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2 / 2)
他人本就面冷,这样肃整的打扮令戚云晞觉得有些陌生,尤其是他带着审视的目光投过来的时候,慌忙垂下眸子。
许怀彦自然看到了她的躲闪,上前一步,将身前的人簇到美人榻旁。
戚云晞一阵心慌,跌坐在榻上。
却见许怀彦也挨着坐下来,一只手捧起她的脸。
四目相对,戚云晞微微躲了下:“该去用膳了。”
因为晨间时间紧迫,她昨日就同厨房里交代好,东屋那边已经准备好早膳。
许怀彦看着姑娘颤动的长睫,没松开。
这样一来,戚云晞才生出的陌生感被这突然拉进的距离消除。
她不敢弄乱他才穿上的官服,就着他的力气偎过去,他才倾身过来,她就仰起面庞张开嘴,任他夺走呼吸,任他解开衣带。
这一刻,她才知道对他的依恋到了难以形容的程度,就算明知他夜里还会回来,她还是愿意这样纵着他,仿佛越是紧密,越能在他心上烙下印记,越能让他更惦记她。
分开的时候,两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侯府距宫里骑马就要将近半个时辰,再一耽搁,早膳来不及了,于是吩咐丫鬟卷了几张饼带在路上吃,等丫鬟忙活的间隙,戚云晞也急忙整理好自己。
要出门了,戚云晞连忙撑着榻沿跟着起身。
一直将许怀彦送到通往外院的门,再目送他消失在致思堂的门口,戚云晞第一次觉得那段距离那样短,似乎才走了几步就到了尽头。
见戚云晞怔怔望着前院的方向不动,晓荷打趣:“夫人舍不得了。”
戚云晞的脸在晨光中微微红了:“就你话多。”
可晓荷似乎没有说错。
她能感觉到,这一次和之前的每一次分别都不一样,按理说这一段相处得最久,供回忆的更多,应该不像之前那样空落落才对。
可踏入屋子里,似乎哪里都有他的痕迹,哪里都有他紧紧拥着她的身影,等人真的不在家了,早已熟悉无比的屋子就变得格外空荡。
晓荷望着戚云晞眼底的青色问:“夫人还要再歇歇吗?”
戚云晞点点头,他不在,好像除了歇息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可在t床上躺了许久,睡意并没有如想象中纷至沓来,反而越睡越清醒。
戚云晞索性起床,沐浴后去隔壁用了早膳。
用完早膳之后,戚云晞决定去一趟寿春堂给老夫人请安。
老夫人不要求后辈每日晨昏定省,每三日去一趟便可。老人家体惜他们刚成亲,没让他们早早去请安,但许怀彦都去上值了,她再不露面不合适。
寿春堂与致思堂离得近,没走几步就到了,出乎戚云晞意料的是,今日并非给老夫人请安的日子,有人却先到了。
那人和二夫人年纪相仿,凭借着与许文淑相似的容貌,戚云晞猜测她正是那位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的侯夫人秦氏。
老夫人坐在罗汉床上,见到戚云晞笑眯眯招手:“云晞快过来,来见见你姨母。”
戚云晞在心里暗暗感激老夫人。
就算许怀彦与秦氏闹得再僵,秦氏明面上仍是继母,她理应唤一声母亲。但许怀彦自己都不认这个继母,她若这样做了许怀彦未必开心,老夫人是帮她免去纠结,为她指引明路。
戚云晞走到老夫人跟前,先恭恭敬敬给老夫人请了安,对着秦氏柔声开口:“姨母。”
秦氏面上维持着体面,淡淡冲戚云晞点点头,但内心很不满。
因为许怀彦不喜,她这个侯夫人不能在侯府世子的婚宴上露面,外头的猜测都传开了;老夫人明知道她不开心,还当着这个新媳妇的面落她的脸。
秦氏看着戚云晞,皮笑肉不笑:“刚才还和老夫人说起,怀彦这回京后在府里住的日子加起来也没比这一阵多几日,还是你厉害,会哄人。”
戚云晞面上一僵,只当听不懂她话中的调侃:“世子平时公务繁忙,朝廷给了假期,正好歇一歇,今后也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您瞧瞧,”秦氏含笑看向老夫人,“多会体贴人,难怪之前您给张罗了那么多场相看都没有结果,原来他这些年的喜好没变,最欣赏还是这般柔软贴心的女子。”
一直没说话的老夫人开口了,将茶盏推至秦氏跟前:“尝尝。”
戚云晞却听懂了秦氏话里的意思,许怀彦之前“欣赏”过别人?
