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会议交锋(2 / 2)
工作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几份计划书复印件分发到各位领导面前。
当大家看到封面上“关于在清河县试行新型合作经营模式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计划建议书”
以及落款处“陈金生”三个字时,表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陈金生?是那个香港商人?”
主管农业的赵副县长扶了扶眼镜,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是的,赵县长。”
郑卫东不卑不亢地回答。“陈金生先生是爱国港商,其家族在抗战时期曾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
“他本人非常看好内地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希望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计划书的核心思想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试点新型合作经营模式……”
他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政法委的王书记皱紧了眉头,手指敲着桌面,“郑主任,这个提法是不是太敏感了?”
“会不会偏离我们共同富裕的大方向?”
“王书记,我认为这并不矛盾。”
郑卫东早有准备,从容应对,“就像跑步,总有人冲在前面,有人跟在后面。”
“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吸纳剩余劳动力,缴纳更多税收,最终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这本质上还是为了共同富裕,只是路径更灵活。”
“说得轻巧!”保守派的另一位领导,劳动局的孙局长冷哼一声。
“这种合作经营,产权怎么算?利润怎么分?会不会又成了新的剥削?”
“工人权益怎么保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贸然试点,怕是要出大问题的!”
“孙局长的担心很有道理。”郑卫东点点头,并没有直接反驳。
“所以计划书里强调了‘合作’与‘政府指导监督’。”
“经营管理会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利润分配、工人招聘和待遇都有明确方案,确保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得益。”
“我们可以先搞一两个点,小范围试验,成功了再推广,失败了也能及时止损。”
“我同意郑主任的看法。”宣传部的李部长罕见地表示了支持。
“现在社会风气正在慢慢转变,上面也有‘解放思想’的呼声。”
“我们清河县太穷了,如果能有港商愿意投资,带动发展,这是件好事。”
“而且以陈金生先生的身份,政治上是可靠的。”
“身份可靠不代表事情就可靠!”
孙局长提高了嗓门,“郑主任,我还想问问你,年前你特批给那个叫陈野的条子,允许他收购山货、甚至销售日用品。”
“这算不算违反政策?算不算公权私用!”
“现在又搞出这个港商投资计划,你们计委是不是太冒进了?”
这话问得相当不客气,几乎是指着鼻子质疑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郑卫东,想看他如何应对。
郑卫东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他沉默了几秒钟,从公文包里拿出了另一份厚厚的、用信纸写得密密麻麻的报表。
“孙局长提到批条子的事情,正好,我这里还有一份材料,想请各位领导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