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榜上有名(2 / 2)
他们接到的任务,是寻找符合“神秘狙击手”特征的人员。
一张张调查表被分发下去,摸排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人:
全县范围内的退伍军人,尤其是参加过实战、有狙击或侦察背景的;
各公社、村子里有名的老猎户,以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年轻猎手;
近期行为、经济状况或社会关系有异常变化的人员;
与悦来饭店或已知敌特人员有过不明接触,但之前调查未发现重大问题的人员。
调查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
调查员们以人口普查、民兵预备役登记、或是走访了解敌特残余线索等名义。
与目标人物进行看似随意的交谈,暗中观察、评估其反应、家庭状况、时间线吻合度等。
几天下来,名单上的人员被一个个约谈,又一个个被排除。
有的退伍军人枪法虽好,但年龄偏大,或是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
有的老猎户对山里熟悉,但军事素养欠缺,不具备那种战场应变能力;
一些行为异常的人,经过核查,也多是因为其他原因,与“神秘人”的特征不符。
似乎每个人都符合某一部分特征,但又都与那个神秘的、能力全面的形象对不上号。
摸排工作似乎陷入了僵局。
——
这天下午,在县公安局内部腾出的一间保密会议室内。
“寻蛇”行动组的核心成员正在汇总分析各方反馈的信息。
唐队长拿着一份名单,眉头紧锁。
“符合‘本地猎户、身手好、枪法准’这几个基础条件的人,我们基本都过了一遍筛子。”
“老实说,大部分人……感觉都不太像。”
安全专家老杨用手指敲着桌面:“这说明我们的方向可能需要调整,或者……”
“我们忽略了某些看似不起眼,实则隐藏很深的目标。”
这时,一位负责整理档案的年轻组员抬起头,有些犹豫地开口。
“领导,我这边梳理近期全县有显著变化的人员档案时,发现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
“说。”
彭领导言简意赅。
“靠山屯,有个叫陈野的年轻人。”
组员将一份薄薄的档案递了过来,“大概一年前,他家还是村里比较困难的,他本人据说也有点……窝囊……”
“但最近这一年,他的变化非常大。”
彭领导接过档案,快速浏览起来。
唐队长听到陈野的名字,眼神微动,但没有立刻说话。
老杨凑过来一起看,边看边念出关键点:“盖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大瓦房、找医生治好了母亲多年的眼疾……”
“与香港商人陈金生合作,在县里开了服装厂,养猪场,都有分红,在村里还做些山货生意。”
“协助公安机关抓获过文物贩子,铲除了本地毒瘤苟家富……”
他抬起头,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哦?”
“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在短短一年内,完成这样的跨越,确实不简单。”
“做这么多生意,他的资金来源明确吗?”
唐队长这时开口了:“关于陈野,我比较了解。”
“县城两个生意主要是港商陈金生的投资,他算是合伙人,村里的山货生意并不需要多少投资……”
“陈金生我们也详细调查过,背景清白,爷爷是爱国商人,也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而且,陈野之前确实帮助我们公安局做过不少事情,也算立过功,之前还给他颁发过奖状。”
“对了,他的枪法和身手,也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