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秦攻略 > 第333章 皇帝心事

第333章 皇帝心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333章皇帝心事

赢政道:「你常说治理国家要脚踏实地,西域地远,也不如匈奴,若他们能够一直称臣就好,你该在国事上更用心。」

「父皇教诲,儿臣铭记在心。」

赢政拨开一个核桃,喂给扶苏怀中的孙女,面带笑意道:「礼在信中是如何说的?」

扶苏从妻子手中拿过了信纸,而后递给父皇,道:「这是他的信。」

赢政擦去手上细碎的核桃壳的碎屑,接过纸张打开看著。

信中都是礼说著他自己的近况,以及问询家人的言语,在信的最后才说起了他的难处,以及他说等他治理好了,就去走一趟万里长城,再回家。

赢政道:「这孩子大可以早点回来的。」

扶苏颔首。

「你打算怎么帮他?」

扶苏道:「说不上帮他,涉间的想法是对的,车师可以成为大秦在西域屯兵的兵镇,但绝无可能成为第二个潼关。」

「不要把人或事想得太多,现实多数时候都是不如意的,希望礼不要将要求抬的太高,有时得过且过才是常态,像潼关那样的成功才是偶然。」

赢政重复道:「得过且过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

扶苏颔首,道:「儿臣治理国家这些年,深有体会。」

素秋这孩子到了一个新地方,反倒不像他的两个哥哥那样高兴又好奇,这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很警惕。

现在她坐在母亲的怀中,抱著母亲的脖子,目光警惕地看著四周。

这孩子十分怕生,小时候就是如此,除了皇帝与夫人,谁抱都不行。

田安一来,行宫内的厨子自然就让开了炉子,让这位大常侍来准备饭食。

今天行宫的饭菜很丰盛,在来时田安就准备了不少,其实行宫也准备了许多,一时间肉菜都端了上来,几张桌案都放不下。

饭后,扶苏与父皇,老师三人走在骊山的山道上散心。

扶苏见到骊山上的烽燧又被重建了起来。

当天色到了黄昏时,皇帝一家才离开骊山。

这一次,皇帝来骊山没有提及要请两位老人家回咸阳的事。

骊山行宫的温泉宫殿内,赢政泡在温泉内,道:「李斯,若是再走一次东巡,你还走动的吗?」

「臣老了。」

赢政道:「嗯,朕也老了。」

李斯没说的事是现在的皇帝正值壮年,这位新帝是一定会东巡的,到时候这个天下恐怕都不一样。

李斯与新帝说的都是实话,他每天早晨都会坚持爬山看日出,等到黄昏时分就坐在山上看日落。

周而复始过了这几年,对李斯而言这几年是他所过的最轻松的几年。

又是日落的时刻,李斯坐在山上看著远处的景色。

这天下肯定会不一样,现在坐在山上放眼看关中,关中早已如十年前不一样了。

夜风吹在身上还有些凉意,但李斯不为所动依旧看著远处的落日。

「丞相,这是咸阳送来的。」

李斯拿过卷宗,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其中所写的都是丞相府官吏的名册。

皇帝依旧没有再立丞相。

看罢,李斯叹息一声才缓缓站起身往山下走去。

正一步步往山下走著,李斯想到了一个事实,皇帝将诸子圣贤的话语写在了那些书中,恐怕以后再也没人说,师承法家。

法家没了————诸子百家从此真的不会再有弟子了。

皇帝用造纸术与印刷术,真的彻彻底底地掌握了书籍的传播权。

藏在这个正在变化的天下背后,是皇帝一次次集权之后所达成的成果。

新帝五年,秦新农历二月。

关中的气候依旧寒冷,今天是这一年的第一次廷议,除了本就该站在章台宫的群臣,在章台宫外还有一列列关中各县的官吏。

皇帝要求每年廷议开始时各县的县令也必须到场。

这关中的官吏一年比一年多,治理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正常而言,官吏越多,那么群臣也会更轻松才对。

可如今人手是越来越多,但各县的官吏依旧是一样的忙,有的甚至是更累了。

廷议一如既往,到了午后才结束。

扶苏去高泉宫与妻子用了饭,便回了章台宫内。

内侍将群臣的奏疏整理好之后,放在皇帝面前。

不多时,皇帝已经批覆完了一部分。

右相冯去疾脚步匆匆走入章台宫大殿,行礼道:「禀皇帝,有陈平奏疏递交。」

扶苏颔首。

田安接过奏疏放在皇帝的面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