星辰、以及……时间本身的味道。它若有若无,却无处不在,让人心神宁静,却又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月先生……”李凯诗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您……您刚才说的……‘黎明的灯塔’,是什么意思?”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却又很快被无形的寂静吞噬。

被称为“月先生”的月无瑕,终于有了动作。

她缓缓地转过头,那双深邃的眼眸终于从幽暗的水面移开,落在了李凯诗的脸上。没有预想中的审视,也没有那种洞悉一切的冷漠,那眼神平静得像一汪古井深潭,不起波澜,却又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凯诗,”她的声音,如同她的眼神一样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彼岸,“命运,从来都不是一条笔直的河流。它更像是一片变幻莫测的海洋。”

她伸出了一只手。那是一只极美的手,手指纤长,骨节分明,指甲修剪得干净整齐,透着淡淡的粉色,看不到一丝瑕疵。然而,当这只手抬起,指向窗外那浓得化不开的夜色时,却仿佛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片海洋中漂流,有时风平浪静,阳光明媚,以为前路一片坦途;有时却惊涛骇浪,狂风暴雨,感觉自己随时会被吞噬。我们以为自己能掌控方向,但更多时候,不过是随波逐流,被无形的力量推着走。”

她的声音很轻,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感。李凯诗静静地听着,感觉自己像是被催眠了一般,渐渐沉浸在那片由语言构筑起来的、迷雾笼罩的海洋之中。

“你最近的航行,似乎遇到了一场罕见的风暴。”月无瑕继续说道,目光再次落在李凯诗的脸上,这一次,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像是怜悯,又像是……早已预见的必然。“你的星盘,乱了。”

李凯诗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月无瑕说的是什么。这位神秘的女子拥有一种近乎传说的能力,能够通过一些古老的仪式和物件,窥探到人生命运的轨迹,或者说,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之下,不为人知的“可能性”。不久前,李凯诗生活中接连发生了一些让她困惑和不安的事情——工作上的瓶颈,感情上的迷茫,甚至连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的预兆。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经人介绍,找到了这位隐于都市传说中的“玉面修罗”。

“星盘……乱了?”李凯诗喃喃自语,脸色更加苍白了几分。对她这样一个相信科学、逻辑严谨的现代女性来说,这种说法无疑是玄之又玄,甚至有些荒诞。但月无瑕身上那种不容置疑的气场,以及她精准(或者说,不幸言中)地指出她近期心绪不宁、难以抉择的状态,又让她无法完全否定。

“是的,乱了。”月无瑕的语气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在陈述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事实。“星辰的轨迹出现了扰动,海洋的洋流也发生了异变。这意味着,你人生中的某个重要节点,即将到来。一个……转折点。”

她的话语像是一把钥匙,插入了李凯诗心中那扇紧锁已久的、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的门。转折点?是福是祸?她下意识地想要追问,想要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是好是坏,她该如何应对。

然而,月无瑕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她微微抬手,修长的食指轻轻点在了那面青铜水盆的水面上。

“嗡……”

一声轻微的、如同琴弦拨动般的颤音响起。水面荡漾开一圈圈细微的涟漪,原本平静的倒影开始扭曲、变形。烛火的光芒在水面上跳跃、破碎,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精灵在水下起舞。

月无瑕的目光变得专注而深邃,仿佛她的灵魂已经沉入了那片小小的、被搅乱的水面之下,正在探寻着某种古老的秘密。

书房里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以及水面上涟漪扩散的声音。李凯诗屏住了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惊扰了这场神秘的水面占卜。她的心跳得很快,咚咚咚地撞击着胸腔,带来一阵阵莫名的恐慌和期待。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长了。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难熬。窗外的风声似乎也更响了些,呜咽着,像是有什么不知名的东西正在黑暗中徘徊。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分钟,也许是更长。月无瑕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轻轻蹙了一下,随即又舒展开来。她收回了手指,水面恢复了平静,但那倒映着的烛火和人影,却似乎染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既悲哀又带着一丝微光的色彩。

“我看到了……”月无瑕的声音低沉而悠扬,如同吟唱古老的歌谣,“一片无垠的、深邃的黑色海洋。”

李凯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海面上,乌云密布,不见星月。只有偶尔划破夜空的闪电,短暂地照亮远方翻滚的黑色巨浪。狂风呼啸,如同无数亡魂在哭泣。孤舟一叶,漂浮在怒涛之中,随时可能被巨浪吞噬。”

她的描述充满了画面感和力量感,李凯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幅惊心动魄的景象,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蔓延至全身。这难道就是她未来的景象吗?一场注定要面对的、无可挽回的灾难?

