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140

分节阅读 114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要跑”当在阿克莫拉的蔡锷接到朗帕多的电报后,初时还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仔细看了一番地图,对照朗帕多等人的分析,蔡锷也隐隐感觉到苏军向西坡撤退的可能xg不是没有。

不过在蔡锷心中,这个可能xg不算很高。七八十万大军的撤退,岂是说撤就能撤的,在他们周边,就是阿拉斯加一百多万大军,八十万大军要撤,动静小不了,苏军就这样撤退,成功的几率其实并不高,万一被阿军追击到野外包围,他们会死的更快更惨。

“不是没有可能啊,俄罗斯人在乌拉尔山生活了数百年时间,也许真有我们不知道的路线可以供他们撤退呢。”这时站在蔡锷身边的伍靖松也看着地图说道。

蔡锷皱起了眉头,考虑了一下道:“就算有我们不知道的路线,也必定不是什么通天大道。八十万大军要撤到什么时候,而且不要忘记了,虽然乌拉尔山整体高度都不太高,海拔都是数百米上下,但西坡缓东坡陡,从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撤退,他们八十万大军是需要爬陡坡的,若是走大道的话,那不用说,早八百年就被我们发现了,他们不可能掩饰得了自己的行动。”

伍靖松听了蔡锷的分析,最后也点了点头,再看了看朗帕多等人的电报,也觉得朗帕多等人似乎有些过于敏感了。

不过就在这时,一名参谋急匆匆的跑来道:“报告,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部传来急电,负责切入叶卡捷琳堡西郊的第五重装集团军遇到大股苏军,根据番号显示,这应该是来自西坡的乌法方面军,原属于莫斯科的禁卫第二集团军。火力非常凶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部判断,此前应该还在西坡的乌法方面军余部二十万人,可能已经秘密进入了东坡,并沿西伯利亚铁路至叶卡捷琳堡布置了一道阻击线。”

“什么,阻击”蔡锷愣了一下,拿过电报看了一眼,又转身盯着地图,然后拿起笔,沿西伯利亚铁路线向西从叶卡捷琳堡直至欧洲的喀山划了一条线,这是西伯利亚铁路的正线。而喀山以南就是乌法,乌法本是直接与车里雅宾斯克东西相通的,现在车里雅宾斯克在阿拉斯加手里,所以乌法方面军早已经北移,虽仍称乌法方面军,但部队却早在5月下旬便移到了北面的喀山至叶卡捷琳堡铁路沿线。

“乌法方面军提前进入叶卡捷琳堡还说得过去,毕竟我们此前并没有完成封锁叶卡捷琳堡以西铁路的任务,但为何他们要布置阻击防线而且这是放在野外,阻击的对象是第三方面军的重装部队,乌法方面军除早已经进入叶卡捷琳堡的部分部队外,就只有二十万人了,装备肯定比不上我们的第三方面军,他们能阻击几天真想加强叶卡捷琳堡的防守,他们就应该进入叶卡捷琳堡的防御圈,凭坚固的工事固守才有可能希望多撑上一段时间。”伍靖松也很意外。

蔡锷马上道:“不,他们进入叶卡捷琳堡,一旦我们切断铁路,他们不同样被我们包围,没有补给jio通线,他们最终也是跟其他苏军一样等死罢了,所以他们的阻击应该是有些特殊的目的。”

“特殊目的”伍靖松也点了点头,一脸深思这sè。

“他们真的要跑”几乎同时,蔡锷与伍靖松两人愕然相对。

他们原本还认为朗帕多等人的分析有些小题大做,认为八十万的苏军要撤很困难,走大路没法隐藏,走小路的话八十万大军不知撤到何年何月。

但现在看来,苏军的确要撤,而且根本没有打算隐瞒,他们似乎也知道秘密撤退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采用了最光明正大的办法。

乌法方面军二十万大军在此之前沿铁路进入东坡,然后沿铁路至叶卡捷琳堡布置阻击防线,确保这一段铁路的控制权,而阿军最近的就是第三方面军,但主力却是叶卡捷琳堡南面,面对二十万由白俄罗斯和莫斯科主力苏军组成的乌法方面军,第三方面军也必须要有优势兵力才能尽快击败这支苏军。但就算阿军集中全力攻击这道阻击线,从调动到击破最少也需要五天以上,五天时间,足够他们撤走大部分军队了。

下塔吉尔距离叶卡捷琳堡不过两百公里,有铁路相通,所以只要有五天时间,不说叶卡捷琳堡,即便是下塔吉尔的军队都能通过铁路快速撤走。就算阿军机械化力量再强又如何,能比得过火车的运力和持久速度

“我们大意了,朗帕多他们的分析一点错都没有,苏军早已经打定主意撤退,他们的乌法方面军余部进入东坡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甚至我们还以为这支部队应该还在西坡某段铁路上向叶卡捷琳堡前进,现在看来,他们用了障眼法,还在铁路上的只是幌子,事实上这支乌法方面军也许早一两天就进入了东坡。”蔡锷摇头叹道。

“现在怎么办,敌军阻击线已经布置好,就算我们现在立即调动第三方面军的所有部队折向叶卡捷琳堡西部,也需要时间,这么大的部队光是调动也要一两天时间,要攻破这道阻击线少说也要三天,而除了第三方面军,也再没有其他部队赶得及来攻打这道阻击线,也许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脱了。”伍靖松颇为遗憾的道。

第三方面军已经是最近的实力最强的部队了,周边其他部队距离远不说,数量也要少于第三方面军,不可能放弃其他方向的包围,集中到叶卡捷琳堡以西来攻打这道阻击线。第三方面军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就代表着苏军的这次行动事实上已经成功了。哪怕因为这次撤退,乌法方面军会成为最后牺牲的代价品,但苏军能撤出七八十万大军,也绝对是一次无比成功的撤退行动了。

蔡锷也一脸的遗憾和懊恼,他早该想到随着第四方面军取得惊天大胜,兵锋直指伏尔加后,苏联人将会更关注伏尔加的安全,对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这两个东坡孤城必然会没有太多的jg力来兼顾了。这里的地位已经下降,既然如此,苏军的战略肯定会有所调整,反正保不住叶卡捷琳堡和下塔吉尔了,那么如果可以撤回这里的七八十万大军,也将大大缓解苏联在兵力上的劣势。

“我们已经犯下了大错,目前唯一能挽回的就是像朗帕多说的那样,立即发起追击堵截行动,能追歼多少就追歼多少,能堵截多少就堵截多少,最重要的是要尽最快速度拿下乌拉尔山,不能给苏军时间在乌拉尔山布置好新的防线。乌拉尔山西坡缓东坡陡,若被他们控制乌拉尔山,我们以后要从这里越过进攻欧洲,就完全要靠仰攻,苏军则是纯粹的居高临下,占尽地势,所以乌拉尔山必须全线由我们掌握。如此不但可以凭此守护未来乌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