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2 / 2)
赵执完成了一轮自我安抚,恍惚间好像真就不在意这阵分别,从情绪里脱离出来了。
回到河边,看着初步规划出来的营造范围,赵执一脸肃然捏着图纸听工头与他细说,心无旁骛,然后告诉工人,先把防汛的事宜准备完善,他明日就出发去找新的营造材料,争取早日到位。
聊完已是午后,赵执匆匆吞了个烤饼,转道去卫家小院。
卫璞找出了好多郝自通亲自手抄的经籍,其中就有那本古符文典,他大方的借给赵执,只是委婉的表示,千万爱惜,不可破损。
赵执指天誓日应下,然后大致估算了一下需要做抄本的书,回去的时候去了书肆询问做抄本的人工价格,又跟着去了几个做案具的工坊询价,最后来到殷府。
接待他的是孙姑姑,因得了女管事叮嘱,所以整个过程都进行得很顺利。
赵执对这个造访多次的殷府没有任何留恋,聊完预算拿了钱就告辞了,回家路上还买了烧鸡和酒,打算犒劳一下自己。
然而,这种从容沉稳的状态,在夜间躺下时悉数崩坏t。
她现在行船到何处了?
白日里告别的时候,他应当再稳重些,多嘱咐她几句,而不是一味地让她叮咛。
啧,这处没有发挥好,显得他过于稚嫩,感情用事!
她似乎没去过峡州,初来乍到的,会不会也要找当地的向导带她游走赏玩?她长得那么美,出手阔绰还别有风情趣味,会不会又被哪个臭小子看上,于是不要脸的纠缠?
等她再回来的时候,身边会不会多个比他还年轻还俊朗还有能力的年轻人!?
她敢!
赵执猛地坐起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有多难看。
砰的一声,人倒回床上,面无表情的盯着帐顶,脑子也清醒许多。
和她在一起,在太容易被心底的狂喜和她给的温柔迷惑了理智,天真的将那一刻当做了永恒。
但其实,她说要走,他连反应的机会都无。
想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赵执终于在思绪力竭时重新有了睡意,阖眼之前,他最后的念头是——若你也会偶尔想起我就好了。
……
霓璎离开的第二日,赵执骑马去了趟临县找营造材料,结果回来的时候没带材料,反而把筑坝的工匠送走了一半——临县有个采石场,因为开年接了一笔大生意临时缺人手,赵执和对方喝了一顿酒,直接把人送过去干七日短工。
回来之后就去见了罗齐中,理由也很充分,如今材料没有到齐,能干的活其实很有限,这就导致大批工匠挤在一起干同样的活,老实说是有些轻松的,若再偷个懒耍个滑,那本钱就大大增加了。
且筑坝本就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多人每日往那边跑,万一还没开始,先闹出个什么事故有了伤亡,必然会大大影响罗明府的名声,令筑坝的善举蒙尘。
如今先暂时去一半,让更少的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前期工作,一来可以建省成本,二来避免了事故威胁,三来嘛,对外可称罗明府是体恤民情,怕筑坝进度耽误会影响到工匠停工,失去每日进项,所以才想到先找短工为大家垫一垫,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石三鸟。
罗齐中抚着胡须思索。
和赵执猜的一样,罗齐中的矛头一旦对准徐新,那么就不难发现徐新暗地里搞的那些小动作。
试想一下,一边是担着县尉之职,手握一县实务,远比平民有钱有权的朝廷命官,一边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两厢对上,谁会吃亏一目了然。
可这个小人物从不抱怨环境与对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能第一时间想到对策,对接下来的安排也有条不紊,虽然比起原定计划肯定有所差别,但无论是态度还是执行力度上,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若换个人来,未必有他做得好,说不定就指望着他这个县令先帮忙把挡道的人办了。
思及此,罗齐中破天荒的没有指责赵执,言语间反倒鼓励了两句。
“赵执,这话说的很对,本官同意筑坝的本意就是为了百姓谋福,若因为筑坝闹出祸事,那就是本末倒置,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有困难再正常不过,你能这般上心,本官很是欣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迟缓片刻也只能认了,但你记住,一切当以稳妥为主。”
赵执搭手一拜,掩去嘴角笑意:“小人明白。”
出来的时候,赵执再次碰上了徐新。
两人上回在衙门碰面,还是腊八施粥的时候,这一次,徐新的脸色更难看。
赵执也不同了。
见到徐新那一刻,青年眼中闪过一抹暗色,这次连浮于表面的客气都无,径直与徐新擦肩而过,便是人在后面喊他的名字也不曾回头,仿佛从没看到这人。
徐新眼神阴鸷,紧紧握拳,恶狠狠吐出三个字:“狗东西。”
进了衙署,案前一堆杂七杂八的事情,全都是罗齐中堆给他的。
干的累死累活,却要罚俸三个月,连之前收受的钱财也一并被查收。
罗齐中固然是要把他逼上绝路,可若不是赵执这个狗东西暗中告了他一状,就凭罗齐中,绝对不可能那么快察觉他的小动作。
赵执……
徐新咬牙切齿的磨着这个名字,手头一张文书险些被他揉烂,终是招来一个心腹:“去,查查赵执这小子每日都见些什么人,尤其有什么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