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争论:刘巴与庞统的矛盾。(2 / 2)
就这样,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二女的关系迅速拉近...
前院。
周瑜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正坐在案几前批阅公文。
“子方来信,与江东方面的商业已经打通。”周瑜振奋道:“卖冰给孙权、卖盐给世家,这条商道铺开后,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
下首,庞统很没坐相,一边喝着冰镇酒水,一边听周瑜“汇报”。
作为一个纯参谋,庞统向来不碰政务,只负责出谋划策。
“主公慧眼识珠。”庞统乐呵呵,“麋芳虽无大才,但在商贾方面却是奇才。跟着大耳贼不得志,却能在主公手下展现才能。”
“为人主者,鸡鸣狗盗,亦不可或缺啊。”周瑜轻笑道:“各尽其用、各司其职,才是上上策。”
“然也。”庞统非常认可,转而道:“既然江东的商道打通,接下来就该轮到曹操了,想来不会太顺利。”
“这是必然,曹操可比孙权强多了。”周瑜又道:“不过曹操也有曹操的难处,接下来的精力不会放在通商这等小事上。”
“哦?”庞统闻言思忖片刻,笑道:“莫非西北有异动?”
“果然瞒不过士元。”周瑜颔首道:“细作来报,西北各路军阀集结,听闻是要对刘备进行围剿,此事士元怎么看?”
“属下不看好此战。”庞统摇头道:“一群乌合之众罢了,不会给刘备造成太大困扰。”
“士元还是这般看好孔明。”周瑜不觉意外。
“一方面是看好孔明,一方面是不看好这些杂鱼。”庞统随即道:“倘若曹操率领精锐亲临西北,情况自然有所不同。”
“但只凭这些小鱼小虾...”庞统连连摇头,“绝对会被孔明玩弄在股掌之间。”
“管他呢。”周瑜满不在乎,“曹操的精力被刘备牵扯,视线放在西北地区,对咱们也是一件好事。”
秋收未至,周瑜没有充盈的粮草支撑。
自然,无论任何军事行动都掺和不了,也就无法参与其中。
不仅如此,就算有粮食,周瑜也不想掺和战事。
从益州出兵西北,大军要穿越秦岭山脉,粮草更是要走蜀道...
一趟下来的消耗,绝对是天文数字。
光是想一想,周瑜就瞬间没任何兴趣。
更别说当下的首要任务,乃是消化刚占领的益州,稳定内部、休养生息、发展农商。
在一统南国之前,周瑜的视线绝不会多看一眼北方。
秦岭、淮河以北,都不是周瑜的“菜”。
这时,刘巴不紧不慢而来。
“子初来了。”周瑜招呼道:“坐下说话。”
“谢主公。”刘巴落座后,开口禀报,“主公,按照子方的意思,已经把蜀中所有织女都登记造册。”
“我意,在成都周边建造厂房,由衙门统一提供食宿,包括纺织所用的器械。”刘巴继续道:“在农闲时节,对蜀锦进行集中生产。”
“嗯。”周瑜点头道:“就按照你们的想法来,我对此没有意见。”
“还有一事。”刘巴继续道:“张鲁从青城山来信。”
“何事?”周瑜不自觉直起腰。
“呃...”刘巴尴尬道:“想让咱们配一些医师。”
随着张鲁率弟子门人,开始尝试研究火药,死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直接炸死还好...按照天师道的说法,直接就飞升了。
但没炸死的就受罪了,肯定需要医师进行治疗。
符水?
那都是糊弄老百姓的玩意,张鲁还不至于自己骗自己。
“此事倒是我忽略了。”周瑜当即道:“从军中挑选一些军医过去吧,他们比较擅长外伤。”
“喏。”刘巴点头答应。
“说起来。”周瑜提醒道:“在成都建立书院、医馆的进展如何?”
此前,周瑜就在荆州地区,实行免费的医疗教育。
前期也花不了几个钱,但对于收拢民心有很好的效果。
拿下益州后,周瑜就想着故技重施,让百姓快速认可新政权。
“回主公。”刘巴开口道:“医馆、书院都建好了,药材、书籍也都准备妥当,不过主事人选尚未确定。”
硬件都好说,无非砸点钱就行。
主要的还是主事人,尤其是医馆方面。
荆州有张仲景负责,益州这边尚且没有合适人选,神医毕竟是少数。
“张榜告示。”周瑜下令道:“在境内遍访名医。”
“喏。”
“书院的祭酒,总不至于找不到人吧?”
神医稀缺,但大儒肯定不缺。
各州各郡,总会有一些名声在外、德高望重的长者大儒。
“确实有个人选。”刘巴回答道:“此人名叫谯周,乃蜀中有名的大儒。”
“出身书香门第,自幼丧父,长而好学,精于六经...”
刘巴开始介绍谯周,庞统听得连连点头,周瑜则是眉头紧锁。
正常而言,谯周无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对于熟知历史的周瑜来讲,对于谯周就没什么好观感。
历史上,谯周正是蜀汉投降的最大推动者。
让一个投降派来负责教书育人,周瑜下意识就有些抵触心理。
“主公可是不满意?”
庞统注意到周瑜的神情,不由出言询问情况。
“主公有所不知。”刘巴连忙补充,“谯周本就在蜀中广收门人弟子,无偿传授他们学问。”
“若让此人担任书院祭酒,绝对事半功倍,能得到蜀中学子的认可。”
刘巴不说还好,一说周瑜眉头皱的更深。
倘若是个无名之辈,周瑜还能直接否决。
可听刘巴的意思,谯周隐隐是众望所归。
周瑜若是否决,不仅无法收拢民心,甚至会有损民意...
“再说吧。”周瑜搪塞一句,“改日得闲,让我见见此人。”
“也好。”庞统察言观色,帮腔道:“主公亲自把把关,在下决定不迟。”
“好吧。”刘巴见状只能答应下来。
“子初可还有其他事情?”周瑜转而问道。
“事情倒是没有...”刘巴拱手道:“倒是卑职有个想法,想跟主公、军师议一议。”
“哦?”周瑜顿时来了兴趣,“子初这是要献国策啊!”
能让刘巴这般郑重其事,定然是一项关乎国家的政策。
“子初但说无妨。”庞统正襟危坐,笑道:“在下洗耳恭听。”
“主公,蜀中本就商贸发达,如今又有蜀锦、雪盐这些得天独厚的货物。”刘巴拱手道:“我意,咱们不如铸造一些大钱...”
“不可!”
周瑜还没开口,庞统顿时急了。
“子初糊涂,大钱危害国家,损伤百姓,不可被蝇头小利蒙蔽啊!”
刘巴闻言一窒,摇头道:
“军师之言,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