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杏归(2 / 2)
可她面色未改,只摆弄着手里的手炉:“该吃午饭了。”
汤植姝见她没听出来,有些泄气。
倒是汤宝儿,她深知慕氏脾气秉性,见此情形,心里一咯噔,便知慕氏心里已有了底,于是有些恼汤植姝的话语。
吃过午饭后,汤植姝带着岑复去了青荷小院小憩,慕氏屏退汤宝儿,打算和连夷说会子话。
“娘......”汤宝儿看向慕氏,不肯离开,她心里有些担心。
慕氏瞥了她一眼:“怎么?怕我吃了大郎?”
她脸色微红,余光扫向连夷,见他神色沉静,心里稍微安定了些许,于是便退了下去。
仆从也退了下去,屋子里只剩慕氏、连夷二人。
二人谁也没有开口,屋子里掉根针都能听得分明。
直到——
“跪下。”慕氏看着连夷,冷冷开口。
连夷未曾犹豫,他掀袍跪下,背脊挺得直直的。
......
芍药回来了,还将香杏带回来了。
为了避免汤连锋发疯,汤宝儿没让香杏回悬壶堂,而是安排香杏去了石见巷,那里有一院子的猫狗,她托香杏替她照看。
傍晚前,汤宝儿带着一身疲乏来到石见巷。
香杏早已备好了吃食茶饮静候她的到来。
屋子里烧着炭火,二人坐在窗边,一边吃茶,一边说着话。
汤宝儿看着院子里活泼的猫儿,嘴角挂着一抹笑:“每回来这里时,感觉一身的疲惫都被洗去了。”
屋子里有几只猫儿,它们窝在暖洋洋的小窝里,或是舔着自己的毛发,或是打着盹儿,夕阳从窗口洒进来,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场面。
窗框上也躺着一只猫儿,毛发呈金黄色,它趴在窗框上,闭着眼假寐,尾巴在一晃一晃的。
香杏看着对面的少女,嘴角微翘:“姑娘有些不一样了。”
“和我离开时不一样。”
汤宝儿诧异:“哪里不一样?”
难不成是瘦了?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腰身,一点儿没有察觉。
香杏喝了口茶,支着下巴看她,但笑不语。
汤宝儿轻咳了一声,她吃下一块糕点,端着茶杯轻啜着。
“姑娘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香杏到底年长,洞察力惊人。
汤宝儿险些被茶水呛到,她放下杯盏,拿手帕擦了擦嘴角,问:“怎么这样说?你可是知道些什么?”
“听姑娘这么一说,那必然有什么事瞒着我。”
香杏清冷的眉眼微弯:“我刚回来,能知道什么,只是看姑娘这样,随意猜测罢了。”
院子里。
丁香和芍药逗着猫儿,小声说着话。
“香杏回来了,姑娘一腔的话也有人说了。”丁香的声音带着酸味儿。
在她看来,她和芍药、香杏,都是下人,为何香杏能独得汤宝儿青睐?甚至被以友相待。
芍药倒是十分平和:“姑娘有个说心里话的人,也好。”
丁香想想也是,她又问:“你是怎么遇着香杏的?”
“慎县也不大,偶然遇着了。”
“我有喜欢的人了。”汤宝儿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将这话说出口了:“我与他,心意相通。”
香杏一点不意外,似汤宝儿这般年纪,有心上人也是寻常事。
“让我猜猜是谁。”她微微一笑,擡眼看去:“是大公子吗?”
汤宝儿讪讪道:“这你都能猜得到。”
“并不难猜。”香杏说:“姑娘身边的人,就那几位,井家的必然不是,其他的么......若是新冒出来的,姑娘也不会这样快动心,想必是常年相识的人,除了大公子,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人。”
还有句话她没说。
她早发现这“兄妹”二人之间的暗潮涌动了。
“那你怎么看待这事?”汤宝儿看向她,嘟着嘴:“娘也知道这事儿,但她什么都没说。”
香杏:“你们从小就知道双方没有亲缘关系,是以,也不会拿对方当做真正的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愫渐深,也是人之常情。”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大公子很好,和你很般配。”
对面的汤宝儿听她说完这话,眼睛都笑弯了:“这话我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