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严颜:臣有一计,可使益州失而复得!(2 / 2)
不走?
谁知道身后的追兵,到底是不是冲着刘备?
走?
又怕这等举动惹恼蒋干。
张鲁可谓进退失据,心中大骂蒋干傲慢...
“主公。”阎圃言简意赅道:“降吧...”
“你...!”张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主公息怒。”阎圃叹息道:“此人的态度您也看到了,势比人强啊!”
“就算咱们拒绝,且能够顺利回到汉中,又能如何呢?”阎圃苦口婆心道:“周瑜天下名将、实力强大,更别说已经占据蜀中。”
“留在河畔的益州军,肯定已经被周瑜招纳。”阎圃继续道:“日后轻轻松松,就能凑出十万大军。”
“挥师北上,如之奈何?”阎圃无奈道:“届时,免不了沦为阶下之囚。”
听罢阎圃的描述,张鲁不由面色惨白。
“反之,您若能识时务,也算投诚有功。”阎圃继而道:“不敢说未来如何,至少平安一生、富贵一生,不难!”
“再者说。”阎圃又道:“您本就无意争霸,醉心于修道。”
“眼下投诚周瑜,不正遂了您的心愿,余生都能安心注解道家经典么。”
历史上,张鲁也是给《道德经》做注解的人,是这方面的专家。
“可我三弟...”张鲁不甘道:“多半就是死在周瑜手上啊!”
张徵留守葭萌关,已经确定身死道消,这笔账肯定要算在周瑜头上。
“飞升了...飞升了!”阎圃连忙强调。
由于自身家族的特殊性,张氏族人每当身死,都会对外宣称“飞升”,用来愚弄普通教众。
当然,眼下就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
“主公。”阎圃深吸一口气,“正因为您的两位弟弟飞升,您才更应该投诚,否则张氏一门岂非彻底断绝?”
张氏本就让刘璋灭门一次,只剩下张鲁弟兄三个。
这次蜀中战事,张徵、张卫二人先后身死。
如今张氏家族,也就只剩下张鲁一脉。
虽然张鲁有儿子,而且数量还不少。
但若是负隅顽抗,最后被周瑜攻破汉中,恐怕一个也活不了。
不如早早归降,至少能保住这一脉的香火。
“倘若主公再身死道消,天师道可就要彻底灭亡。”阎圃反问道:“您忍心张氏的家学断绝吗?”
“我要提条件!”张鲁一咬牙、一跺脚,“周瑜必须让我传教,把天师道发扬光大。”
“只要您愿投诚,想来其他都好商量。”阎圃拱手道:“主公,属下过去?”
张鲁喟然长叹,黯然道:“去吧...”
“喏。”阎圃拱手一礼,转身朝着树下而去。
看到阎圃这么快前来,蒋干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知道这波又稳了...
——————
某处。
临时搭建的小帐篷里,刘璋与严颜相对而坐。
“老将军,咱们停在这里不走,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刘璋惊惧道:“我刚才看到有舰队顺流而下...”
“主公安心。”严颜嗓音嘶哑,“此处十分安全,不会有人找到。”
“老将军,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刘璋忧心忡忡,“要不去找周瑜投降?”
刘璋跟张鲁有旧恨,与刘备有新仇,但与周瑜之间...
若不考虑益州被周瑜占领,实则二人之间过节并不大。
最多,就是当初没有卖盐的事情,想来也不至于身死。
“主公切莫如此言语。”严颜严肃道:“请您暂且忍耐一二,老朽会想办法,帮您夺回益州、赶走周瑜!”
刘璋闻言一呆,不但没啥感动之情,反而觉得老头疯了...
就凭身边几十号人,还妄想夺回益州,这不是开玩笑嘛?
“报~~~”
“启禀老将军,派出去的斥候都回来了。”
“传!”严颜精神一振。
不多时,几名斥候前来禀报。
“启禀老将军,周瑜方面派出一营人马,朝米仓道方向追去。”
“启禀老将军,周瑜方面派出一营人马,驾驶战船顺流而下。”
“启禀老将军,周瑜方面留守葭萌关的兵力,大概有几千人。”
“启禀老将军,周瑜方面已经归拢溃军,先驻扎在刘备原来的大营。”
河畔三座大营,周瑜的烧了、刘璋的烧了,也就刘备的大营还完好。
“知道了。”严颜挥手让斥候退下,转而看向刘璋,道:“主公,咱们翻身的机会来了!”
“怎讲?”刘璋半信半疑。
“周瑜入蜀所带兵力,不过三万而已。”严颜沉声道:“留守葭萌、追击刘备、操控舰队,这三波人肯定用的都是荆州军。”
“为何?”刘璋好奇道。
“益州军刚到手,周瑜还使唤不动,也不敢真正任用。”严颜幽幽道:“只能用更为心腹的益州军。”
“这三波人派出去后,周瑜身边还能剩多少荆州军?”严颜笃定道:“最多两万多而已。”
“然后呢?”刘璋忙不迭追问,还是没有明白。
“两万多荆州军,能敌得过五万益州军吗?”严颜沉声道:“且容老朽悄悄溜回去,暗中重掌益州军。”
“届时暴起发难,定能打周瑜一个措手不及!”严颜抱拳道:“大军降而复叛、益州失而复得、胜败在此一举!”
“老将军...”
刘璋听罢又惊又喜,激动道:
“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不敢。”严颜垂首道:“唯愿主公不用屈居人下、沦为阶下囚而已。”
“老将军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刘璋二话不说,直接就给严颜磕了。
遇到这样的忠臣,就算磕十个八个都不过分。
严颜见状愈发动容,颇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主公快快请起,老朽这就去为您解决周瑜、夺回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