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二乔:香儿,快去把夫君抢回来!(1 / 2)
成都。
刺史府。
中门缓缓打开,一人快步走下台阶。
“久闻先生大名,彰未能远迎,还望见谅。”
“刘巴(蒋干)拜见使君。”
“二位远道而来,快快免礼。”刘璋伸手道:“酒宴备下,还请入内一叙!”
“谢使君美意。”二人随刘璋一同入内。
正堂,双方主客落座。
“子初先生的大名,纵使我在益州也多有耳闻,倒是这位先生...”刘璋歉意道:“恕刘某孤陋寡闻。”
“我来介绍。”刘巴当即道:“蒋干蒋子翼,淮南人士,辩才独步江淮。”
“曾在曹公麾下效力,与如今大名鼎鼎的周郎,更是同窗好友、关系莫逆。”
“原来是子翼先生,失敬失敬。”
一听跟曹操、周瑜都有关系,刘璋立马肃然起敬。
“使君客气,区区薄名,让您见笑了。”蒋干十分谦虚。
“二位先生主动来访,可有什么需要刘某效劳的地方?”刘璋试探询问。
面对刘巴、蒋干二人主动登门,刘璋的确一头雾水。
一个荆州人、一个扬州人,突然跑来益州做什么?
也幸好刘巴名声够大,刘璋确实听说过,便有了刚才的一幕。
“不瞒使君。”刘巴自嘲道:“两个末路之人,眼下无处可去,乞望使君收留,我二人愿在帐下听用,感激不尽!”
刘璋闻言一愣,诧异道:“刘某若没听错,二位是要来投...?”
“正是。”蒋干点头承认。
得到肯定答复,刘璋大喜过望。
曾几何时,竟然也会有大贤之才,主动来投靠他刘璋?
这是在太令人意外与欣喜...
刘璋有自知之明,自问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英豪,自守益州都内乱不断,对人才更是毫无吸引力。
别说外地大贤来投,本地有见识者,都不愿为刘璋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来了两个“大腕”,刘璋兴奋的同时不免有些奇怪。
“在下自问德薄,何德何能可让二位青睐?”刘璋问出心中疑惑。
“还望使君恕罪。”刘巴苦笑道:“我为曹公招降荆南,奈何周郎占据荆州。”
“既不能北上归于曹公,又不能留在家乡安定,只能客走他乡求一个庇护。”
“在下也是一样。”蒋干拱手道:“我本为曹公帐下掾属,受命前去游说周郎投降,怎料中计害的曹公大败...”
刘璋听罢恍然大悟,明白二人都是走投无路,这才前来益州投奔。
不过刘璋对此不以为忤,反而多了几分心安。
倘若没什么理由来投,才教人更加奇怪呢。
“二位先生不必客气。”刘璋大度道:“能帮到两位,也是刘某的荣幸,往后尽管留在成都,衣食用度方面绝不亏待!”
“多谢使君!”二人同时致谢。
以曹操旧部的身份前来,是为了跟周瑜做切割,以免露出什么马脚。
“来来来。”刘璋开心道:“咱们痛饮!”
“使君请。”刘巴、蒋干非常给面子,一同举杯敬酒。
刘璋开心有贤才来投,二人也有意奉承,一时间自然宾主尽欢。
就这样,刘巴与蒋干二人,顺利在留在刘璋手下。
先摸清楚情况,再找机会向刘璋谏言,把刘备拒之门外...
————————
江东。
孙权带着万余大军返回,灰溜溜回到京口。
“主公。”诸葛瑾禀报道:“张公求见。”
“不见!”孙权想都不想直接回绝。
张昭前来还能干什么,自然是来数落他这个吴侯...
“闪开!滚开!谁敢拦我?”
外边隐约传来叫骂声,孙权不由脸色一变,就要作势起身离开。
但显然已经来不及,吹胡子瞪眼的张昭,拄着拐杖健步如飞而来。
“主公为何避而不见?!”
“呵呵~”孙权干笑一声,“刚回来,有些劳累...”
“劳累?”张昭不客气道:“是怕老朽说什么不敬之言,导致您脸上无光吧?”
“我是哪种听不进谏言的人吗?”孙权深吸一口气,“张公有话不妨直言。”
“好,老朽就冒犯了!”张昭当即道:“敢问主公出兵半载,有何收获?”
“赤壁破敌...”
“那是周瑜之功!”张昭不客气打断,“何况赢了有什么用?什么好处都没捞到,不过自掘坟墓而已!”
“老朽早就说过,归顺曹公、正合天意,主公仍不失封侯之位。”张昭痛心疾首道:“可现在呢?”
“杀曹公二十万大军的罪责,也有主公一份,现在想投降也没机会了!”
孙权闻言脸色铁青,怒道:“张公慎言!”
“江东三代基业,岂能拱手让人,哪有这么败家的?”
“五万大军仅存万余,论败家谁也不及您本人!”张昭唾沫星子横飞。
孙权简直要气炸了,奈何张昭说的是事实,根本反驳不了。
加之此人德高望重,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孙权还拿他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