不过这没什么,人与人之间还讲究一个缘分。
来上京之前她为了不继续给义母增添负担,也曾考虑过要早早嫁人,兜兜转转,她的缘分在他这里。
戚云晞以不变应万变,贴心地给老夫人续上茶水。
秦氏见戚云晞一点反应也没有,自讨没趣,加上老夫人一心偏袒致思堂,觉得没意思找了个借口退下。
只剩祖孙俩了,老夫人拉着戚云晞在身旁坐下,颇为感慨:“有一点你姨母的确没有说错,这还是怀彦从上京回来后第一次在家中住这么久,可见他很中意你,你只管记得这一点,别管那些闲言碎语。祖母老了,只盼你们俩好好地,早些为侯府开枝散叶,也让致思堂里热闹些。”
戚云晞乖巧应承:“孙媳记下了。”
*
从寿春堂里出来,戚云晞想过问玉檀许怀彦之前“欣赏”过的女子是谁,但又觉得,既然他们已经成亲,何必自寻烦恼。
她吩咐晓荷:“将我的书取来。”
晓荷就去卧房取了许怀彦之前为戚云晞挑的书。
可之前觉得十分新奇有意思的内容仿佛长了脚似的,只能进入到眼睛里,却走不进脑子里。
戚云晞第一次明白,原来身心完全依恋一个人后,不仅有甜蜜还有磨人。一时间里,她分不清是因为见不到他,还是她在为秦氏的话患得患失。
三个丫鬟都看出了戚云晞的魂不守舍。
玉檀问她:“现在日头不晒,夫人可要去园子里走走?”
戚云晞点点头,可等真的到了院子里,情绪在那里,满园的春色都没有之前有活力。
丫鬟们对视一眼,玉桂问她:“厨娘新学了点心,夫人要不要尝尝?”
戚云晞说好,梅花糕精致归精致,却提不起一点胃口。
最后晓荷看着捧着书本发呆的戚云晞建议:“既然这本书看不进去,不如换一本,说不定能遇到更有意思的呢?”
戚云晞的眼里终于有了神采。
是啊,她读书可不只是为了消遣时光,他是在侯府里说一不二的世子,她也得有出息些,不能只是待在院子里等他回来。
失魂落魄半日之后,戚云晞忍不住自嘲,之前也是她自己,更别说独自等他的那一年多,也没见日子过不下去。这才只是开始,日子还长着呢。
戚云晞从榻上下来,朝门外走去,想起他的书房里还有一盆要死不活的兰花。
进了书房,戚云晞一眼就发现了博古架上的目光,蔫答答的,真真只算得上勉强活着。
戚云晞没有养过兰花,却也知道兰花娇贵,听说他成婚前鲜少回府,等闲人又不能随意出入他的书房,那位娇客得不到妥善的照料,才会如此。
所以戚云晞来之前问过玉檀:“府里可有擅长侍弄兰花的人?”
