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三十万两买个“忠”字?(1 / 2)
隔壁包厢里,那毫不掩饰的卖官鬻爵之言,清晰地传入范立耳中。
他端着茶盏,指节微微发白,嘴角却噙着一抹冰冷的笑意。
一个工部右侍郎的位置,三十万两银子,就这么在秦淮河的画舫上,在靡靡之音中,轻飘飘地定了下来。
而自己,大楚晋公,竟成了这笔肮脏交易的唯一见证者。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薛素素将他安排在严世蕃的隔壁,当真是巧合吗?
范立心中冷笑。
这种把戏,骗骗那些不懂官场倾轧的蠢货罢了。
他本还在思索,该如何顺理成章地搭上严世蕃这条线。
现在看来,根本无需他主动。
今夜,严世蕃一定会来见他。
甚至,是严世蕃求着要来见他。
想通了此节,范立彻底放松下来,安坐椅中,如看戏一般,等着下一出开场。
“接下来这件拍品,乃是出自当朝次辅,徐阁老之手。”
薛素素的声音再次响起。
范立眉梢一挑。
哦?严家的戏唱完了,轮到徐家登台了?
又是一幅卷轴被侍女呈上。
薛素素素手纤纤,缓缓展开。
刹那间,一股如春风般和煦的浩然之气扑面而来,竟让这满室奢靡的暖香中,多了一丝万物复苏的清新之意。
待那股气息散去,众人终于看清了卷轴上的四个大字。
“无为而治!”
范立几乎要笑出声。
好一个“无为而治”!
这四个字,简直就是对那位深居西苑,一心修仙问道的嘉靖皇帝最精准的讽刺。
嘉靖在位多年,对朝政不闻不问,将国事尽数托付给内阁,自己则专心炼丹,追求长生。
这本是道家“无为”的理念。
可真正的无为,是与民休息,不扰民生。
而嘉靖的“无为”,却是只取不予,只拿不做!
他将整个大明朝当成了自己的炼丹炉,将亿万子民的膏血当成了燃料,只为满足他一人成仙的妄想。
天下供养一人。
历朝历代的君王,谁敢真这么做?
偏偏这位嘉靖皇帝,不仅做了,还做得心安理得,甚至引以为傲,最喜听人称颂他的“无为而治”。
可笑,又可悲。
范立眼中的不屑一闪而逝。
他看不起嘉靖,同样,也看不起写下这四个字的徐阶。
这便是大明“清流”的领袖?未来要取严嵩而代之的国之栋梁?
不过是另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货色罢了。
“徐阁老亲笔,‘无为而治’,起拍价,八百两。”
薛素素清脆的声音响起。
比严嵩的字,起拍价低了二百两。
这个女人,在细节上拿捏得滴水不漏。
“三千两。”
“七千两。”
“一万两……”
叫价声稀稀拉拉,远不如之前争抢严嵩墨宝时那般狂热。
范立饶有兴致地听着。
所谓的“清流”和“浊流”,果然泾渭分明。
“浊流”那边,个个富得流油,为拍严嵩的马屁,几十万两眼都不眨。
而“清流”这边,一个个囊中羞涩,叫价都显得底气不足,喊到一万两以上,便后继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