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贰佰贰拾捌(2 / 2)
朱家兄弟在游了大半年的街后,就被斩首示众。本来陛下没打算这么快砍了他们的,谁知朱员外得知儿子成了废人,自知救不出后,竟狗急跳墙杀了新任县令。既然这样,陛下当然也毫不客气将朱家两兄弟拖出来一斩了之。
朱家成了庆王的弃子,一无所有的朱员外一开始是想报复庆王的,看到庆王的惨样后,朱员外觉得没有比让庆王茍延残喘更好的报复手段了,于是打消了杀庆王的念头。
朱员外又改为报复秦大人,他和武安侯夫人一样,以为钦差就是秦大人。
自陛下上回回京后,“秦大人”也就回京了。陛下虽又出发去寻找贵妃,但却没再用秦大人的身份。是以武安侯夫人和朱奋就此盯上了真正的秦大人。
何德难得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他也不解释朱奋有多狡猾,而他有多忙,直接认下:“是属下无能,请陛下责罚!”
朱奋养了一群打手,大概怕东窗事发,逃命准备的。且此人在鹭岛蛰伏多年,十分狡猾谨慎。
京都城需要保护的官员又何止一个秦大人,而陛下不在,何德还要谨防皇城的安慰。何统领可以说是分身乏术。
陛下也知道何德近一年的不容易,是以他并未责怪,只叮嘱何德增派人手尽早捉拿朱奋后,就将两人遣散了。
陛下答应归答应,结果由于忙过头,一直到数日后被秦大人委婉提醒才想起来答应的事。秦大人表示自己又被刺杀了,这回他是爬到房梁上才躲过去的,也不知陛下事情澄清得如何?
陛下想起来后,当着秦大人的面写下澄清函。澄清函写了在鹭岛捉拿严惩拐卖犯的钦差大人是秦大人一事乃谣传,真正的人其实是他陛下自个。以防大家不信,陛下还拿贵妃说事。
“自贵妃孕后心情不佳,为保龙子,朕特带贵妃前往鹭岛散心。谁知游玩途中发现了为非作歹之人。朕不好泄露身份,只得假借秦榜眼之名。今日全因朕之故导致秦大人多次受人所迫害。为避免秦大人无辜被害,朕特此澄清。尔等想寻衅滋事者大可来寻朕,朕在大明殿恭候。”
末了,陛下在玉帛上敲上九五之尊的玺印。
陛下前脚刚命人将澄清函传下去,后脚就听闻武安侯夫人进宫的事。
武安侯夫人进宫后先去参拜了太皇太后,刚巧元良良也正抱着二胖前来给太皇太后请安。
元良良不在的这一年,太皇太后也没少照顾小胖子,是以太皇太后再不待见她,元良良也抱着二胖去过寿康宫两回。
元良良到寿康宫,听说太皇太后这有客在,就让玉瓷嬷嬷转告太皇太后,她改日再来探望。结果玉瓷嬷嬷不让她走,玉瓷嬷嬷自己看着她,又让小丫头进去询问太皇太后,不多会儿小丫头跑出来说:“太皇太后有请贵妃娘娘。”
玉瓷嬷嬷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太皇太后,老祖宗年纪越大,越觉孤单。自从大皇子跑来寿康宫吃过几回饭,往日不怎么待见小孩的太皇太后就总念t着大皇子。如今大皇子功课忙,不再过来,贵妃又生了二皇子,这不刚好续上嘛。
太皇太后正听武安侯夫人哭诉。对于这个外甥女,太皇太后素来印象不深,也就大半年前接到她的两封告状信,才稍稍有了些印象。太皇太后回信宫里戒严,让她等陛下回来后再告御状不迟。
于是武安侯夫人就等啊等,一直等到听说陛下回了宫,她才忙不叠进京。
武安侯夫人见到太皇太后的第一眼就开始哭,眼下已哭了半个时辰有余。太皇太后觉晦气,可眼前的人毕竟又是头一回进宫的外甥女,外甥女还给她带了治头痛的偏方和许多宫内没有的新鲜吃食。
太皇太后正麻木坐着,闻听贵妃来了,她眼前一亮,赶紧让请。
元良良抱着二胖进殿给太皇太后见礼,她头一次发现太皇太后瞧见自己笑得这么欢实。她也没多想,只以为太皇太后是看在二胖的面上。
于是,她大方上前将二胖交给太皇太后:“您瞧,二皇子多喜欢您。牙花子都笑出来了。”
太皇太后也很高兴,没多犹豫将二胖接了抱在怀里。结果二皇子一离开母妃的怀抱,就瘪了嘴。
太皇太后可是知道大皇子有一言不合爱哭的毛病。有一回大皇子被老师训了,哭着跑到她这儿,太皇太后嘴巴说干了才安慰好的。
太皇太后只以为二皇子也遗传了贵妃,当下也不在意,耐心十足将二皇子抱在手里哄着。
元良良虽心疼自家儿子,恨不得当下抢过来,但谁让对方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呢,她还是忍着心疼在一侧坐下。努力转开视线,就看到了另一侧的妇人。
武安侯夫人垂眸向她行礼:“臣妇参见贵妃娘娘。”
元良良发现此人眼熟,等到武安侯夫人擡起头来,她惊讶:“武安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