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无名少年(1 / 2)
第51章无名少年
木吒无法回答时青寻更多。
遥看天边,孙悟空他们已经快成为一个小点。
“青寻姑娘……”木吒顿了顿,“如今该称你为青寻仙子了,孙大圣已经离开,我不多留你了,保重。”
提醒了她一句,木吒便转头离去。
时青寻的心情已变得非常沉重,还有一些迷茫。
但紫竹林只剩了她一人,没有再留下给她发呆的机会,她心不在焉地腾云离开,追着孙悟空他们去了五庄观。
五庄观中,唐僧师徒和她打招呼,她一个个回了,等到小白龙化身为人,她不觉脱口而出:“阿烈,你知道千年前哪吒大闹东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吗?”
敖烈身子一僵。
又是哪吒。
不知什么时候起,时青寻有了很多关于哪吒的话题。
或许源于那个少年总是缠着她,像是阴雨连绵的梅雨季,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习惯带着一把应对的伞。
他很少给她适应一个人独自相处的时间,反而像是很清楚“习惯是件可怕的事”这个道理,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慢慢就浸透了她的生活。
敖烈摇了摇头,“彼时我还小,只听长辈说起此事,怒斥哪吒太子抽了敖丙兄长的龙筋,但具体因何而起……小寻,我并不清楚。”
面对时青寻,敖烈是坦诚的。
他从不欺骗。
时青寻似乎在出神,但不过一会儿,她就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众人都已随着观音去了后院,嫦娥正站在角落,见时青寻来了,连忙向她眨眼示意。
时青寻同敖烈说了一声“我们走吧,阿烈”,便随着嫦娥一起也往后院走去。
接下来的所有事都很顺利。
玉净瓶中的甘露成功救活了人参果树,镇元子也并非真想和孙悟空斗个你死我活。
相反,这位地仙之祖实则极为欣赏孙悟空,当场就设了香台要与孙悟空结拜。
说起来,镇元子竟然是个大帅哥。
之前受影视剧印象影响,时青寻还以为会是个白发苍苍的老道人呢。
不过,想想也是,仙人有法力能让自己永葆青春,或者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有魅力点,稍微将年纪变大一点点。
除了一些本身喜欢扮老的神仙,大多还是将外表保持在自己最好的年纪。
“清风明月,去取金击子,打几个人参果。”
镇元子又非常大方地吩咐仙童,用金击子敲下了十余个果子,邀众人一起做了一场人参果宴。
孙悟空先前去蓬莱岛叫了福禄寿三老来说情,此刻三老也在。
是故菩萨与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众师徒亦各拿了一个,帅哥版镇元子陪了一个。
嫦娥前阵子本就下了拜帖来,正好赶上宴会,自然也要给她,镇元子得知时青寻亦是唐僧师徒的朋友,又是王母身边的人,也拿了一个给她。
但是,他们漏了小白龙!
眼看着果子分完了,时青寻自然不好去问,毕竟本来就没几个果子。
只能等宴席开场了一会儿后,犹自出门去,打算将自己拿到的果子给了敖烈。
孙悟空也意识到了这回事,他当然也不好问,毕竟砸树的就是他,如今好容易事情了解,最后,只好跟在时青寻身后暗戳戳出门。
瞅准时青寻递给敖烈人参果的间隙,孙悟空又将自己的果子塞到她手里。
刚空落的手心又被填满,时青寻一怔,“猴哥……”
“俺老孙已经吃过了,不好意思,漏了小白师弟了。”孙悟空挠了挠头,是真的不大好意思,脸都红了一些。
时青寻其实并没有那么想吃人参果,不知怎得,明白了自己和哪吒或许出自同源之后,她觉得自己可能用不上这果子。
哪吒的佛莲之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无肉身,也是长生。
吃了感觉也是浪费,还有一个原因,她从前是人,反而不是那么执着于长生。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可正因短暂,大家都有非常认真地活着,她觉得所有经历都是有意义的,认真过完有意义的一生,死亡并非不能坦然处之。
“猴哥,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你的。”于是时青寻摇了摇头,又想还给他,“我不吃。”
猴哥也摇了摇头,心细温柔的猴,很快能精准找到痛点。
“小妹,你若不收我的,你看看敖烈愿不愿意收你的吧。”
“……”
果真,如他所言,时青寻回过头去,敖烈一副非常抗拒收下的表情。
“俺老孙早年就习得了长生之法,这果子于俺老孙而言,也就是尝个鲜,味道已经品尝过了,还不错,你也尝尝吧。”
他说得也在理,想了一会儿,时青寻没再扭捏,依言收下了。
看着敖烈乖乖把果子吃了,她却真没心思吃,将孙悟空给她的那枚收进了乾坤袋中。
又与敖烈闲聊了几句,她仍然觉得心事重重,最后选择拜别,又去向嫦娥等人请辞,一个人离开了。
*
时青寻没有回天庭。
她想了很久,从起初对哪吒自刎过的地方毫不在意,到如今,真的萌发了亲眼去看看的心思。
她只身去了东海。
当初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时,她也曾路过东海去花果山,给孙悟空摘了几次桃子。但东海的海域太大,要想找到哪吒确切是哪处海岸线自刎,并不容易。
不过她没有打算去找敖丙。