“但是……”月无瑕话锋一转,声音中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温度,“在那片最深沉的黑暗之中,在那几乎要将一切吞噬的绝望浪涛之上……”

她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水盆,望向了某个遥远而虚无的所在。

“……我看到了一座灯塔。”

“灯塔?”

李凯诗下意识地重复道,声音因为激动和难以置信而微微发颤。

“是的,一座灯塔。”月无瑕肯定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她亲眼所见,而非虚无缥缈的卜算。“它矗立在距离海岸线极其遥远的地方,几乎被黑暗和风浪所淹没。它的光芒并不耀眼,甚至可以说有些黯淡,带着一种饱经风霜的疲惫感。”

“但是,”她再次停顿,这一次,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其复杂难明的光芒,像是遥远的星辰在云层中艰难地闪烁,“那光芒,虽然微弱,却异常坚定。它穿透了浓重的黑暗,无视了狂暴的风雨,在那片绝望的海洋中,固执地、持续地闪耀着。”

“它就像……”月无瑕微微偏着头,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比喻,最终,她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极淡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怀念?“……就像黑夜里,母亲窗口透出的那一点微光。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黑暗,多么寒冷,只要看到那一点光,就知道,还有人在等你回去。”

李凯诗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又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母亲……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也没有母亲的音讯了。这段记忆,早已被她尘封在内心最深处,轻易不敢触碰。为什么月无瑕会提到这个?

不等她细想,月无瑕的声音再次响起,将她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

“这座灯塔,就是你在那片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刻,所能看到的唯一希望。它未必能立刻带你脱离险境,未必能指引你找到安全的港湾。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它会告诉你,你不是完全孤单一人。在这片浩瀚无垠、充满了未知与危险的命运之海上,总有一处微光,为你而留。它会支撑着你,在最艰难的时候,不放弃航行。”

“黎明的灯塔……”月无瑕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眼中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色,像是看到了遥远的彼岸,又像是陷入了某种悠久的回忆。“它的光芒,虽然来自过去,却指向未来。它象征着……一种等待,一种守望,一种……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永不熄灭的……信念。”

她抬起眼,目光再次与李凯诗相遇。这一次,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轻轻晃动了一下,像投入石子的湖面。

“这就是我看到的景象。”月无瑕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仿佛刚才那段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波动的描述从未发生过。“一片风暴肆虐的海洋,一艘飘摇的孤舟,以及……一座在黎明时分,于无尽黑暗中闪耀的灯塔。”

书房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那两簇幽蓝的烛火,依旧不知疲倦地燃烧着,摇曳着,将两个对峙的身影,以及满室奇异的物品,都笼罩在一片迷离的光影之中。

李凯诗怔怔地看着月无瑕,心中翻江倒海,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月无瑕描绘的那幅景象,太过震撼,太过……真实。那惊涛骇浪中的孤舟,那黑暗尽头的微光,几乎让她感同身受。尤其是那座“黎明的灯塔”,以及最后那句轻描淡写的“它象征着一种……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永不熄灭的……信念”,更是像一把钥匙,瞬间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也最隐秘的地方。

母亲……灯塔……信念……

这些词语在她脑海中盘旋、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悲伤、迷茫、渴望、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

“那……那座灯塔……”李凯诗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它……它代表着什么?我该怎么做?”

月无瑕没有立刻回答。她站起身,莲步轻移,缓缓走到窗边。窗外,夜色更深,海风也更凉了。月光被厚厚的乌云遮蔽,只偶尔有几缕惨淡的光线挣扎着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岩石和庭院中那几株顽强生长的松柏上。

她的侧影映在窗玻璃上,纤细而孤寂,仿佛随时会融入这片浓重的夜色之中。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悠远,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沧桑感:“灯塔,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它矗立在那里,默默守护,无声指引。它不言语,不评判,只是存在着。它的光芒,就是一种回应。”

“至于该怎么做……”她转过身,目光再次落在李凯诗身上,那眼神深邃如海,“当你身处风暴之中,当你的船只在巨浪中颠簸,当一切似乎都已失去方向,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寻找那个最准确的词语。

“……活下去。”

