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发(1 / 2)
夜风裹着隐约的寒意钻进机库,李凯大步流星地走来,胸腔因急促的奔跑而微微起伏。
他站定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随即弯腰放下沉重的战术背包,一件一件的把里面东西掏出来,整齐的放在地上。
然后迎着秦朗几个人好奇的目光,认真的指着每一样物品介绍起来,
“高爆炸药分了两包,每包1.5公斤,我和大强子一人携带一份,大强子携带为备份,”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取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炸药包,一边递给大强子,“用军工级防水真空袋层层密封了三层,就算在极寒环境下长时间存放,也绝不会失效。”
接着,他从背包侧袋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防爆合金盒,打开时内部的缓冲泡沫清晰可见,
“雷管和导火索单独存放,导火索是特制型号,外层裹了防冻防水涂层,就算遇上零下二十度的冰雪里,点火成功率也能保证百分之百。”
李凯同样也交给了大强子,作为备份,
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掌心大小的黑色仪器,按键处泛着淡淡的荧光:
“这是技术部最新研发的遥控引爆器,有效引爆距离三公里,能在安全区域远程操作。我已经在低温测试箱里模拟过极端环境,性能完全稳定。”
秦朗伸手接过引爆器,熟练的打开测试模式,
然后按动开关的瞬间,屏幕骤然亮起,绿色的“正常”字样伴随着数据跳动清晰呈现。
他满意地点点头,刚要开口部署下一步工作,
就见明华抱着笔记本电脑快步跑来和一袋东西匆匆走了过来。
“组长,搞定了!”明华把电脑放在临时搭建的金属桌台上,屏幕上跳动的蓝色波形图格外醒目,
“我已经把白象国军方的常用通信频率、加密频段全部录制解析,到时候能实时监听他们巡逻队的动向,甚至能捕捉到无人机的指挥信号,必要时可以接管他们的无人机指挥。”
她又指了指电脑旁折叠整齐的卫星天线,“这个是轻量化折叠款高频天线,展开后信号接收半径能覆盖五百公里,就算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也能稳定接收卫星信号。就是体积偏轻,我带了高强度地钉和防风绳,到时候固定好就行。”
“还有卫星电话,”明华补充道,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加密界面,“用的是总部专属加密频道,双重加密协议,就算被截获也无法破解。而且内置了定位模块,总部能实时追踪咱们的位置,一旦出现意外,救援信号能第一时间发送。”
大强子这时蹲下身,硕大的背包在他手中显得格外轻便,他从里面掏出四个墨绿色的急救包,逐一分给众人:“每个人都清点清楚,里面的东西缺一不可——无菌条形纱布、弹力三角绷带、防冻凡士林、快速止血粉,还有两支镇定剂,全都是真空密封包装,防潮防摔。”
他顿了顿,又指了指每个人背包后侧挂着的防水油布包:“这是求生包,老规矩大家都懂。里面有三支铅笔型照明弹,点燃后能持续发光十分钟,紧急情况下可用于求救;防水火柴、军用罗盘、高清纸质地图,还有够三天食用的压缩饼干和能量棒,都是保命的东西,这些不用我强调了吧。”
秦朗抬手看了眼手腕上的军用手表,荧光指针清晰地指向凌晨两点四十分,距离预定出发时间仅剩二十分钟。
他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位队友:“最后检查一遍装备,尤其是李凯的炸药、雷管和明华的通信设备,到了喀喇昆仑山脉,一旦出现故障,根本没有维修的条件。”
他特意看向大强子,加重了语气:“潜入路线再确认一遍,不能出任何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