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1895淘金国度 > 分节阅读 1188

分节阅读 11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切只因为这几个方向的军队同样属于前线军队,他们面对的是同样强大无比的阿拉斯加及其盟军,曾在乌拉尔和中亚打得苏联红军狼奔鼠窜的军队。

空放着这么多军队却不能西调,苏联从朱加什维利以下谁不痛惜。这也进一步让朱加什维利感觉到了与阿拉斯加及其为首的海约组织议和的迫切性。

虽然8月9日,阿拉斯加外长杨国平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已经展开过非正式会谈,阿拉斯加也表示出了对议和的兴趣。但毕竟只是非正式会谈,还没有任何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朱加什维利还不敢大规模的调动其他方向的大军。

8月10日,海约组织其他成员国派出的多国联合代表团抵达新乌津斯克,8月11日,哈利法克斯和科德尔赫尔乘机抵达新乌津斯克,直到8月12日,这些人全部到齐,第一次正式和谈才正式召开。

而此时朱加什维利同时发出了两条命令。

第一条是向西部前线发出的,指定布琼尼做为统帅部代表负责指挥对德作战,要求收缩兵力退守明斯克、基辅等大城市,凭借坚城要塞尽量拖住德军的前进脚步,为未来东、南、北三线兵力西调增援反攻创造最好的基础。

第二条是发给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和谈代表团的。要求代表团以最快速度完成谈判,为大军能尽快西调奠定基础。当然同时有一封密电是交给了莫洛托夫的,在这份密电上,朱加什维利只有一个指示,以保证和谈成功为前提,可以对阿拉斯加及其盟国的要求给予最大限度满足。

这个最大限度的满足,已经足以表明朱加什维利对这次和谈成功的迫切心态了。按照朱加什维利的说法就是现在的苏联已经没有选择,苏共也没有更多的选择,苏联人民更没有其他选择,只要保住政权,只要保住苏联的存在,获得阿、英、美三国在未来苏德战争中提供最大的支援,那么苏联的希望就还在,法西斯军队就永远也不能侵占摧毁苏联。至于阿拉斯加这些帝国主义侵略者,未来的苏联终有一日可以强大起来,现在的付出终有一日可以百倍索偿回来。

密电是在上午的第一轮会谈无果的情况下,朱加什维利特别发给莫洛托夫的,在这封密电的指示下,8月12日当天下午,莫洛托夫强烈要求立即召开第二轮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莫洛托夫一改此前的态度,对于阿、中等国的要求几乎都是一口应承,应承之爽快,大出杨国平的意外。

按照莫洛托夫的态度,阿拉斯加几乎已经可以保证拿到超过预期的收获了,不过和谈对于阿拉斯加来说只是一个幌子,除非苏联可以付出更大的代价。代价大到可以与苏联覆灭后阿拉斯加所能取得的收获相比,只有那样,取消新攻势才有意义。因为那时即便发动新攻势也不会有更多的收获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发动新的军事行动了。

新乌津斯克,正位于萨拉托夫东南三百余公里处,阿拉斯加南乌拉尔省乌拉尔河以西土地的西北边缘的一个人口不过万余的小镇。

这个小镇不属于南乌拉尔省的范围,虽然阿拉斯加军队控制了这个苏联边境小城的一半,但包括镇区在内的另一半都是苏军控制之下。是阿苏双方对峙的第一线。

当然在和谈预定在此召开后,双方军队已经各退三十公里,阿军退回南乌拉尔境内,苏军也撤出了镇区,整个新乌津斯克现在来来往往的基本上全是苏阿英美中等国的外交谈判代表和随员以及负责保护这些人员的警卫人员。至于这里原来的居民早在阿拉斯加打到这里后就已经逃往了后方的萨拉托夫等地。

小小的新乌津斯克现在就分成了四部分,东部是由阿拉斯加及盟友也就是海约国成员的代表们和随员的居所,西部则是苏联代表和随员及警卫的居所,英美调停代表则全部居住在南部,而最后剩下的北部也是原来的镇中心所在,镇中大部分设施相对较好的办公场所都位于此处,所以这里就成为了双方和谈的地点,每天居住在东、西、南三面的代表从住所出发齐聚这里进行谈判。

一切都表现的经渭分明

东城,一座原本只是民居的两层小楼,现在是阿拉斯加代表团团长杨国平的居所。

此时的杨国平就坐在当中的单座沙发上,在他的两侧连排沙发上则坐着中情局副局长马长福,以及刚刚到达的军情局局长马天上将。

“苏德战争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杨国双手平放胸前,沉思片刻然后看向马天道。

马天马上回答道:“堪称势如破竹,有如雷霆。到今天为止,战斗一共进行了六天了,德军凭借突然进攻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经动员和集中并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其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推进到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经逼近至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北方集团军群则已经渡过了位于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北部的西德维纳河,总体来说,六天时间,德军已经在苏联西部推进了三百多公里。”

马天停顿了一下又接着道:“面对有备而来的德军,苏军猝不及防,苏联政府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把前沿军区改为方面军,成立了苏军统帅部,但由于大量工作未能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绪,因而在战争开始时严重失利,由于苏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等原因,致使到现在苏军已经有20个师被全歼,33个师人员武器损失过半。还已经损失了超过千辆火车的军火,千门大炮和近千架飞机,近千辆坦克,被俘的苏军已经超过十余万。保守估计,苏联原在西部的可战兵力已经不足七十万人,大部分正在向基辅集中,而明斯克只有不到二十万人,估计很难抵抗德国人的进攻,随时可能沦陷,一旦明斯克沦陷,苏联包括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可能都会面临崩溃。”

“这么说,苏联的形势是很不乐观了。”杨国平微微点头道。

这时马长福呵呵笑道:“不但是很不乐观,而且可以说是极其不乐观,现在在西部肯定不会有什么作为,他们唯一能做的其实就是尽快完成与我们的和谈,然后尽快大规模抽调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大军去抵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