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赵利真官场吃瘪?(1 / 2)
周氏只好将那口气不甘不愿地咽下去,去见华氏的时候,都强行撑着笑容。
华氏气得一夜都没睡好,但也想明白了。
姚兰枝她们能将家里祸害成这个样子,可见手段有多么毒辣。
她让人去打听消息,还要反过来安慰周氏:“舟车劳顿的,你暂且休息一阵,待过了年后再说。”
反正赵利真过了年,不出意外是要留在京中的,到时候二房的人长久待下去,还怕摁不死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女子?
华氏想明白,但不代表心里这口气就顺。
只是周氏是她看着多年的媳妇,脾气在外面养得刁了些,沉不住气。
所以,她劝慰周氏,也是为了让对方冷静。
“再过几日,孩子们就回来了,大房那边暂且不过去,先过了年。”
过年之后,等儿子的官职稳定了,到时候她再请宗族的人前来,打点好了,再跟姚兰枝算总账!
华氏说着,又跟周氏讲:“便是为了家里的三个哥儿姐儿,我也不能让他们低人一头。”
赵利真比赵利平小六岁,膝下三个孩子,如今只有长子议定了亲事,剩下两个都还小呢。
比起来大房那几个,华氏肯定更亲近这三个孙子孙女儿。
她说起来孩子,周氏脸上就现出几分喜色来,撒娇似的:“您可不知道,这三个皮猴儿,老大半路上拐去书院看他先生去了,这倒还算是点正事儿。老二撺掇着老三,竟然也跟着过去,说去书院玩,那是玩的地方吗,简直就是胡闹。”
她嘴里说着胡闹,脸上却很得意。
三个孩子不管男女都是懂事体贴的,夫君这些年也不重女色,她在外面又是风光的大员夫人。
婆婆也偏心二房,她自觉没什么不满的。
原本回京受了气,心里觉得十分不爽,但眼下婆婆一说,她又觉得前途有望。
反正有婆婆在前面冲锋陷阵呢,她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有她的好日子在。
华氏也笑:“孩子们有分寸,你不必多操心。”
周氏笑着说:“老祖宗惯着他们,好在他们也都孝顺,还说要带特产回来给您尝尝呢。”
婆媳二人说说笑笑,倒是觉得心气儿顺了许多。
结果这才说完,就见一阵冷风灌了进来。
赵利真脚步匆匆,甚至等不及丫鬟打帘子,一把挑开,大踏步走了进来。
华氏年纪大,受不得冻,先瑟缩了一下。
周氏就回头埋怨他:“夫君怎么这么……”
话说到一半,先看到了赵利真铁青的脸色。
她当时就觉得不好,连忙站起身,问:“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华氏也瞧见了儿子难看的脸色,表情担忧。
就听赵利真深吸一口气,但还是克制不住的怒火:“今早御史台参了我一本,说我贪心不足,想谋夺侄孙爵位,还打伤了侄媳妇!”
那御史台的老东西,简直就是信口雌黄,满嘴喷粪!
他昨日才到家,即便是起了些不愉快,可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会亲自动手打人?
但他还没办法辩驳。
因为他没有去朝堂的资格,今早也不过是去吏部点卯,然后拜访了之前的同僚,见了自己的老上司。
他本来跟老上司言谈甚欢,结果才说到一半,就见宫里来了个老太监。
老太监是来吏部送奏折的,皇上见了参奏赵利真的奏折,直接在上面批复了几句。
老太监把这奏折送到了吏部来了。
那上面写了寥寥几个字:“言行无状,难堪大用。”
也就是这八个字,让他老上司的脸,一下就白了。
再看赵利真的时候,就没有了先前的热络。
就连吏部的好友们,先前也还是热情得很,这会儿都有些支支吾吾。
毕竟,先前他们都默认了,赵利真的考核会是优,明年也会在京中给一个好差事。
本来赵利真春风得意,一切都已经稳了。
但是皇帝这八个字。
直接把他打到了地狱里。
别说前途了,只要他们不傻,有皇帝的这八个字的批复,赵利真就别想翻身了!
赵利真当时就脸色灰白,努力解释:“这些都是误会啊!”
但是,不管他说什么,那些人都有些难评,跟他说:“我们相信误会,但是御史台的人怎么会抓到你把柄的,你得给皇上一个解释才是。”
谁不知道御史台的人都是一群狗,看到谁犯错,那就跟狗见了骨头似的。
要是赵利真什么都没做,会被御史台的人盯上吗?
现在奏折都递到皇帝面前了,皇上自己都不敢惹他们,肯定是从严从重的处理。
他的老上司也语重心长地跟人讲:“为今之计,只有消除此事的影响,最好是让苦主自己跟皇帝解释。”
按说赵利真也不是这么糊涂的人,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呢?
回家头一天打杀侄孙,他是不信的,赵利真没有这么蠢。