玉檀想了想:“但是有这么个人,是大花园里的管事,但那人是侯夫人从娘家带来的人。”
戚云晞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许怀彦对侯爷夫妇有心结,她去请侯夫人的人,且不说侯夫人愿不愿意帮忙,就是许怀彦知道恐怕也会不高兴。
而她最不希望的,就是他不高兴。
戚云晞找了负责打理致思堂的花草的小厮询问。
没有许怀彦的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书房,小厮见不到许怀彦的兰花,只能根据戚云晞的描述推断。
戚云晞终于知道书房里的兰花名为绿云,是大楚最名贵的兰花之一,可惜小厮没有亲自照料过绿云,只能根据经验大概提点些注意事项,不敢随意谈经验。
戚云晞顿感责任重大,想到了干脆在书房里寻答案。
他书房里藏书众多,说不定有养植花草相关的,于是暂且全身心投入到寻找书册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戚云晞找到了。
她惊喜地发现,他这里不仅有有关养植兰花的书籍,还有好几本,都分类整理好了,书上还有详细的笔记。
戚云晞挑出专门讲绿云的那一本,有一点令她觉得疑惑,这些书册都积了厚厚一层灰,可见没怎么被人拿出来看过。
戚云晞得出结论就是,他喜爱兰花,至少不讨厌,也知道怎么养,不然不会独独让这一盆半死不活的兰花放在他的书房里;之所以没能养好,一定是他太忙。
幸好那书册不厚,戚云晞拿着书与许怀彦的绿云一一对照。
书中说,兰花喜阳,尤其是这种叶子细小的,但不能暴晒。而博古架靠东墙,且兰花却摆在博古架上靠北的地方,常年见不到光,能长得好才怪。
如今正值下午,阳光不烈,戚云晞先将兰花抱到了窗下阳光能照得到的地方。
绿云喜湿,但要保持土质干而不燥、润而不湿,这算是许怀彦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这也大概是他盆绿云虽然长势不佳却还活着的原因。
其实说难也不难,关键在与平日的悉心照料,剩下的只剩修剪枯叶。他这里没有剪刀,戚云晞回正房取了,然后一点点将泛黄的已经枯死的叶子剪掉。
弄完这一切,戚云晞满意地打量着看起来精神得多的绿云,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擡头看一眼博古架上的漏刻,才发现时间竟不知不觉过去半个多时辰,看来平日里的确要多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时间才会过得有意义。
他提过今日是结束假期第一天上值,之前累积的事情得处理,到家恐怕会比正常下值晚些,要到酉时。
戚云晞当即决心在书房再待半个时辰。
日头继续往西,直到再也无法透过窗户照进来,戚云晞将绿云搬回去,关上书房的门和窗离开。
她计划着,回去后再准备一番,他也就回来了。
出乎意料地是,才迈下台阶,戚云晞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
一擡头,果然见到那道紫色身影迎面而来,脸上便不由自主带上了笑:“世子。”
许怀彦一愣,也看到一道水红色倩影,正站在台阶上,傍晚的微风吹拂,飘荡起轻盈柔软的衣摆。
不慌不忙朝那道倩影靠近:“你先回去,我去书房处理些事。”
戚云晞这时候也注意到,许怀彦身侧的佟寒捧着一摞厚厚的案卷。
红着脸微微一t福身:“妾身告退。”
等转身后发现,心脏不由自主激跳起来。
他说至少酉时过半才能回,似乎比之前设想地早。
回了正院,戚云晞马不停蹄吩咐丫鬟准备好水,并让厨房准备晚膳,她自己进了内室,认真盯着镜中的自己,问一旁的晓荷:“头发有没有乱。”
晓荷抿了唇笑:“一点都不乱。”
戚云晞松了口气,慢慢转了个身,又问她:“衣裳呢?”
致思堂上下如今都知道夫妻俩感情好,新婚期间几乎腻在一起,由衷道:“一点都不乱,夫人怎么世子都喜欢。”
门口陆续传来玉檀和玉桂请安的声音,戚云晞深吸一口气,从内室走出去:“您回来了。”
目光撞上的瞬间,戚云晞恬美的的笑凝结在脸上。
“你先出去。”许怀彦淡声开口。
晓荷一直低着头,听不出他声音里的异样,像往常一样躬身退出去。
但戚云晞知道他不高兴。
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一丝归家的喜悦,澎湃的怒意喷薄而出:“谁让你动的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