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折金枝 > 二更

二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二更

从这日起,两人开始以夫妻关系示人。

从前与霓璎关系见不得光时,赵执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率先贪求男女之欢,靠肌肤的温度来按住对她的渴盼,可当这份关系忽然跨越了他的设想的程度,开始变得光明正大时,他很快便挖掘出更多床笫之外的趣味。

他白日窝在舱室看书时,她会进来帮他开窗引光,亲送水食;他读到好奇或不懂的地方,便将她拉到身边圈在怀里听她详解,如闻天籁;客船偶尔会停靠沿岸的城镇补充物资,他便携着她一起下船,走街串巷,给她买些有趣的小物件儿。

寻常的小事,在他这里却弥足珍贵乐此不疲,有时一个晃神,好似这就是他们原本的一生,待清醒过来,甜中又生涩。

一次偶然闲谈,赵执意外得知雾爻是她六年前收养的孤儿。

赵执与霓璎相处久了,越发觉得整日贴着霓璎要这要那吃嘛嘛香的雾爻不像小仆,更像妹妹甚至女儿,加上他与霓璎以新身份相处,难免整日黏在一起,这就让原本的小尾巴雾爻显得格外扎眼。

一次赵执带霓璎下船去寻酒,忽见那小尾巴盯着酒坛有片刻失神,继而想起那天晚上她被耿驰拉手的事,便趁霓璎尝酒时悄悄问她,是不是想情郎了。

这丫头果然瞪眼炸毛,作势要与他掐起来。

不是赵执多管闲事,霓璎把耿驰遣返让他们分隔两地,转身却与他光明正大当起夫妻,整日如胶似漆,他怕这丫头看在眼里心生不平,对霓璎生出什么怨怼。

结果这一聊,把她是霓璎收养的事聊了出来,而赵执对她的担忧也着实是多虑,对她来说,与耿驰有那么些男女间的悸动和一直跟着霓璎两件事并不相冲,她和耿驰总有再见面的机会,但她不能离开霓璎。

少女笃定的语气里浮出真挚的稚态,看的赵执都忍不住和霓璎一样对她多了几分包容,给霓璎买小物件儿时,也会顺带给这小尾巴买点风味小食香嘴巴。

不紧不慢的走了五日,船过了宣州后便往越州去,这日又到了停船靠岸的日子。赵执看了一上午书,出舱室时站在船头伸了个懒腰,一擡头,看到了立在船头的船旗。

其实赵执出发那日就留意到了这面船旗,他盯着看了一会儿,舱门打开,霓璎换好衣服走出来,赵执回头,笑着朝她伸手,霓璎走过来,他再不看其他,紧紧握着她的手一起下了船。

此处是湖州边沿处一个小县城,临近杭州风景极佳,虽然地方不大,热闹程度却不必他们此前路过的其他县城差多少,赵执伸手搭着眉骨瞧了一会儿,嘀咕道:“人还挺多。”而且以青年居多。

霓璎是以已婚妇人的身份与赵执走在一起,并未掩面,遇上些有定力的,多是假装不经意的多看两眼,若遇上些没定力的,惊鸿一瞥忘了走路驻足不前者也比比皆是。

直至一个相貌清俊的年轻人路过他们身边时连路都没看,直接撞上一根木旗杆,惹得周围笑声连连,赵执终于没忍住,一个冷眼扫过去。

那青年撞的晕乎乎,别人笑话都没反映过来,陡然撞上一双冷眸,他先是愣了一下,像是才察觉眼前情景,一张白净的脸疼的一下红了,眼里带了几分歉意,对着赵执微微颔首,匆匆走了。

途径一个成衣铺子时,赵执二话不说走进去,出来t时携了副帷帽,直接给霓璎盖上。

霓璎也没闪躲,只是隔着纱帘看了赵执一眼,赵执不自然的别开目光:“太晒了,给你挡挡。”太招摇了。

其实她刚到万和镇的时候也很招摇,后来殷家的财力令人刮目相看,大家知道她是大户人家的女管事,有钱有权有手段,所以谁也不敢因她年轻貌美就轻浮挑逗。

对一个男人来说,身边的女人惹人注目本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但对赵执来说,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基础之前,她有多惹眼,他就有多不安,可他又不愿当着她的面承认这些,便只能用些听来就可笑的话遮掩那点昭然若揭的情绪。

