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折金枝 > 第 69 章

第 69 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中年且秉正的康县令在接待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时,没有半点逾越失礼,可是他将霓璎请入后堂谈话的举动,仍然让跟随他多时县尉师正和主簿包真瞠目结舌。

紧闭的房门隔绝了内外,康珈开门见山。

“本官听闻殷姑娘乃是北方人士,本官年轻时曾在洛阳任职,偶得一宝,奈何出身寒微,见识浅薄,赠宝之人也不曾宣明个中玄机,姑娘见多识广,不知可否为本官掌眼,解惑一二。”

这样的开场可谓十分的突兀,且不合理。

霓璎不动声色,“康明府既已开口,民女并无婉拒之礼。”

康珈转身从案头的一册书中抽出一张纸来。

霓璎眼神轻动,放在案头的东西,必是随手可得,随时可见之物。

这位康县令说要给她看的宝贝,竟然是夹在案头的一张纸。

“请殷姑娘过目。”

霓璎接过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字——折刃迫藏锋,孤魂不化鹏。

当中,“不”字被一笔划掉,改成了“终”。

折刃迫藏锋,孤魂终化鹏。

霓璎的眼神,也在看到那笔走游龙的“终”字时猛然一怔,捏着纸条的手骤然发力,泛白的指尖将纸条捏出折痕。

裴晞十五岁离家,二十九岁与崔钧成婚,四十三岁死于船难。

她用近三十年的时间,留下了近百卷图经,她死后,霓璎在两千多个日夜里,对着那些自己图画,一点点整理成为《十道图经》。

没有人比她更熟悉那份曾被父亲评价“神会之间,锋不可挡”的字迹。

哪怕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终”。

霓璎轻轻擡眼,年轻的女人眼底陡然涌出凌厉的眸色,即便康珈,也被这目中的锋芒震慑了一瞬,可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康县令说,这是你在洛阳时得到的墨宝,不知赠宝之人,如今何在?”

康县令思索片刻:“芳魂可敬,或化鲲鹏。”

霓璎轻轻的“喔”了一声:“民女见此墨宝,倒是颇有见解,只是作答之前,想先问问康县令与曾宝之人是何关系。”

“一位故人罢了。”

“只是故人?”

“或许,也是恩人,知遇之恩。”

“为何是‘或许’?”

康珈轻叹一声:“多年以前,本官仕途受阻,又逢知己离世,一度彷徨不知前路。故人为我指了一条路,可这条路上,变数丛生艰难险阻,走到今日,近乎绝境。她只教我怎么走,却不曾说过,何时才是头。”

霓璎扯了扯嘴角,很轻的笑了一声:“这,还真是个不负责任的知遇恩人。”

康珈没有说话。

霓璎轻轻晃了晃手里的纸条:“所以,康县令给我看这个,是想听听这条路的结果吗?”

康珈忽然看向霓璎,眼神里含了些终见彼岸的释然与坦然:“上次见女郎,还是七年之前你及笄之时,七年不见,女郎风采远超昔年,是本官眼拙了。若女郎能替本官的故人告知结果,本官自当洗耳恭听。”

最后四个字,康珈面色肃然,竟冲霓璎搭手一拜。

而这一拜,令霓璎啼笑皆非,一闪而逝的神色里,甚至夹杂了些痛色与阴鸷,她闭了闭眼。

啼笑皆非,是因她觉得对那夫妻的了解还是太少了,早知道这步棋布在这里,她何必有那么多小心翼翼的部署与试探。

痛是因为她在数年之后,不谋而合的也走到了这一步。

这是他们没做完的事啊,他们怎么能让自己在一身牵挂的人和未完的事中悍然撒手?

而那最后一抹阴鸷,是为这个结果寻找因由。

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是因为,有人害死了他们。

女人慢慢睁开眼,扯了扯嘴角,无瑕而美艳的脸上荡起一抹令人背脊生寒的妖冶。

她迈步走到县令的书案后,施施然落座,而康珈更像是一个面对上位者的追随者,默然站到了书案前。

霓璎摩挲着指尖的纸,淡淡道:“你想的不错,我来,就是要给你一个答案。”

“你在宁县坚守七年,证明了我母亲没有看错人。所以我得提醒康县令,一旦你听了这个答案,就证明你清闲的官路即将告终,难了七年不算什么,接下来,你会更难,不知康县令有几分决心,来搏一个跨越七年的答案?。”

这话里蕴藏了太多位置的危险和陷阱。

而康珈却慢慢的沉静下来,他扯扯嘴角:“只要不违背初心,路在脚下,事在人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霓璎微微一笑:“那我给的答案里,一定保留着您的初心。”

……

书房门开,霓璎从里面走出来,康珈随后相送。

院中正在交头接耳的二人听到声音,立刻收声立定,看着这诡异的一幕。

美人还是那个美人,谦和优雅,一颦一笑皆动人。

可康县令就不对了。

这股子谦恭是怎么回事。

师正和包真对视一眼,迎了上去。

康珈看到二人,轻咳一声,那微微曲弓的背脊正了正:“师正,你送殷娘子。”而后眼神扫向包真,转身回到书房:“包主簿,你随本官进来。”

包真一凛,哪里还有功夫研究这位殷娘子是何方神圣,他今日注定得为那孽女喝上一壶。

包真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往里走,师正心下了然,对霓璎伸手作请:“殷娘子请。”

霓璎走向他:“师县尉不必麻烦,马车已在外面等候。”

师正看了霓璎一眼。

章知孝夫妇目浅无知,证据确凿就完全没了威风,根本没有对自己所遇作深想。

能在半天之内将被盗的珍贵财物从流散渠道找回来,要么靠长久的积累扎根,要么靠绝对的势力和本钱。

殷家初来乍到,不可能对宁县那些灰色渠道了若指掌,但若是有实力加持,就完全不同。

这绝对不是一个普通商户能做到的,即便真的是商户,背后也一定有十分厉害的靠山。

如今殷家插手两县之事,康县令的态度也异常,这让师正之前在殷家身上打过的主意再度复萌。

这来历不明的殷家,或许是是宁县、康县令,乃至于他的转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