比之哪吒曾莫名其妙说起什么“你仍然在意敖丙”的话,还因此表现得很执拗。
其实,时青寻对自己所接触过的敖丙并无什么好感。
甚至莫名地,从第一次和敖丙相处时,她就有点抵触。曾经她觉得是她多心了,可随着确信自己曾经与这个世界有关联后……她觉得或许是潜意识在规避危险。
不用靠敖丙,她自己有查的方法。
神仙之所以是神仙,当然是因为神通广大,这不是说她自己神通广大,而是神仙的灵魂远比其他种族强大,如今的哪吒虽然无魂无魄,当年却有。
当年发生了那么大的事,灵魂的力量一定会在事发地留下痕迹,她和哪吒时常呆在一起过,想感应到,应该不难的。
可她没想到,她甚至并不需要感应。
——在云端,遥望东海,就像是有某种印刻在心里的指引,只要她想到了这件事,指引就变得清晰起来,令她不知不觉沿着某个方向飞去,直至落在悬崖边。
海浪的湿咸味一如往常,白日的海风并不凛冽,反而是温和的。
此刻的大海,极为静谧。
在日光的照耀下,一望无际的海有着浅淡的微风、慵懒的浪花,总会给人以一种包容的感觉,仿佛这里是温暖的港湾。
唯有海岸上的岩石,诉说着被侵蚀的痛苦,能叫人窥见一点暗潮汹涌下的危险。
风吹雨淋,海浪将岩层剥蚀地越发薄弱,千年前的血腥味自然是什么也无法再感受到,可时青寻依然在这里驻足了很久。
——这是与梦境中别无二致的地方,一致到,她可以轻易回想起她曾站在哪个位置,拉住了那个自刎的少年。
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晚霞为大海渡上赤色轻纱,海风强劲起来,她才渐渐远离了海岸线。
不远处有凡人的城镇,她打算再去那儿看看。
和想象中的差不多,东海边上自然有很多供奉东海龙王的观宇,凡人们将龙王奉为真正的海神,虔诚朝拜,以求风调雨顺,出海平安。
她还听到了很多顺着风飘来的低语。
“还好有龙王陛下庇佑,雨水充裕,今年又是大丰收的一年。”
“是啊,我家儿子昨日出海也是,本来还遇上了大浪,还好有我在龙王庙中求来的护身符,庇佑了他平安嘞。”
“天呐,真是万幸,那咱们还得多去给龙王陛下上上香。”
诸如此类,看得出龙王在这里的信用度极高,是个兢兢业业的好龙王,才能得来这么多香火。
可这只让时青寻更加迷茫,她不由得低头,细细思考着,可依旧想不明白……
哪吒曾说过,他抽敖丙的龙筋,是因为东海误了降雨的时辰,又因恼怒降下暴雨,害了无数人性命。
是这样么?
和她看到的并不一样。
正在这时,她走着走着,擡头,忽然发现了一座与众不同的观宇。
与众不同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引人注目,反而它很小,一眼就能望到里面,是一座毫不起眼的观宇,甚至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但这里,供奉的并不是龙王。
——而是一个无名的少年。
时青寻站在门口,朝里面看了好几眼。
许是因为没什么香火,观宇破败,连高堂之上供奉的金身像都是泥塑的。
隐约才能看出泥塑少年的眉眼俊秀无比,但他也没有着多华丽的衣裳,反而仅披着一件极为朴素的袍子,扎着十来岁出头时还会扎的总角,身形消瘦,加上单薄的衣着……
看着都有点像营养不良了。
人的雕刻作品总归有点抽象,一点也不像她认识的那个少年神明,甚至连她初次做梦时,他伫立在东海边,至少是个神,不至于这样骨瘦如柴的。
可不知为何,她觉得,这就是——
“姑娘,你是来拜他的吗?”冷不丁地,观宇门边窜出来一个老人。
因为她注意力一直集中在金身上,猛然间旁边窜出来个人,时青寻差点吓得后退一步。
抿了抿唇,时青寻平复下心情,询问着:“……他?这是哪位神仙,可有名讳?”
按理来说,人间供奉神仙都是很虔诚也很多规矩的,比如称呼上。
先前的凡人们都恭恭敬敬称东海龙王为“龙王陛下”,一般不会是直接“去拜他”这样的说法。
所以她才这样多问了一句,也是确认是否真是心中所想的人。
可这个老人家却摇了摇头,他说:“我也不知道观里的是不是神仙,也不知道他的名讳。”
“那为何给他建这观宇?”时青寻不理解。
老人家高深莫测地看了她一眼,笑了起来。
仿佛是许久没有人来朝拜这位观中的少年了,虽然现在天都黑了。但老人仍看得出来兴致很高,甚至,他开口解释的时候还想卖关子,勾起时青寻的兴趣。
“我告诉你,其实那些朝拜龙王的人,他们都拜错对象了!”
“……”
“那些人都是近年来才迁徙到村子里的,他们都不清楚,而老夫我,才是村里一脉传下来的土生土长的后人。”
时青寻很给面子,“老伯,他们都不清楚什么?”
老人家又神秘兮兮笑了起来。
时青寻:……
精准闭麦是这个世界人人都有的技能吗?
等了一会儿,见时青寻并没有继续捧哏的意思,老人挠了挠头,终于不再卖关子。
“我们这村子,有一个祖宗留下的传说。传说中,龙王并非勤恳降雨,爱护凡人,他本来是一条恶龙,并不顾凡人死活,甚至是草菅人命。”
“千年前,这片地方久未降雨,先祖们祈求上苍,可苍天并不回应,求助无门时,这观宇里供奉的少年出现了。他凭一己之力抽了恶龙龙筋,还特意以龙心示众,简直是大快人心。”
“可东海的龙不肯罢休,他们又降下暴雨,直到少年人又去了一趟东海边,一切才停息下来。”
故事这就讲到了最后。
老人家以一声叹息结束了故事,“再后来,就没人见过这个少年了。”
凡人的传说总是很简短,寥寥几句,不会有更多详细的描绘。
因为有些是编造的,有些则在人短暂的寿命中渐渐消弭,代代相传留下的故事只会越来越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