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2)
纪护野满腔挫败,也觉羞辱,只能咬牙作罢。
那些箱子又整整齐齐地堆放回去了,玄卫问及要作何处理时,去见方才还凛然杀气的人,忽然又陷入迷茫之状。
沈洲暂无心思去想要如何处置,只道:“先放着。”
随后出了北玄司,进宫去了。
.
漠漠秋雨,无声无点,只是一会儿就把衣袍浸湿了。宋南枝一回了瑞王府,便被瑞王妃拉着左右瞧,担心她的伤势。见人着实没有什么大碍,才缓下神坐下。
“怎么还淋着雨来?你这几日不在王府,让母妃好一阵担心。”确也担心的日夜愁思,憔悴了好些,如今见人回来,方才展了眉眼。
宋南枝也有些过意不去,起身行了一礼。
“你这是做什么,何故又来行礼。”瑞王妃赶紧把人给扶起来。
“我今日回来,原是有事要说。”宋南枝捏了捏袖口,有些不忍。但长痛不如短痛,终是要与人说清楚,“嫁进王府的这半年,南枝一直受母妃照顾,心里很是感激。”
瑞王妃见她这般语气又突然说这些话,也是一下拢紧了手指,笑道:“你自有优点让人喜欢,怎么好端端说这些......”
“是南枝福薄,无法陪在您跟前,我今日来是与您道别的。”
话都到了这份上,瑞王妃岂会不知是何意。却也并不急着问为何,反倒冷静相问:“母妃不知你与洲儿之间到底发生了何事,只是,当真就到了这份上吗?”
自那夜两人同回王府,便有些不对劲了,想必她将玉牌交还时就已经打算好了要离开。
可这一切太突然了,她本以为两人关系终是缓和了一些,没曾想竟还是到了如此地步。
宋南枝起身,朝着瑞王妃行了跪拜礼:“圣上已经答应了取消婚事,还望王妃成全。”
已是改了口,不叫母妃了。
既然能到宣帝面前请求,想也是去意已决。瑞王妃怔望着眼前的人,扶着额头,好一阵都没有缓过来。
宋南枝见她如此伤感,不敢久留,所幸自己也并未有太多东西,带走了些衣物便离开了王府。
.
沈洲离开北玄司一路上都在想纪护野的那一番话,虽不想去信,可字字句句他却都听得清楚。
他不愿信,自也是因为宋南枝当初屡次三番为了宋家来求他。次次为求利而来,他如何去相信她不是为了攀附才故意落水?
她次次维护纪家,又毫不掩饰那颗偏袒的心,又有何无辜?
那宝斋既是她的,为何一开始就瞒着......
既然不是为求利而来,那日为何又要与他做交易,求自己护着宋家......
如此复杂,令人想不通,沈洲不愿去想了。可脑中又不自觉浮现,那日在宝斋她哭得失控,因几张纸便与他大闹......
心下有些恍然,似两次这般哭,皆因自己。
沈洲吩咐马车快一些,想赶在人回府前,将这一切都问清楚了。
若当真冤枉了她,他便认错又如何,只教这女人万莫再倔着脾气了。
行至宫门口,东福前去问了侍卫,得知宋南枝还未出宫又去回了沈洲。
“世子,您要进宫去寻吗?”
“不用了,就在此等。”
不过是宣帝召见,想也用不了多久。
沈洲坐在马车里,缓了缓思绪,明显没有方才的不安了,只是这么静等着。
后来绵密的秋雨随着云层翻涌逐渐下大,不知阖眼憩了多久的沈洲陡然睁开了眼。
“何时辰了?”
“酉时.....”
宣帝巳时召见,何故逗留如此久。
沈洲没了耐心。
东福也觉得奇怪,遂又前去问那宫门口的侍卫,片刻后即回:“宋府的马车午时便从宣承门离开了......是属下方才没有问清楚。”
沈洲默了一阵,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回府。”
因近几日天色不好,傍晚暗得早,王府早早挂起了灯笼。沈洲却不觉,他驻足在廊下见屋内已经燃起了灯,竟有一瞬安心。
他想,也用不着再问她什么。
只她不顾性命要为他夺舆图,他就不该计较什么。她若恼,任她恼好了。
实不该为此乱了心神。
他略作一顿便朝那屋内走去,门前的嬷嬷与婢女跪在那,各个面色青白,却是连声都不敢出。
沈洲无暇去顾及她们神色,只推开门去瞧,可里面空无一人,再迈入几步,便教他脸色瞬间冷下。
屋内陈设一切如旧,却是从未有过第二个人的踪影痕迹一般的,如旧。
软榻本就是从书房挪过来的,嬷嬷重新收拾了屋子,自也将它挪回了原处。
沈洲怔在原地忽然轻笑了一声,到底有些不信。
可再近些时,便瞧见了案桌前的晃目白纸——“和离”二字,清晰地刺入了眼底。
窗外淙淙雨声,有几滴飘落在上面。
再擡眸时,几不可见地,沈洲整个人都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