霓璎伸手扶了扶帷帽,“嗯,多谢你想得周到。”

有了遮挡,旁人的目光果然不再频频投向他们,赵执终于心安理得的开始携妻闲游。

雾爻照旧像个兔子似的蹦蹦跳跳,一会儿往左边蹿出去,一会儿又往右边垫脚瞧,直至他们路过一家酒楼时,雾爻被里面阵阵喝彩掌声吸引,扭头看霓璎,兴奋的往里指了指。

赵执牵着霓璎站定,问她:“要看看吗?”

霓璎:“好啊。”她一开口,雾爻立马往里蹿,赵执在后面喊:“当心别撞着人!”

酒楼里的热闹,来自于一场文人自发的斗技,作诗论文,酒令飞花,参加的并不止一人,热闹也止一处,小小的酒楼里颇有百花齐放的架势,赵执晃了一圈,意外的发现刚才偷看霓璎看到撞柱子的那个青年也在场,他一身深蓝布衣,背上一个书篓子,顶上拉出一截油布遮阳挡雨,浑身上下透出一股温柔书生的气质。

但比起刚才在路上迷迷糊糊又窘迫的样子,此刻在场中静观的他却更显沉稳冷静,并不像是路过来凑热闹的。赵执看了他一眼,拉着霓璎转身就走。

“没意思。”

霓璎被他拉出酒楼,不一会儿雾爻也跟出来了,她的确对这种事不感兴趣,逛了一圈瞧个新鲜,见赵执和霓璎要走,也全无留恋的跟着出来了。

外面日头正暖,走一走反而舒服,路过一个茶寮时,赵执给霓璎要了碗凉茶,又给雾爻买了碗甜水,霓璎喝了半碗喝不下了,他顺手接过一饮而尽:“老头他们是不是也来凑这个热闹的?”

霓璎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赵执冲她挑挑眉:“怎么了?”

霓璎说:“我当你不知道。”他们这一路都是跟着郝自通的后面走的。

赵执当然知道,“你当我傻?”

先是无缘无故说要出门,紧接着那老头也说要带学生外出游学,怎么想都是有联系的。

“幸而我最近多读了两本书,据说每年三月三上巳节,会稽山就会举行修褉大会,借着这一习俗文人雅士汇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对弈清谈品文论事。”

“早年间国中战乱不断,即便是偏安一隅的江南地带也苦受山贼水匪之难而令这种风雅之事暂时搁浅。近几年战火终于平息,憋闷多时的文人大概也想趁此机会畅所欲言发泄一通,所以这一带才会如此热闹。”

“对了,”赵执又想起另一撞事。从年前开始,各县就在忙于甄选人才举荐入州,算算日子,如今正好是学子入州府考试的日子,这里自然越发热闹,不过他记得宁县因为县学才将翻修,学生也是刚刚入学,情况尚不稳定,所以并没有赶在这个当口急着输送人才,所以才有了郝自通游学一说。

赵执将想到的与霓璎说了一通,又很好奇:“老头他们来这里莫不就是为了参加这个大会?”三月三只是修褉大会的开始,秉着来都来了的态度,大家也乐得多多切磋交流,甚至有当场结为知己者,接下来还会一起相邀游玩踏青,延续修褉大会的乐趣。

“他们来这儿好歹有个热闹凑,你来这儿作甚?”

霓璎撩起幕帘与他对视一眼,语气含着促狭:“你没听过‘榜下捉婿’吗?”

赵执愣了一下,表情慢慢变了,他虽没见过榜下捉婿,可那些载满人文趣事的手劄里却是记载了几则发生在洛阳的“榜下捉婿”之趣事,不由朝霓璎近了一步,光天化日之下,脸似要杵进幕帘之中:“我没听清,你说要捉什么?”

霓璎后仰避开他,轻轻推了一下,赵执懒洋洋的退了一步,手里握她的力气却更大,轻轻哼了一声,牵着她继续走,不过心里却是明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