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老身只要个公道!(2 / 2)
二则,就是大儿子这一脉也确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说句不好听的,与其让这个爵位落在赵明澜的手里落败,还不如到了二儿子的手里。
难道叔祖父得了爵位,会亏待了他这个侄孙子吗?
老太太当然不肯说实话,眼底满是失望:“你们倒好,先闹得家宅不宁,字字句句指责我,是觉得老身不该管了?”
二老爷赵利真也跟着附和母亲的话:“母亲息怒,您说的有道理,只是小辈儿们一时反应不过来,误会罢了。”
他说着,看向姚兰枝:“你们祖母只是担心,你们到底年轻,处理事情没有分寸,但她同样爱护你们的。”
赵利真软了声音,道:“再说了,这安平侯的爵位是皇上下旨册封的,既然皇上下旨,那肯定是有皇上的道理,谁说都是胡闹。”
赵利真跟人摆事实:“何况,我也不是没有官职,怎么会贪恋侯爷的爵位?”
因着华氏强硬,所以父亲的身边即便有妾室跟通房,却连一个庶子都没有,唯独生下了一个庶女,也早早的外嫁出去了,多年都没有怎么跟家里联系过。
后来他们兄弟二人长成后,华氏的意思便是,长子庸碌,但要按规矩袭爵,因为皇上最注重规矩,若是立了次子,那就是坏了伦理纲常。
也因此,赵利平得了爵位,守着偌大的家业。
至于赵利真,他虽然没有得到爵位,但他暗中的好处拿得更多。
这些年,他外放,地方官听起来没有京中气派,可是手里拿到的全都是实权。
赵利真利用起了老一辈儿的关系,在外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地方官做得跟个土皇帝似的,也没少敛财。
甚至还搭上了大船,如今之所以回京中,也是为了更好地给那位做事。
他前途一片光明,就算是没有安平侯这个爵位,他的日子也差不了。
所以,没有人会以为他惦记这个爵位。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人也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东西多。
所以知道兄长出事之后,赵利真的第一反应就是,哥哥连爵位都守不住,简直是废物一个,既然如此,拿到他手里也是理所应当。
赵利真隐晦地提点了几句,妻子就去母亲面前念叨了。
如今这念叨出了结果,原本想着,有母亲华氏在,她在前面冲锋陷阵,必然能够将这爵位拿到手。
谁知道以为柔弱的侄媳妇居然是个硬骨头。
姚兰枝这德行,今日还招惹来了鸣鸾郡主,怕是这事儿难以顺利。
他可以暂时拿不到爵位,但绝对不能落人口舌!
赵利真打定了主意,好言好语地劝慰:“侄媳妇,如今府上出事,咱们赵家人更要团结一心,不能自已先窝里斗,到时候失了和气不说,让外人看笑话,你脸上也无光,是不是?”
华氏听儿子一番话,也知道今日得先认栽,她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压下那些负面情绪。
再抬眼的时候,又多了几分慈祥:“我本来也是一片好心,你们这些个小辈的不管事儿,我让你婶婶代为管家,也是想着她在外跟人打交道进退有度,能带着你们小辈儿,日后便是你们独立做事,有个长辈照应,难道不是一桩美事?”
说着,又有些伤心:“结果,你们就说我要逼死大房,天可怜见的,难道我一个老太太,能逼死自己的骨血吗!”
她看向鸣鸾郡主,跟人讲:“我常年不在京中,不知道家里什么情况,鸣鸾郡主总该清楚吧?你说,这家里如今没个长辈,我回来之后再不管一管,难道要让小辈儿们无法无天吗!”
这话说得有道理,鸣鸾郡主则是道:“可据我所知,这府上出的事情,都是各自的报应吧?”
姚兰枝也啜泣:“祖母回来后先拿了二弟妹跟小侄儿,还打伤了他们母子,这难道是管家的道理吗?”
说着,又道:“何况,是祖母自己说,大房无人,还有二房,凭什么将爵位落到我儿子头上。”
华氏噎了一下:“我难道不是为了你们好吗?贺儿才三岁,他能撑得起这个家吗?”
赵利真却不敢让她们多辩驳这个,只说:“原本让你二婶帮着管家,是一片好心,既然侄媳妇不需要,那不管便是了。”
姚兰枝见不得他这一副茶言茶语的姿态,因轻声开口:“我还没同意管家呢,仆妇们先堵到屋子里打人了,要是让管家了,那还得了?”
她也不等他们辩驳,继续说:“何况,也没有二房来越俎代庖管大房的道理吧?二叔住所跟还隔了半条街呢,寻常时候都锁着的,咱们都不在一块住,却要让二婶来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