“是的,活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同灯塔一样,无论风吹雨打,无论潮起潮落,只要根基还在,只要心中的那簇火焰不灭,就永远矗立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在黑暗中航行,最重要的不是立刻看到陆地,不是立刻找到出路。而是在每一次被浪头打下水时,都能挣扎着浮出水面,吸一口气;是在每一次迷失方向时,都能凭借着直觉和意志,辨别出大致的方向;是在每一次感到绝望时,都能在心底保留一丝微弱的火种,相信光明终将到来。”

“这座‘黎明的灯塔’,它可能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具体的人,一个明确的指示,或者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锚点。一种在你最艰难的时候,能够让你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源泉。”

“它可能藏在你过去的某个回忆里,可能存在于你对未来的某个期许中,也可能……就隐藏在你此刻尚未察觉的、自己内心的最深处。”

月无瑕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慢慢注入李凯诗混乱而焦虑的心田。没有惊涛拍岸般的震撼,却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她之前的迷茫和恐惧,似乎在这一刻,被一种更清晰、更坚韧的东西所取代。

活下去。保留内心的火种。等待下一个黎明。

这听起来并不像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解决办法,却蕴含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却又无比真实的生存智慧。

李凯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腔中那股压抑已久的浊气,似乎被驱散了不少。她看着眼前的月无瑕,这位神秘莫测的女子,此刻在烛火的映照下,脸上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既有仙子的清冷,又有凡人的……疲惫?

“谢谢您,月先生。”李凯诗站起身,对着月无瑕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次,她的声音不再颤抖,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谢谢您的指点。虽然……我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月无瑕看着她,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类似于欣慰的光芒,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明白与否,并不重要。”她淡淡地说道,“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去相信,去坚持。”

“命运的海洋广阔无垠,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我所看到的,仅仅是一瞬间的景象,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种。未来,并非注定。灯塔的光芒,也需要你自己去追寻,去靠近。”

“去吧,凯诗。”月无瑕转过身,再次面向窗外那片沉沉的黑暗,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找到属于你的那座灯塔。无论它在哪里,无论它是什么样子。”

李凯诗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她知道,这次的占卜结束了。她向月无瑕再次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准备离开这个弥漫着神秘气息和淡淡草药香气的书房。

走到门口时,她忽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月光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穿透了厚重的云层,一小片清冷的光辉,正落在书房的地板上,与那幽蓝的烛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异而美丽的景象。

而月无瑕,依旧背对着她,静静地站在窗前,身影纤细而孤寂,仿佛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像。窗外的夜风,吹动着她月白色的裙摆,也吹动着她垂落在肩头的几缕墨色长发。

李凯诗忽然觉得,这位神秘的“玉面修罗”,或许并不像她的外表那样冰冷无情。她更像是一座……孤独的灯塔。矗立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地守护着某种古老的秘密,也……等待着某种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黎明。

她轻轻地带上房门,将那片幽蓝的烛火、摇曳的阴影、以及那句萦绕在耳边的“黎明的灯塔”,都关在了身后。

走廊里一片漆黑,只有远处走廊尽头安全出口的绿色指示灯,发出微弱而恒定的光芒。李凯诗站在黑暗中,感受着海风从窗缝中钻进来带来的凉意,心中却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是的,未来依旧未知,风暴或许仍未平息。但她的心中,已经点亮了一簇微弱却坚定的火焰。她会活下去,带着那份来自“黎明灯塔”的启示和力量,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去等待,或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黎明。

至于月无瑕,那个看到了“黎明灯塔”的神秘女子,她此刻又在想些什么呢?

或许,她也曾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看到过这样一座灯塔,指引着她走出困境。或许,那座灯塔,早已在她心中,化作了永不磨灭的信念。

又或许,对于像她这样洞悉命运轨迹的人来说,每一次的“看见”,既是一种馈赠,也是一种……诅咒。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预见光明,往往意味着要先承受更深的黑暗。而那座“黎明的灯塔”,或许不仅仅是给别人的指引,也是她自身存在的一种证明和慰藉。

夜,还很长。

观星台上,那两簇幽蓝的烛火,依旧在静静燃烧,映照着两个截然不同,却又被命运之线悄然连接的女子身影,以及那间充满了秘密和传说的古老书房。

海风吹拂,铜铃再次发出几声微弱的呜咽,如同低语,又如同叹息,飘散在无边的夜色之中。

黎明,终将到来。

但在此之前,无人知晓,风暴还会持续多久,那座灯塔的光芒,又将照亮谁的归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