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2 / 2)
程知远告诉余灵素许怀彦来过,且他看到了阿婵,以及他想帮戚云晞。
余灵素知道阿婵对戚云晞的重要性,但意外程知远还特意提前告诉她:“你们商量好就行了,不必知会我。”
程知远看着余灵素的眼睛,诚恳道:“该告诉你,今后我的一切打算都会告诉你,你若不同意,我就不会去做。”
余灵素最受不了他用这样的目光看她,一次两次她可以当他一时兴起无视,但他总这样擅自将她放入他的未来里,忍不住一阵阵耳热。
她在热意弥漫上脸颊的时候站起来:“当然要帮云晞,不然阿婵被抢走她怎么办。”
一阵微风轻轻拂过,余灵素感觉耳朵不那么热了,坦然看向程知远:“只要是为她们母女好,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云晞不好意思开口的,你尽管跟我说。”
她一直有种奇怪的想法,只有戚云晞母女俩好了,她会更加安心。
*
人已见过,且还有正事,许怀彦没有多待,在吴王离开后也跟着离开。
吴王所犯之事很好查,隆城县令不敢得罪吴王,受害人之子李山将状纸递到刺史那里,但鲜少有人知道,吴王有个姬妾和刺史夫人是表姐妹,刺史有意偏袒,软硬兼施逼李山改口,吴王无罪释放。
同时,李山从州里回来后一直被吴王密切监视,他设法取得了李山的信任,李山答应想办法来见他,等见了李山,一切就能盖棺论定。
至于他今日之所以来这里,与吴王同游的人里有刺史的人。
将那人扣下作为人证,许怀彦和佟寒返回住处,位于城中的十安客栈。
途中,佟寒斟酌着开口:“您还会去见夫人么?”
“不必。”
一般而言,清醒的人都会过得不错,他看得出来,她如今的日子很舒心。
再见于她而言是打扰,于他何尝仅是自寻烦恼。
佟寒有些弄不明白了,自夫人走后大人一直没有续弦,连娶妻的意愿也没有,说明夫人对大人的影响很大。
好不容易重逢,世子冷淡得像个陌生人。
佟寒试探着问许怀彦:“属下看到了夫人带在身边的小女孩,会不会……”
“不会。”许怀彦很确定,她没想长久留在侯府,也就不想为他生孩子,一直都有做防范。
那个小姑娘看起来三岁多四岁的样子,一看就是她的孩子,但时间对不上,所以不会是他的孩子。
唯一令他意外的是她身边的人不是秦延,是程知远。
不过这些都与他没有关系。
当天夜里,许怀彦在客栈里见到了李山。
李山三十多岁,原本是附近村庄的农户,一家人守着几亩田过日子。李家的田靠近吴王的庄子里的池塘,吴王一时兴起要扩大鱼塘,于是提出买下李家及周边几家农户的田。
但这田是李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李山的父亲不肯卖,吴王府嫌老爷子不懂事,在老爷子阻止他们挖田时将人打死了,也没有给李家买田的钱,以此震慑附近其他不听话的农户。
见到许怀彦,李山扑通跪倒在地:“求大人为草民做主。”
许怀彦一边扶起李山,一边道:“朝廷派我来隆城,就是调查吴王欺压百姓一事来的,有什么话你起来t慢慢说。”
李山弓着腰,慢慢退到许怀彦给他准备的凳子上坐下,一五一十告诉许怀彦他不知道的细节。
当听李山提到资助他去州里告状的人有当地商行的人,可见吴王的所作所为在当地已经引起公愤。
许怀彦拿到了资助他的人的信息,但据他的办案经验来看,这些人背后怕是另有其人。
谈完话,佟寒亲自送李山离开,许怀彦留下来整理那些背后之人的信息。
*
另一边,吴王和友人从西郊回来后,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去了隆城最大的花楼,夜深了,搂着花魁进了红帐,才放下帐幔,门口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兴致被扰,吴王很烦躁:“滚。”
门外传来长史低沉的声音:“王爷,是在下。”
吴王晕晕乎乎的头脑顿时清醒,这冷长史不是别人,是他表姐夫的心腹。出了那样的事情后,表姐夫特意跟他强调,这段时间要小心行事。
吴王推开衣衫半落的美人,亲自将人请进来:“是州里有动静?”
冷长史暗自点头,这吴王蛮横归蛮横,也不算蠢到家,于是告诉他从州里传来的消息。
吴王很震惊:“姐夫的意思是,皇上派了钦差暗访隆城,那人在哪里?”
冷长史缓缓摇头。
这回的钦差是秘密前来,刺史大人甚至不知道朝廷派出的是何人,只是根据时间来算,那人恐怕不日就要抵达隆城。
对敌人的一无所知才是最可怕的,吴王完全没了和美人欢愉的心思,和冷长史一道离开了花楼。
等出了花楼,吴王还是一阵后怕,他吩咐心腹:“去将李山及其家人请到王府。”
当初姐夫让他将李山看管起来,他还嫌多事,幸好照做了。
目前看来看管还不够,得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
同一天晚上,许怀彦几乎彻夜未眠。
整理好相关,再结合之前收集的资料,他意外发现戚云晞名下的商行也在资助李山之列。
她对此知情么?
还是说她的商行曾经也受过吴王的打压与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