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2 / 2)
阿婆佝偻着背,将妙莹从身后牵到了身前,看着赵云池,慈爱道:“云池啊,我老了,走不动了,莹莹又还小,也走不了几步,即便我们有心想跟你走,也走不远的,不若,你便依了茵茵,让她将来和莹莹,有个安身之处,可好?”
阿婆声音苍老,却实实在在是在为罗茵考虑,赵云池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朝阿婆点了点头,最后看了罗茵一眼,便走出了酒铺。
赵云池来到码头,看着苍茫的夜色,迎着宽阔河面吹来的晚风,眼神变得越来越冷峻,最后他起身,大步走上了一艘正往七安行驶的商船。
到了七安以后,他招来手下的小六子,覆到他耳旁交代了几句,那小六子便匆匆走了。
既然三日后刘施均才去高郞,那他自有法子让陆序臣先刘施均一步见到安栖。
小六子找到陆序臣的时候,陆序臣方到清河镇。
既路过清河镇,陆序臣想起之前和安栖在清河镇的相遇,便想下船去看一看,兴许安栖回来了也说不定。
小六子在陆序臣靠近的时候,趁机与一旁的镇民聊道:“你们可还记得之前住在清水巷的安栖,听说她命好,搬去了高郞,竟攀上了一个大官,眼见着就要嫁给那大官,做一个享福的官夫人哩!”
陆序臣一听,连忙上前,揪住了小六子的衣襟,沉冷道:“你刚才说的是谁?再说一遍。”
小六子故作惊恐,回道:“安栖!说的是安栖,不过她如今改名叫罗茵了。”
“她在高郞?”陆序臣揪住小六子衣襟不放,继续问道。
小六子连忙点头。
陆序臣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松开了小六子的衣襟,回到船上,朝高郞去了。
三日后,刘施均来到了高郞,走进了罗茵的酒铺。
待日光隐去,买酒的顾客退去,罗茵红着脸,走到依然陪着罗茵卖酒的刘施均面前。
“刘大人,我……”罗茵支支吾吾,满面红霞,却又说不下去了。
刘施均善解人意,知晓罗茵对他的心防已退去了一大半,遂脸上漾了温和的笑意,鼓励道:“若你愿意,我以后便会是你身边那最亲近之人,因此,你在我面前,无须局促。”
刘施均说得直白,可这也确实缓和了罗茵心中的紧张。
罗茵鼓足勇气,道:“刘大人,在答应你之前,我得将我的真实情况告知于你,若你听了,心有不愿,直接走出酒铺便是。”
刘施均听了,却不以为意,他并不认为罗茵的身后会有什么惊天秘密,只笑着点了点头。
“我原本并不叫罗茵,也不住在这高郞镇,我是两年前才和阿婆搬到这里来的。”
刘施均敛了敛神色,认真地听罗茵继续说道。
“我也并未与人成过亲,谈不上守寡,我与之生下妙莹的那人,也仍然活着,我是为了躲他,才来到这里的。”
“为何要躲他?”刘施均听得认真,忍不住问道。
罗茵不知该如何回答,可脸上的神情却立马夹了一丝痛苦和惊惧。
刘施均立即上前安抚:“无事,你不愿说就不要再提了。”
罗茵点了点头,面上多有歉意。
“我只是想知道,你如今,对那人,可还有意?”
有意吗?这几年里,罗茵在这高郞镇,虽日子辛苦,还会受到别人的刁难,可和阿婆妙莹在一起,日子总是松快的。
她可以自由走地走在这深巷里的石板路上,可以随意出门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用受人看管,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更不用去想那为人妾室、讨好正室的事情。
她似乎从未想起陆序臣,只偶尔会在脑中闪过,可也只是一瞬,便过去了。
她心中有了答案,看向刘施均,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我和那人,早已过去了。”
刘施均笑了。
刘施均本就长得儒雅清俊,这一番笑,让罗茵不觉呆了呆。
刘施均扶住罗茵双肩,认真说道:“你说完了,如今,该我问你了。”
“嗯?”罗茵怔然。
“你现在,可愿意嫁给我为妻?”
罗茵一听,从怔然间反应了过来,脸上瞬间一片绯红,正欲点头答应,却听到铺子外面走进来一人。
来人身穿一身靛蓝色刻丝长袍,身形高大,俊挺非凡,只那英俊的脸上,隐隐含着一股寒意。
他径直走到桌前,坐了下来,沉声道:“给我来一壶竹叶青。”
罗茵见了,脸色瞬时变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